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心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

2016-01-29王文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8期
关键词:双心依从性量表

王文华

(铁岭市银州区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双心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

王文华

(铁岭市银州区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 观察与分析双心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5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4例冠心病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7例患者进行常规冠心病治疗,观察组的27例患者则进行双心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双心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更为积极,其为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与基础。

双心治疗;冠心病;治疗依从性;生存质量

冠心病是心内科常见病,关于冠心病治疗的研究十分多见,而除常规治疗外,对患者治疗效果影响较大的因素也较为多见,其中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再者,生存质量是评估患者机体及其他综合方面状态的重要指标,对其改善的需求也较高。本文中我们就双心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5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4例冠心病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7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40~73岁,平均(62.2 ±6.8)岁,分类:心绞痛型患者15例,心肌梗死型患者12例。观察组的27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40~72岁,平均(62.5± 6.6)岁,分类:心绞痛型患者14例,心肌梗死型患者13例。两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间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冠心病治疗,主要为以纤溶药物、抗血栓药物、钙通道阻滞剂、调脂药物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从生物因素、家庭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方面入手,对患者进行病因及病理相关方面的分析,对其进行情绪、饮食、社会支持及治疗生活信心的干预,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其治疗等相关方面的行为,制定阶段性的干预目标,并进行循序渐进的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进行比较。

1.3评价标准:①治疗依从性采用Morisky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估,本量表中的评分以8分、6~7分及6分以下分别表示依从性较高、一般与较低[1]。②生存质量采用WHOQOL-BREF量表进行评估,本量表中包括23个评估指标和3个附加指标,分别对患者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关系情况及环境影响四个方面采用百分制进行评估,分值越高则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检验:数据检验方面的软件与分析的方法分别为SPSS16.0、卡方检验与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治疗依从性比较:治疗前对照组的Morisky依从性量表较高、一般与较低者分别为12、10、5例,分别占44.44%、37.04%与18.52%,观察组较高、一般与较低者分别为11、11、5例,分别占40.74%、40.74%与18.52%。

治疗后对照组的Morisky依从性量表较高、一般与较低者分别为17、8、2例,分别占62.96%、29.63%、7.41%,观察组较高、一般与较低者分别为26、1、0例,分别占96.30%、3.70%、0.00%。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较高者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显著地好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比较:治疗前对照组的WHOQOL-BREF量表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关系情况及环境影响评分分别为(41.21±3.80)分、(35.78±3.43)分、(40.18±3.66)分及(47.27±4.08)分;观察组分别为(41.25±3.76)分、(35.82± 3.39)分、(40.20±3.62)分及(47.32±4.04)分。

治疗后对照组的评分分别为(50.45±4.33)分、(45.45±3.98)分、(50.17±4.19)分及(56.18±5.04)分;观察组分别为(60.18± 5.15)分、(54.94±4.41)分、(61.33±5.27)分及(67.80±5.55)分。

治疗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显著地好于对照组(P均<0.05)。

3 讨 论

冠心病的临床危害极大,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因此对于冠心病的治疗研究十分常见,其中关于冠心病患者治疗涉及面也不断扩宽,而要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对其患者进行全面的干预价值较高。而治疗依从性作为治疗及预后改善的重要前提[2-5]。因此,本文中我们就双心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进行观察研究,主要为将采用双心治疗与未应用双心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显示,双心治疗的患者其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改善幅度相对更高。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双心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更为积极,其为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与基础。

[1] 张茹.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介入支架术后双心效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4):155-157.

[2] 姬云涛,孙淑贞.心可舒片双心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4):1694-1696.

[3] 刘萍,刘明,黄丽芬,等.“双心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南军医,2016,18(2):187-188.

[4] 劳丽霞.双心医学护理模式对高血压/冠心病并心理障碍患者住院效果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0):1480-1482.

[5] 王丽红.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开展“双心医学”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5):73-74.

R541.4

B

1671-8194(2016)28-0158-01

猜你喜欢

双心依从性量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双心病”的临床应用
双心医学模式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双心门诊”的双重呵护
“双心”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和依从性的影响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