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经验
2016-01-29杨艳
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经验
杨艳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036)
半夏泻心汤方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1],原文主治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中阳之后出现“但满而不痛”的痞证。水饮痰湿与邪热互结于心下是本方证的病机[2,3],心下痞、但满而不痛、呕、肠鸣是本方方证识别的关键[4]。笔者反复揣摩本方的药物配伍及剂量配比特点,临床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眩晕、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胃溃疡、慢性肠炎、口腔溃疡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兹举验案四则如下。
胃痞案
患者,男,79岁。2012年2月16日初诊。主诉:胃痞1月余。刻下见脘腹胀满,自觉腹部咕咕作响,心下憋闷,打嗝及排气后缓解,纳少,乏力汗出,时有头晕,大便不成形,舌淡紫,水润,苔根黄腻,右脉弦滑。辨为脾虚湿滞证。处方:清半夏15 g,黄芩10 g,黄连6 g,干姜10 g,党参10 g,炙甘草10 g,肉桂10 g,枳壳10 g,砂仁10 g,生姜15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2012年2月23日):药后肠鸣音转小,腹胀减轻,仍不能多食,大便不成形,舌淡红,水润,苔根白腻,脉弦滑。上方合四逆散,继服20 d,疗效稳定,腹胀仅每周1次。三诊(2012年4月12日):患者出现晨起肠鸣音,大便不成形,偶腹痛,舌淡暗水滑,苔转薄腻,脉虚浮。辨证为脾胃虚寒,水湿内停。给予附子理中汤加减善后。半个月后,患者欣喜告知,诸症消失,特来感谢。
按:本案中患者虚实夹杂,健脾化湿行气法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不同阶段各有侧重,需仔细揣摩病证和药量,对症下药。治疗初期,寒湿为主,方中重用生姜,取生姜泻心汤之意,并加肉桂助阳补火,药后获显效。尤其是治疗后期在给予温阳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加大温阳药剂量,再次印证了剂量与方证对应关系的重要性。
眩晕案
患者,女,57岁。2015年4月10日就诊。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伴有心慌、恶心、反酸、烧心、纳少、大便黏,每日1次,夜尿2次,尿急尿频,无尿热、尿痛,下肢略肿,下肢皮肤反复出现散在出血点,偶有瘙痒,下肢轻度静脉曲张,舌淡红质嫩苔润,脉沉细。
处方:姜半夏10 g,黄芩10 g,干姜6 g,黄连10 g,党参10 g,大枣10 g,生甘草6 g,吴茱萸3 g,牡丹皮15 g,桂枝10 g,赤芍15 g,茯苓20 g。7剂,水煎服。二诊(2015年4月20日):服药1剂后解下大便若干,头晕明显缓解,现头晕已消,尿急尿频已消,胃脘无明显不适,纳可,大便调,仍夜寐欠安,下肢出血点减轻,舌淡红,质嫩苔润,脉沉细。继予上方7剂善后调理。
按:本案患者虽以眩晕来诊,但患者胃肠湿热症状明显,舌、脉确是一派脾虚湿滞之象,故给予半夏泻心汤为主方;结合患者下肢皮肤瘙痒,散在出血点,考虑气血瘀久化热,血不循经外溢所致;血不利为水,水蓄下焦,膀胱气化不利,从而出现下肢略肿,小便不利,故合方桂枝茯苓丸,1剂取效,可谓效如桴鼓。
腹部烧灼案(胆汁反流性胃炎)
患者,男,63岁,2014年10月16日就诊。主诉;腹部烧灼感反复发作3年,加重4 d。患者每日夜间自觉两胁胀、腹部烧灼后汗出而醒,醒后饥饿感明显,需进食方能缓解,眠可,口苦,大便2~3次,平素不成形,舌暗苔白腻,脉弦细滑。既往有胆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处方:姜半夏15 g,黄芩15 g,干姜6 g,黄连6 g,党参10 g,炙甘草6 g,吴茱萸2 g,大枣6 g,柴胡12 g,枳壳15 g,鸡内金10 g,陈皮15 g。7剂,水煎服。二诊(2014年10月23日):药后胁胀、腹部烧灼感消失,饥饿感明显减轻,原手足凉亦减轻,大便有时成形,仍口苦,舌胖淡红苔白腻,脉弦细滑。上方继服半月调理,无明显不适,嘱清淡饮食。
按:本案患者胁胀、腹部烧灼感、口苦、脉弦细滑,为邪在少阳,肝胆郁热循经上扰所致。同时伴有便溏,苔白腻,为脾虚湿浊之证。处方给予半夏泻心汤合小柴胡汤加减,肝脾同调,疗效显著。
腹胀案
患者,女,2015年5月8日就诊。主诉:腹胀满1周。胁腹胀满,胃痛,胃怕凉,呃逆,烧心,纳少,睑缘赤,大便可,舌胖尖红苔白腻,脉细滑。处方;清半夏15 g,黄芩10 g,黄连10 g,干姜6 g,党参6 g,生甘草6 g,吴茱萸2 g,厚朴20 g,大枣10枚。3剂,水煎服。二诊(2015年5月14日),上药1剂后腹胀即消,3剂尽胃痛消,纳增,轻微烧心,嘱饮食调理。
按:本案患者腹胀为脾虚气滞,胃气不和所致,同时伴有睑缘赤、烧心、舌尖红、脉滑等上焦热象,胃痛、胃怕凉等下焦寒象,究其病机则为寒热互结,中焦气机升降失司,痞胀不通。本案不仅选方契合病机,其用药也丝丝入扣,如矢中的。
半夏泻心汤配伍精妙,临床应用广泛,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心下痞”“但满而不痛”“呕”“肠鸣”是本方方证识别的关键,但临证又不可拘泥于这些症状,一定要明辨寒、热、虚、实及脾虚湿热的病机。笔者以为方证契合度佳及寒药与热药的配伍比例得当是应用本方取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2]周淑华,石宜明.《伤寒论》半夏泻心汤方证浅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3):40-41.
[3]韩春生,符思.半夏泻心汤证病机浅析[J].新中药,2006,38(12):74-75.
[4]赵鸣芳.半夏泻心汤的应用思路及作用机理分析[J].江苏中医药,2005,36(10):45-49.
(收稿日期201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