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实施效果
2016-01-29曹晓燕
曹晓燕
(海安县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600)
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实施效果
曹晓燕
(海安县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600)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行MECT治疗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3,予以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63,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采用自制护理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护理质量、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实施,利于规范治疗过程,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精神科;临床护理
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方法是近年来临床针对精神疾病患者采取的全新治疗手段。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等特点。临床路径(CP)主要是由医护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共同组成的小组,针对特点疾病进行诊断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具有时间性和顺序性的临床护理服务模式,以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快速恢复,提升服务品质[1]。本文选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行MECT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行MECT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2],其中男68例,女58例,患者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8.5±4.5)岁;其中躁狂症56例,抑郁症30例,精神分裂40例;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63)和研究组(n=63),将2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饮食干预、病情观察以及做好护理记录等工作,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具体分以下几个步骤实施:
1.2.1制定临床路径以及临床路径具体内容:医护人员和专业人员根据精神科护理常规方法以及MECT治疗需要辅助的护理措施,再加上患者家属的实际需要,查阅相关资料后制定科学合理的MECT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具体包括治疗前健康教育、饮食干预、禁忌证、心理护理以及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观察、体位护理、建立静脉通道、加强心电监护等;治疗后30 min、1 h、2 h内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恢复护理,控制好进食时间、进食速度,做好并发症预防和护理等。
1.2.2实施临床路径:实施之前,要对全体护理人员就MECT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培训,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实施,实施过程中由护士长对本病房护理人员实施临床路径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并进行评价。
1.3观察指标:由护士长采用双盲法就患者治疗前后以及治疗中的相关情况进行评价;MECT治疗结束后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观察并记录两组并发症情况,包括骨折、呼吸系统并发症、记忆障碍、眩晕等。
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98.6±5.2)分以及满意度98.4%(62/6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2.6±6.2)分、79.4%(5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8%(3/63)明显低于对照组19.0% (12/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临床路径不仅仅是护理工作的重要流程,也是具有评定价值的客观指标。虽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精神科MECT治疗已经制定了护理程序,但缺乏细节方面的规定和操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相关指标和要求,从而规范了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流程[3-5]。制定临床路径之后,护理人员可按照路径表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各项护理措施并准确记录数据,确保护理记录及时有效,再加上护士长及时监督评价,提高了护理质量。实施护理路径,减少了患者及其家属对MECT治疗方法的顾虑,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在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治疗和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本组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实施,利于规范治疗过程,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索巧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护理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35(8):134.
[2] 唐春霞,陈海勤,徐美英,等.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与实施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39-41.
[3] 杨成龙,蔡文治,于顺利,等.传统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2):132-134.
[4] 刘荣刚,李欢,李明,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3):69.
[5] 孙鸿逊,毛云峰,沈亦明,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68-72.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4-0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