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与预防

2016-01-29赵晓宇班媛叶茂盛郑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呼吸内科沈阳00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预防治疗

赵晓宇班媛叶茂盛郑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呼吸内科,沈阳00;.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与预防

赵晓宇1班媛2叶茂盛1郑锐1
(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呼吸内科,沈阳110022;2.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摘要】文章介绍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和预防。【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治疗;预防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除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原因外,病人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并连续≥2年。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是一种急性起病的过程,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呼吸系统症状出现急性发作且超出日常的变异,并需要改变药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如得不到有效治疗,病情可长期慢性发展,当病人肺功能检查出现持续气流受限时提示已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而可引起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等。而且病人病情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可反复急性发作,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给病人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及心理负担。所以,减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病情、预防再次急性发作是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目标。

1 治疗

1.1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可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治疗方案。

1.1.1 控制感染 目前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类型常用Anthonisen标准,根据气短加重、痰量增加和脓性痰这3项指标,将病人分为以下3型:Ⅰ型具有上述3项指标;Ⅱ型包括其中2项指标;Ⅲ型仅有1项指标,但须加上以下5项指标中的任何1项(最近5 d内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咳嗽增多、哮鸣音增多、呼吸频率和心率较基础值增加20%)。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者出现如下表现时推荐使用抗菌药物:①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以下3种症状同时出现,痰量增加、脓性痰和气短加重;②出现以上3种症状中的2种但包括脓性痰这一症状;③严重的急性发作,需要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当3种临床表现出现2种加重但无脓性痰或仅有1种临床表现加重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一般不建议应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类型:临床上抗菌药物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细菌耐药情况。对于严重气流受限和(或)需要行机械通气和反复发生急性发作的病人,应行痰培养,因为可能存在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属或其他耐药菌株)感染,并出现耐药。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病人完善病原学检查时,气管吸取物(机械通气病人)或痰培养可以很好地替代支气管镜用于评价细菌负荷和潜在的致病微生物。如果能培养出致病菌,可以按照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气短缓解和脓性痰量减少提示治疗有效。抗菌药物的推荐治疗疗程为5~10 d,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抗菌药物的应用时间。

初始抗菌治疗的建议: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人通常可分成2组,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组和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组。出现以下4项中的1项,则应考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可能:①近期(近3个月内)或经常(>4次/年)应用抗菌药物;②近期住院史;③应用口服糖皮质激素(近2周服用泼尼松>10 mg/d);④病情严重(FEV1%<30%)。若病人不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则有数种抗菌药物可供选择。选择主要依据病人急性加重的严重程度、当地耐药情况、病人依从性及治疗费用。推荐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亦可选用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如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危险因素,能口服药物的病人,可以选用左旋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需要静脉用药时,可选择抗铜绿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和(或)环丙沙星类,同时可加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根据病人临床状况是否稳定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药物。住院>3 d,如果病情稳定可改变用药途径(静脉改为口服)。抗感染治疗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效,尤其对AnthonisenⅠ型病人抗感染疗效明显。

1.1.2 平喘 使用雾化吸入疗法吸入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更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人,这些药物可以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1.1.2.1 短效支气管扩张剂雾化溶液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单用短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联合短效抗胆碱能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首选的短效支气管扩张剂为β2受体激动剂,如果效果不显著,建议加用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等)。临床上应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及抗胆碱能药物时,以吸入用药为佳。临床上常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雾化溶液有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溶液、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及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

1.1.2.2 静脉应用茶碱或氨茶碱 适用于对短效支气管扩张剂疗效不佳及一些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人。茶碱类药物扩张支气管的效果不如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但如果应用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12~24 h后,病情仍无改善者可加用茶碱类药物。因为茶碱除具有扩张气道作用外,还可以改善呼吸肌功能、增加心输出量、减少肺循环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茶碱还可以解除糖皮质激素的耐药或抵抗。由于茶碱类药物的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治疗窗比较窄,若临床条件允许可以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从而避免用药过量。临床应用茶碱24 h后,需要监测血清茶碱浓度,并根据血清茶碱浓度调整药物剂量。茶碱过量会导致严重的神经、心血管毒性,显著增加病死率,所以需要注意避免茶碱类药物中毒。目前,临床上提倡低剂量茶碱治疗。因抗胆碱能药物、β2受体激动剂及茶碱类药物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药代动力学特点,而且分别作用于不同大小的气道,故联合应用可以产生更好的扩张气道作用。

1.1.3 镇咳祛痰 可使用复方甘草合剂或复方氯化铵合剂10 mL,3次/d;可少量多次饮水,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排出。也可使用祛痰药盐酸氨溴索30 mg,3次/d;桃金娘油0.3 g,3次/d。干咳为主者可用镇咳药物,如可待因等。但对于痰量较多者或年老体弱无力咳痰者,应以祛痰为主,协助排痰,畅通呼吸道。避免应用强效镇咳剂,以免抑制中枢、加重呼吸道阻塞及炎症,导致病情恶化。

1.2 缓解期治疗 缓解期阶段,嘱病人戒烟,避免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颗粒的吸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可选用转移因子、核酸、流感疫苗及胸腺肽等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预防感冒及减少慢性支气管炎复发有一定作用。

2 预防

慢性支气管炎对病人的生活质量、疾病进程和社会经济负担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预防、早期发现和科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一项重大和艰巨的医疗任务。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感染,戒烟,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减少接触粉尘、化学物质及空气污染物,是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重要措施。同时,应监测慢性支气管炎的肺功能变化,以便及时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发展。

全科医学知识窗

收稿日期:(2015-12-21)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1.005

【文章编号】1672-7185(2016)01-0007-02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慢性支气管炎预防治疗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