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2016-01-29聂瑞祥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4期
关键词:疗效

聂瑞祥

(新民市人民医院,辽宁 新民 110300)



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聂瑞祥

(新民市人民医院,辽宁 新民 110300)

【摘要】目的 探讨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采取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实验组88.00%、对照组6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腕关节的良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

桡骨远端骨折属于一种常见、多发的上肢骨创伤。对于简单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加外固定治疗便可恢复,但因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因此采用一般方案治疗很多取得理想疗效[1]。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对5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了采用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0~62岁,中位年龄34岁;按照AO分型标准,均为C型骨折,其中29例C1型,14例C2型,7例C3型;受伤至入院时间:4~12 d,平均(8.15±1.56)d。实验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1~60岁,中位年龄33岁;按照AO分型标准,均为C型骨折,其中30例C1型,12例C2型,8例C3型;受伤至入院时间:4~13 d,平均(8.27± 1.25)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具体:实施臂丛麻醉,于第2掌骨背侧取一约为5 mm的切口,剥离至骨干显露,钻孔,取2枚螺钉拧入。之后,于桡骨背侧取2个切口,采用上述方法分别取2枚螺钉拧入,确保拧入螺钉处于一条直线上,并安装连接杆。桡骨背侧小切口,将组织分离至骨折部位显露,对断骨处进行牵引复位,并采用克氏针进行固定。术后45 d,将克氏针拔出,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术后随访1年。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1年,对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价。优:腕关节活动自如,功能恢复正常,背伸或掌屈至少降低15°;良:腕关节活动受限,功能基本恢复,背伸或掌屈下降15°~30°;可:腕关节活动轻微受限,功能下降,背伸或掌屈下降30°~50°;差:腕关节持续疼痛,活动严重受限,功能明显降低,背伸或掌屈下降50°以上[2]。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采用软件SPSS15.0,其中对计数数据行χ2检验,计量数据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比较实验组:术中出血量(57.1± 7.16)mL,手术时间(123.2±8.5)min;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62.3 ±86.2)mL,手术时间(181.5±7.2)min。组间各手术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实验组:优32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8.00%(44/50);对照组:优16例,良17例,可10例,差7例,优良率为66.00%(33/50)。组间腕关节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多因高能量暴力所造成,具有关节面严重塌陷、骨折块小及压缩明显等特点。在临床中,采用单纯手法复位或传统固定方法治疗都无法达到要求,易造成骨折移位,加大治疗难度。因此,为了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必须采用适当的固定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所用方法为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据文献表明,该方法是众多桡骨远端钢板类固定术中最为标准的治疗方案[3]。但该疗法具有剥离大、损伤大、固定不牢等缺点。实验组所用方法为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该方案属于一种新型疗法,可使骨折处充分显露,剥离范围小。通过牵引复位与克氏针固定,可有效修平整个关节面,促进碎骨复位。外固定架可持续增强牵引力,达到稳定骨折断端的效果[4]。分析本研究结果可知,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良率为88.00%,对照组优良率为6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表明了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方面的良好疗效。

综上所述,外固定加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腕关节的良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广伟.联用外固定术和有限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0(13):244-245.

[2] 吕志刚,王广超,尚锦梁,等.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0(35): 56-57.

[3] 卢旭,侯念宗,李晔,等.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2(4):301-305.

[4] 梁家源,黎鉴秋,邓锦辉,等.T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5,16 (20):111-113.

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4-0150-01

猜你喜欢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痈的疗效观察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