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01-29刘秀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期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干预脑出血

刘秀丽

(辽宁省调兵山市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铁岭 112700)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刘秀丽

(辽宁省调兵山市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铁岭 112700)

【摘要】目的 分析脑出血行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GCS评分(11.87±3.06)分比对照组(6.35±2.10)分高,且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22%显著比对照组26.67%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的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使其神经功能得以改善,并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延续性;脑出血;护理干预

脑出血的患者病情严重,常伴不同程度意识类障碍,肺部感染为其常见且严重并发症[1]。为探讨脑出血行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已选取的脑出血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55~76岁,平均(62.40±9.18)岁,其中出血部位为脑干1例,5例小脑,10例脑室,12例皮质下,17例基底核;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54~76岁,平均(62.36±9.15)岁,其中出血部位为脑干1例,6例小脑,10例脑室,12例皮质下,16例基底核;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包括作息、饮食、吸氧、呼吸道与功能锻炼等。观察组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入院后,对个人习惯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评估:在出院前对患者的健康状况予以评估,制定针对性的宣教与治疗方案,并按此实行;健康档案建立:成立小组,将患者治疗情况与出院时的具体状况备档,包含爱好、生活习惯、服药情况等;随访制度实行:定期电话随访,了解用药、饮食与并发症等情况。

1.3 判断标准和观察指标:参照GCS(格拉斯哥)评分标准,对神经功能中的运动、睁眼与语言等予以评分,总分为15分,分数与功能成正比[2]。观察两组GCS评分与肺部感染、负氮平衡、电解质失衡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对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或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使用χ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GCS评分的情况:干预后,观察组的GCS评分(11.87±3.06)分比对照组(6.35±2.10)分高,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详情如下:

对照组45例,干预前GCS评分(4.01±1.82),干预后GCS评分(6.35±2.10);观察组45例,干预前GCS评分(4.03±1.80),干预后GCS评分(11.87±3.06)。与本组干预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P<0.05。

2.2 两组并发症的情况:干预后,观察组无肺部感染与负氮平衡现象,有1例出现电解质失衡,对照组肺部感染、负氮平衡与电解质失衡分别为5例、4例与3例,由此可知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22% (1/45)显著比对照组26.67%(12/45)低,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

3 讨 论

脑出血是各种原因引起脑实质性出血,出血部位常发生在丘脑、内囊与基底节附近,病情严重者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且需辅以护理干预,以提高有效率[3]。为探讨脑出血行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本研究针对收治的脑出血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

本研究通过分析两组GCS评分的情况,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GCS评分(11.87±3.06)分比对照组(6.35±2.10)分高,表明脑出血的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其神经功能。可能因为在患者入院后,据个人习惯与临床特点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具有针对性,能够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此外,在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时,于出院前对其病情予以评估,可以制定相应的教育与治疗方案,使患者与家属严格遵照医嘱,能够稳定病情,改善身体各方面指标,从而使其神经功能得以改善[4]。同时,健康档案的建立,使患者具体状况有据可查,可为随访提供依据,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改善。

同时,通过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22%显著比对照组26.67%低,表明脑出血的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可能因为在对患者予以延续性护理干预时,医院实行随访制度,定期对患者的用药、饮食和并发症等情况进行电话随访,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对其不规范用药或者饮食不合理现象进行指导,使其规范化,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因受外部环境、样本例数等制约,未分析脑出血的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满意度的评分情况,有待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综上所述,脑出血的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使其神经功能得以改善,并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亚琴.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54.

[2] 章勤.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及护理干预[J].淮海医药,2014,32(2):185-186.

[3] 王月,秦晓伟,高志杰.脑出血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策略[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z1):14.

[4] 许继晗,苏永静,黄贤丽,等.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6):83-86.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1-0273-01

猜你喜欢

延续性护理干预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