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大兴区蜂产业发展情况与分析

2016-01-29于文武北京市大兴区林业保护站大兴102600

中国蜂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措施

于文武(北京市大兴区林业保护站,大兴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蜂产业发展情况与分析

于文武
(北京市大兴区林业保护站,大兴102600)

摘要:本文介绍了大兴区蜂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蜜源植物资源、养蜂户、蜜蜂授粉技术推广),指出了制约大兴区发展蜂产业的3个主要问题(缺乏科学规划、行业政策不到位、技术服务跟不上),提出了推动大兴区蜂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蜂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措施

一、北京市大兴区蜂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市大兴区养蜂业归到林业部门管理,当时有蜂农20户,蜜蜂饲养蜂群1700群。2005年在北京市蚕业蜂业管理站和北京市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养蜂室的带动下,开始开展蜜蜂为大棚西瓜、果树、蔬菜授粉的研究与应用。大兴区2008年成立了第一家蜜蜂授粉专业队,多年以来,蜜蜂授粉产业经历了从农民不认可到欣然接受,到迫切需要的发展过程,到今天蜜蜂授粉产业蓬蓬勃勃发展起来。

2009年大兴区榆垡镇成立了第一家养蜂专业合作社——“北京顺天建杰养蜂专业合作社”,到2011年后成立北京润春园养蜂专业合作社、北京合忠强养蜂专业合作社。2013年榆垡镇“北京顺天建杰养蜂专业合作社”成立了专业授粉基地,组织蜂农为大棚西瓜、大棚草莓、果树进行蜜蜂授粉,实现了蜂农、瓜农、果农的双收益,其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引起了蜂农、瓜农、果农和相关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可以说,蜂产业在大兴区都市型现代化农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1.蜜源植物资源状况

大兴区是蜜源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有24万亩生态林,生态林中有刺槐林3万余亩;果树10万亩(其中梨4.7万亩,桃、山楂、杏、樱桃、海棠等5.3万亩)。温室大棚22.33万亩,其中西瓜6万亩、草莓300亩、各类蔬菜16.3万亩,为发展养蜂事业打下了良好的自然基础。

2.养蜂情况

发展到现在大兴区有蜂农30户,蜜蜂总饲养量2596群,有三个养蜂专业合作社,分别是:北京顺天建杰养蜂合作社;北京润春园养蜂专业合作社;北京合忠强养蜂专业合作社。

大兴区养蜂业分三个类型:一是固定型的,蜂箱在蜂场内不移动的养蜂,像礼贤镇的北京合忠强养蜂专业合作社,有380群蜂;二是流动型的,养蜂户根据各地区花期不同转场养蜂,像榆垡镇的北京顺天建杰养蜂合作社,有800群蜂;三是供给型的,像长子营镇北京润春园养蜂专业合作社,有420群蜂,是专门收购蜂产品,给药厂、食品厂、蜂产品加工厂、蜂产品销售店上门送货。

2015年大兴区生产蜂蜜60吨,其中油菜蜜45吨、洋槐蜜10吨、西瓜蜜5吨,各类蜂产品收入80万元。但长子营镇北京润春园养蜂专业合作社,今年送货量达到450吨(不全是大兴的蜂产品,是北京地区或北京周边熟知的养蜂户的蜂产品),说明了大兴区蜂产品量满足不了市场供给需求。

3.蜜蜂授粉技术推广情况

蜜蜂授粉可以确保农作物和果树的丰产丰收,特别是大棚西瓜、大棚草莓、大棚蔬菜、陆地果树等农作物,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节约管理开支,增加蜂农、果农、瓜农的收入。大兴区推广蜜蜂授粉技术从2013年开始实施,已进行了3年。2013年授粉1000群,收入18万元;2014年授粉3606群,收入54万元;2015年授粉蜂群达到9506群,授粉收入180万元。但我们目前只有2596群蜂(每1群蜂可以分2箱授粉蜂箱,就是说我们有5192箱授粉蜂箱),其他几千箱授粉蜂箱是从其他地区调用。这就说明,大兴区蜂群数量与市场需求不成正比,蜂群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授粉需要。

4.蜜蜂授粉的优势

(1)节省费用

用蜜蜂取代人工授粉,可以节省人工费用。例如:1个大棚租1箱蜜蜂,一个租期为10天,租金180元,每棚瓜有两个授粉期,相隔半个月,租蜜蜂授粉360元就能搞定。雇人工为西瓜授粉,两个授粉期至少得花600元,1个大棚租1箱蜜蜂,可节省人工费240元。

