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黄牛品种资源调查报告(二)
——夷陵黄牛的产地与分布情况
2016-01-29沈洪学朱德江田彦孜
沈洪学,朱德江,田彦孜,熊 雄,马 晔
(1 .宜昌市畜牧兽医局,湖北 宜昌 443000;2.宜昌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湖北 宜昌 443000)
调查研究
夷陵黄牛品种资源调查报告(二)
——夷陵黄牛的产地与分布情况
沈洪学1,朱德江2,田彦孜1,熊 雄2,马 晔2
(1 .宜昌市畜牧兽医局,湖北 宜昌 443000;2.宜昌市畜牧技术推广站,湖北 宜昌 443000)
夷陵黄牛是宜昌地区特有的黄牛品种,在产区有着悠久的饲养、使役历史,做好夷陵黄牛的品种资源调查、保护、开发工作,对宜昌地区养牛业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对夷陵黄牛的产地与分布进行了详细介绍。
夷陵黄牛;产地;分布
宜昌市是“夷陵黄牛”的主产区,西起渔峡口,东至百里洲,北抵神龙架林区,宜昌地区山区占67.4%,丘陵占22.7%,平原占9.9%,辖区地形复杂,高低相差悬殊,极端温度差值明显,野生牧草甚多,群众素有放牧养牛耕地的习惯,饲养管理较粗放,形成了四肢健壮、蹄质坚实,适应山地生活和使役的体型结构及抗寒、耐湿、耐粗饲等特性的“夷陵黄牛”。
1 产区概况
宜昌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跨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海拔35~2 427 m,位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寒旱同季的气候特征。国土面积21084平方公里,总人口415万人,年末常用耕地面积269.39千公顷,是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宜昌古称夷陵,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夷陵之名始于此,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达2294年。按《史记》索隐云:夷陵,陵名,后为县,属南郡。”关于夷陵命名,《汉书·地理志》记载:“夷陵城西北十五里有夷山,即西陵山而得名。”《括地志》云:“峡州夷陵县是也。在荆州西。”另据清《东湖县志》记载:长江自奉节下,两岸层峦叠嶂,江中水高浪急,一出南津关,险势顿减,“水至此而夷(平缓),山至此而陵(低矮)”。夷陵因此得名,又因黄牛为当地特有,故当地百姓称之为夷陵黄牛。
夷陵黄牛产区属于三峡库区长江沿线,武陵山脉余脉,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67.4%,主要分布在兴山、秭归、长阳、五峰县和夷陵区的西部,高低相差悬殊,大部分山脉在海拔千米左右,不少山脉海拔高度在2 000 m以上,兴山县仙女山海拔2 427 m,为全市最高峰,枝江的杨林湖海拔35 m,为全市的最低点。宜昌位于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6.9摄氏度,极端最高温度41.4摄氏度(7月),极端最低温度零下9.8摄氏度(元月),无霜期250~300 d。有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寒旱同季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1215.6 mm。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其中香溪河、清江沿线历来是夷陵黄牛的核心产区。201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7.68亿元,全年粮食产量170.79万t,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小麦、红薯、土豆及各种豆杂类、油料作物等,草山草坡较多,牧草及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
2 分布情况
宜昌市是夷陵黄牛的主产区,自古夷陵黄牛主要存在于西陵峡以下,古荆州以上的狭小地带,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最初夷陵黄牛仅存在于夷陵区三斗坪黄牛山的高山密林中,后因役用性能突出,被远古先民们发现并进行了驯化使用,先后在黄牛山附近地区用于治水、耕作,夷陵黄牛较高的耕作效率在那个生产力落后的时代迅速得到劳动人民的重视,分布范围也扩大到香溪河沿岸,特别是屈原故里附近,当地生产力得到极大地提升,有夷陵黄牛的人家后来大多生活富庶,耕读传家的传统延续千年,祭拜黄牛神、饲养黄牛犊也曾盛极一时。两宋时期我市社会生产力较为发达,畜力得到大范围使用,夷陵黄牛被人为地传播开来,分布范围逐渐扩大,一部分出西陵峡后经高坝洲溯清江而上三百余里,进入宜都、长阳境内,与巴东接壤,由于适应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一度是当地发展农业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宜都、长阳两地存栏数量也最多;一部分顺长江而下,至枝江当阳一带,由于枝江、当阳水田较多(1983年当阳耕地面积73万亩,水田面积44万亩,枝江耕地面积76万亩,水田面积35万亩),夷陵黄牛种群规模相比较山区县市稍小。到现在为止,在宜昌市除西陵区、伍家岗区、高新区没有发现外,其他县市区均有分布。辖区内土地质地粘重,土体紧实,透水性差,耕作费力,耕地比较宽广,生产中需要畜力较多,有记载以来的极值出现在1973年,当年耕牛存栏近31万头,其中夷陵黄牛近22万头,占比超过70%,夷陵区、长阳县、宜都县、秭归县、当阳县、枝江县分别占全市夷陵黄牛存栏总数的23.2%、15.7%、11%、10.9%、5.1%、7.4%。近年来,随着农机补贴、农业机械化推进和农村外出务工者的增加,耕牛饲养量有所减少,而肉牛品种改良工作的开展,使纯种的地方黄牛比例有所下降。但是在枝江、当阳等地,凭借当地喜食牛杂这一饮食特点,结合平原适合发展舍饲圈养的优势,饲养本地夷陵黄牛肉牛渐成规模,数量激增,通过数十年的发展,在种群数量上已经不亚于夷陵区、宜都市、长阳县、秭归县等核心产区了,而且呈后来居上之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千年后的今天,在黄牛山下同样有一户人家养殖着夷陵黄牛,达百头之多,黄牛游牧于山间,食百草,饮山泉,又重现了当年苏轼在《黄牛庙》中提到的“山下耕牛苦硗确,两耳磨崖四蹄湿”的景象。在夷陵区百里荒草原风景区更是能够看到西塞北国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画卷。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Resources of Yiling Yellow Cattle Breeds
SHEN Hong-xue1, ZHU De-jiang2, TIAN Yan-zi1, XIONG Xiong2, MA Ye2
(1.AnimalHusbandryandVeterinaryofYiling,YilingHubei443000,China; 2.AnimalHusbandryTechnologyExtendingStationsofYiling,YilingHubei443000,China)
Yiling yellow cattle, the unique cattle breeds in the Yichang area, has a long history in breeding and causative. The investigatio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Yiling yellow cattle breeds have important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ttle industry in Yichang region. Therefore, the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Yiling cattle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s in this paper.
Yiling yellow cattle; origin; distribution
2016-03-10
2016-03-20
沈洪学(1966-),男,湖北天门人,局长,主要从事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工作。
S823
A
1001-9111(2016)05-00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