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急症举案三则

2016-01-29宋秀媛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1期
关键词:耳尖风池穴经脉



针刺治疗急症举案三则

宋秀媛

(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266000)

急性腹痛

患者,男,56岁,2012年7月11日初诊。1 h前饮食不节后突发胃脘部隐隐作痛,无食欲、肠鸣,排多次水样便,自服奥美拉唑肠溶片约1 h后症状未见任何缓解,遂来就医,见患者痛苦貌,面色发青,语声低微,双手捂肚,嘱患者仰卧位,后取1.5寸毫针针刺手三里、足三里行提插强刺激,后胃脘疼痛立即缓解,留针30 min。再用红外线灯照射腹部,患者觉胃脘部疼痛完全消失,腹部不适感也明显缓解。

按:患者饮食不节,脏腑气机失调,脉络传导受损,胃肠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出现腹痛。脾胃运化功能失调,邪滞于中,气机阻滞,大肠失于传导而致泄泻。

足三里属胃经的代表性穴位,其经脉“在表,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在里,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针刺足三里能培元气,理脾胃,和胃消食,疏通气血,对中焦气机失调,腹部气血异常起调节作用。

手三里为大肠经的重要穴位,“大肠,手阳明之脉,循臂上廉,入肘外廉……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脉与足阳明胃经相连,正所谓“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直接联系大肠,对肠腑的气血调整起着重要作用。另外,手三里与全息医学中前臂反映点的位置基本一致,稍摇而深之,针感强,收效快,疗效满意。

针刺手三里、足三里穴,可使人体脏腑气血得以顺利调整,达到平衡。

睑腺炎

患者,女,36岁,2011年5月13日初诊。1 d前生气后出现上眼睑红肿疼痛,眨眼时也有少许不适,未诉有其他不适,遂取三棱针,消毒后于太阳穴、耳尖处点刺放血,各挤出血液5滴,同时嘱患者做眨眼运动,后患者说,疼痛缓解,不适感消失,1 d后眼睑红肿消失。

按:耳通过经脉而与眼及其周围紧密相连,耳尖穴位于耳郭上尖端处,早在《针灸大成》就有“灸耳尖,治……眼生翳膜”的记载。耳尖放血是通过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中医常用治疗方法,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对头面五官的炎症有较好的疗效。加之放血疗法,能泄热祛邪、消肿止痛。实验研究和临床表明,运用耳尖放血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供养、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采用耳尖放血疗法治疗不同时期的睑腺炎发现,早期疗效明显,发病时间较长的效果较差。

偏头痛

患者,女,36岁,2013年1月21日初诊。偏头痛10余年,加重20 d。10余年前生气后头痛,先右半侧脸胀,后出现右半侧头痛,严重时波及左侧头痛,伴恶心呕吐,每次发病与劳累、生气、受风等因素有关,20 d前生气后加重。口服去痛片有效。因经常服止痛片,引起胃肠不适。某医院检查确定为偏头痛,曾用过针灸、中药,一直不能有效控制。来诊时,头痛仍每天发作,仍口服去痛片。选风池针刺。针法:令患者坐位,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2寸不锈钢毫针,直刺风池穴,待有酸、胀、麻感后,调节针尖方向,使针感传至头痛的一侧,持续捻转约3 min,疼痛缓解。留针30 min,每10 min捻转1次,每日1次,巩固5次,2个月未复发。

按:头痛之因多端,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是指风邪袭络,内伤包括肝阳上亢,禀赋不足和脉络瘀阻。在治疗上外感头痛以疏风散邪为主;内伤头痛则以平肝、滋阴、补气、养血、祛瘀、化痰等法为主。并根据头痛部位、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针刺治疗原则进行治疗。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穴位,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并且是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会穴,可散风解表,镇头痛,祛寒热湿邪;头项强痛,是其治疗范围。故针刺后疼痛即可缓解,较长时间未反复。可知,风池穴对于因风、因虚致瘀引起的头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收稿日期2015-04-13)

猜你喜欢

耳尖风池穴经脉
从出土经脉类文献看手三阳脉的循行与证候演变❋
耳尖放血配合耳背沟穴位按摩治疗急性高血压
适当放血可治猪病
受风寒风池穴上贴蒜片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按风池穴缓解颈椎不适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风池穴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