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辅助化疗治疗穿孔型胃癌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探讨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临床效果

朱 冰

(辽阳市中心医院普外三科,辽宁 辽阳 111000)



新辅助化疗治疗穿孔型胃癌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探讨

朱 冰

(辽阳市中心医院普外三科,辽宁 辽阳 111000)

【摘要】目的 通过对穿孔型胃癌的临床试验疗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新辅助化疗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价值。方法 随机将110例穿孔型胃癌的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55例。对其中一组患者进行D2胃癌根治术治疗,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通过新辅助化疗再加用D2胃癌根治术的方式,进行对比治疗,称之为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中穿孔型胃癌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高达76.36%(4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中的50.91%(28例),两组疗效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通过新辅助化疗加用D2胃癌根治术进行穿孔型胃癌的治疗,在术后的疗效总有效率比之单用D2胃癌根治术更有效果,但对患者的2年后的生存率并没有影响。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D2胃癌根治术;穿孔型胃癌;临床效果

随着医学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穿孔型胃癌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以及预后的效果有了更大的期待[1]。因此,我院开展了本次穿孔型胃癌临床治疗试验,来探究通过进行新辅助化疗后加用D2胃癌根治术,是否能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穿孔型胃癌治疗的患者共110例,随机将110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55例。对其中一组患者单用D2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称之为对照组。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1例,其中有13例Ⅱ期患者,9例的Ⅲ期患者,16例的Ⅳ期患者,7例的Ⅲa期患者以及10例的Ⅲb期患者,

55例穿孔型胃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82±13.27)岁。对另一组患者,则通过新辅助化疗加用D2胃癌根治术,进行对比治疗,称之为治疗组。治疗组中。有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19例,其中有15例Ⅱ期患者,6例的Ⅲ期患者,17例的Ⅳ期患者,11例的Ⅲa期患者以及6

例的Ⅲb期患者,55例穿孔型胃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73±12.24)岁。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性别、病例类型以及平均年龄三项差异数据,进行统计学软件的处理,可判定两组患者的三项差异数据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的穿孔型胃癌患者单用D2胃癌根治术进行切除治疗,切除过程中需对患者的血管进行保护,避免损伤。切除手术过程中,保证医务人员的视野,切除胃癌患者患处的感染淋巴结、脂肪组织以及神经纤维组织,并对切除的组织以及淋巴结进行清扫,整个过程中可以同时对患者的胃癌肿瘤进行切除[2]。治疗组的治疗方式,则是在开展D2胃癌根治术前对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手术前为了增加穿孔性胃癌患者的耐受力,缓解患者的腹腔感染程度,需对患者进行奥沙利铂、四氢叶酸以及氟尿嘧啶的静脉注射,三种药物的注射方式均采取滴注,进行1~2 d的疗程,奥沙利铂的用药剂量为85 mg,四氢叶酸的用药剂量为200 mg,氟尿嘧啶的用药剂量为400 mg。如若患者病情严重,还需联合进行肠内营养治疗,保证D2胃癌根治术的顺利开展[3]。

1.3 观察指标:根据国际上胃癌肿瘤病症的评判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疗效标准分为三大类:显效、有效、无效。统计显效、有效的治疗例数,并计算出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2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生存例数,计算得出两组患者的生存率。

1.4 数据处理:两组穿孔型胃癌患者的对比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

SPSS进行处理,差异计数资料以t检验进行比较,当求得P<0.05时,可以判定组间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中穿孔型胃癌患者的治疗显效例数为34例,治疗有效例数为8例,治疗无效例数为13例,疗效总有效率为76.36%(42例)。对照组中穿孔型胃癌患者的治疗显效例数为12例,治疗有效例数为16例,治疗无效例数为27例,疗效总有效率为50.91%(28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总效率差异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可以确定两组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2年后的随访,治疗组中穿孔型胃癌患者生存率为41.82%(23例),对照组中穿孔型胃癌患者生存率为38.18%(21例),通过对两组差异数据进行统计学软件的处理,可判定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3 讨 论

穿孔型胃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有着发病率高以及病死率高的特点。胃癌作为一种危重症疾病,不仅会带给患者消极的就医情绪影响日常生活质量,还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现阶段广泛运用于治疗穿孔型胃癌患者的治疗方式是D2胃癌根治术,这种治疗方式在临床治疗中,仅有一般的疗效成果,且并没有显著的预后。

新辅助化疗能够在治疗阶段对胃癌患者的有效治疗药物进行鉴别,避免盲目治疗。由于新辅助治疗在前期改善了患者的手术耐受程度,保证了一个良性的治疗基础,因此能够有利于胃癌肿瘤的切除。新辅助化疗在治疗过程中,还能对患者的癌症程度进行相应的评价,指导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不同程度的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有效提高癌症肿瘤切除的有效率。但新辅助化疗针对于D2胃癌根治术,只能作为一个提升手术疗效以及成功率的手段,并不能对穿孔型胃癌患者进行有效的长期预后,因此不能保证患者日后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赵建波,段红杰,李会立,等.穿孔型胃癌治疗中新辅助化疗法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428.

[2] 张明.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穿孔型胃癌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4,27(32):308.

[3] 文武魁,洪文光,单曼娥,等.新辅助化疗治疗穿孔型胃癌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2,33(14):2089-2090.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7-0154-01

猜你喜欢

新辅助化疗临床效果
延续护理在改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焦虑状态中的作用
两种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临床治疗疗效观察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新辅助化疗、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对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