(2)改善农作物品质,提高产量

蜜蜂授粉的习性,是其与植物在长期的协同进化中形成的,通过蜜蜂进行异花授粉,既可以提高授粉植物的果实产量,改善果实质量,还能增强授粉植物种子后代的生命力和抵抗不良环境及病虫害的能力,从而起到增产和提高品质的目的。弥补了天然虫媒的不足,不仅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其农产品的品质、产量提高一成,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保证了农产品的品质。

(3)实现了绿色无公害生产

蜜蜂授粉是当前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增产措施。农业上大量应用化肥、激素和农药为主要增产措施的潜力在目前几乎挖掘殆尽。而应用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可以增加农作物产量,还可以改善果实和种子品质、提高后代的生活力,同时这一技术限制了农药的使用,真正实现了绿色无公害生产。增加了农业效益,促进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制约大兴区发展蜂产业的主要问题

1.缺乏科学规划

大兴区养蜂业管理粗放,缺乏科学的规划,规模小而散,从20世纪90年代初蜂农20户,到现在的蜂农30户,这20多年以来没有多大的发展,也没有相关的行业规划。只能简单的靠市里一些鼓励扶持,奖励资金也非常有限。

2.行业政策不到位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民种植果树、小麦、玉米、大棚蔬菜、西瓜以及各种畜牧生产,市、区、镇各级政府都有相关的扶植政策,包括免税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调查中我们发现,唯独养蜂业一直没有相关的政策。大兴区各级政府、部门对于养蜂事业认识不够,从机关到社会认识也不够,整个大环境对这个行业也都不是很熟知,所以导致多年来大兴区养蜂事业停滞不前。

3.技术服务跟不上

(1)目前大兴区养蜂还是靠养蜂户的经验来养殖,缺少新技术、新设备。宣传不到位,老百姓认知度不高,不是很了解养蜂事业,什么是蜂产品,蜂产品有什么益处,蜂产品有什么经济价值。

(2)缺乏养蜂设备的支持,目前养蜂设备陈旧。

(3)网络平台不健全,缺少供求信息。

(4)蜜蜂病了如何就医,缺少相关的技术服务。

三、推动大兴区蜂产业发展的措施

1.制定蜂产业规划

(1)“十三五”期间将养蜂业纳入大兴区园林绿化和农业的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引导科学的养蜂、引导和推广蜜蜂授粉、引导蜂产品的健康加工,让蜂产业成为大兴区都市型现代化农业的一个新亮点。

(2)在大兴区园林绿化规划发展中,争取新造林中多种蜜源植物,促进大兴区物种的多样化,既绿化又美化,同时又能为蜂产业提供天然蜜源植物,一举多得。

(3)对养蜂产业发展积极做好科学的规划,在蜜源地、河流等水源、植物丰富的地带进行养蜂、放蜂。

2.落实行业政策

(1)积极落实好市级的行业政策,对接市级行业规范,同时研究制定大兴区行业政策,保障养蜂者权益。

(2)制定以奖代补政策。通过政府扶植、奖励措施,推动蜂农扩繁蜂群数量,带动农林产业授粉面积增加。

(3)制定优惠条件,招商引资,利用资源吸引投资商。

3.做好技术服务

(1)做好养蜂业的宣传工作,举办蜂产品进社区活动,让城市居民了解什么是蜂产品,让老百姓吃到了真正的绿色无公害蜂产品。

(2)为蜂农购置养蜂新设备,促进蜂群扩繁。

(3)积极为蜂农搭建平台,建立和完善蜂产业信息网络,搭建政府与养蜂企业沟通的桥梁,开拓市场,利用网络销售蜂产品。

(4)为蜂农提供相关的政策信息、蜜蜂就医、技术培训、品牌注册等服务。参考文献

[1]姬聪慧,戴荣国,任勤,等.重庆蜂产业发展新思考.中国蜂业, 2013,9:14-15.

[2]游兆彤,吴丽楠.浙江蜂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与建议.中国蜂业, 2014,8:53-55.

[3]陈玛琳,赵芝俊,吴丽楠,等.江山市蜂产业技术进步的发展模式.浙江农业科学,2013,(9):1187-1190.

[4]陈玛琳,赵芝俊,席桂萍.中国蜂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浙江农业学报,2014,26(3):825-829.

[5]徐发国,李浩龙,何春苗,等.富阳市蜂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浙江农业科学,2013,(9):1191-1194.

E-mail:943042318@qq.com

基金项目: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CARS-45-SYZ1)

作者简介:于文武(1972.4-),男,工程师,从事园林苗木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