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中的临床分析
2016-01-29孙虹越
孙虹越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中的临床分析
孙虹越
目的本文就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5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CT检查,给予治疗组患者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两组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其检出率相对较高,同时可减少漏诊以及误诊现象,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核磁共振成像;脑梗死;临床效果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使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发展趋势。由于该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相对较高,因此,为了降低其发生率,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1]。本文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11月~2015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分别给予患者CT诊断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其检查效果较为显著,现将研究结果和相关数据进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11月~2015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确诊为脑梗死。按照就诊时间将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55岁,平均年龄(62.3±5.2)岁。治疗组患者中,男17例,女8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52岁,平均年龄(60.3±6.7)岁。其中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患者20例,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患者13例,后循环梗死(POCI)患者17例。两组脑梗死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中使用美国GE公司3.0 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临床检查,借助于头颅线圈进行冠状位、轴位以及矢状位T1WI/T2WI/Flair及DWI序列扫描,相关参数为:T1WI/ T2WI采用FSE序列:TE为25 ms,T1WITR为450 ms,TE为90 ms,T2WITR则为200~2500 ms,FOV:18cm×18cm,矩阵是197×257,层厚为2.5mm,间距0.5mm。CT使用美国GE64排螺旋 CT 扫描仪进行临床检查,患者从听呲线上10mm开始扫描,层厚为8mm,间距为5~8mm。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CT检查,待扫描完成后,对病变部位、大小以特点进行密切观察。治疗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重点观察患者的病灶范围以及信号特点等。MRI序列(T1、T2和Flair相)可清晰显示缺血性梗死、脑干和小脑梗死、静脉窦血栓形成等,但对发病几小时内的脑梗死不敏感。弥散加权成像(DWI)可以早期(发病2 h内)显示缺血组织的大小、部位,甚至可显示皮质下、脑干和小脑的小梗死灶。结合表观弥散系数(ADC),DWI对早期梗死的诊断敏感性达到87%~100%,特异性达到94%~100%。
1.3 观察指标 两组脑梗死诊断后,观察其检出率,并将诊断结果详细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25例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后,23例患者被检出与病理诊断一致,其检出率为92%(23/25);对照组患者采用CT诊断后,19例患者被检出与病理诊断一致,其检出率为76%(19/25)。治疗组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其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对临床诊断脑梗死有着重要的意义。
脑梗塞根据发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期(6 h内)、急性期(6~24 h)、亚急性期(1 d~2周)和慢性期(>2周)。磁共振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发病30min内即可明确发现病灶部位、大小、范围等相关信息,并且一目了然,而CT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塞却显示正常,一般到24 h后才能确诊,尤其对于脑干等部位的梗死,由于周围有骨质伪影的影响,CT很容易漏诊,而磁共振由于无骨伪影,故对脑干部位的梗塞可以明确诊断。
影像学表现:23例患者经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后,边界清晰,影像学可见T1WI低信号和T2WI/Flair高信号,急性期病灶明显呈高信号改变。并发现46个病灶分别分布在内囊8个、各脑叶3个、丘脑6个,基底节区29个。患者梗死形态呈三角形,斑点状和不规则形及片状等改变。19例患者经CT诊断后,部分患者大脑区域脑血管发生阻塞,个别患者小脑区域血管发生阻塞,相应区脑灰白质交界模糊,脑沟变浅以及脑回不对称。
3 讨论
脑梗死指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且阻碍脑部血流供应,最终损害其神经功能。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四肢乏力、头晕等。脑梗死病灶多位于在丘脑、内外囊以及放射冠等供血充足的区域。引发脑梗死具有多种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心肌梗死等。此外,由于脂肪的长期沉淀,使脑动脉血管区域发生堵塞,日积月累形成脑梗死的病灶基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了解脑梗死的相关知识和诱发因素,这样一来,脑梗死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可以得到明显的降低,与此同时,对临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2]。
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极易引起瘫痪、失语等后遗症,给患者和家属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不受年龄限制并且有趋于年轻化发展趋势。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意义[3]。而MRI成像技术使脑梗塞的超早期诊断成为现实,对选择治疗时间及病变预后的判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核磁共振成像应运而生,且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核磁共振成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准确的识别脑部结构,与此同时,病灶以及周围组织清晰可见,可以加以区分,在一定程度上使漏诊和误诊现象明显减少,诊断准确率得到明显的提高[4]。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后,检出率为92%,对照组患者采用CT检查后,检出率为76%,治疗组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冯丙富.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52例临床分析.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4):289-290.
[2]李超,李冬雪.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67例临床分析.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5):561-562.
[3]欧阳文吉.出血性脑梗死的核磁共振成像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外健康文摘,2013(27):151.
[4]冯学中.出血性脑梗死66例临床分析.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3):212-21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039
2015-09-02]
124010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