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化灶在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中的超声特征分析
2016-01-29王静
王静
钙化灶在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中的超声特征分析
王静
目的分析颈部结核性淋巴结患者钙化灶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其对于临床鉴别诊断结核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39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超声图像,对比钙化灶的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钙化灶主要分布在中央区域,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直径多≥2mm,内部和周围多无血流信号;对照组钙化灶主要在周边区域,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直径多<2mm,内部和周围可见丰富血流,两组钙化灶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图像特征差异明显。结论根据钙化灶特点,能够较好地鉴别结核性淋巴结和癌转移性淋巴结,临床应加以重视。
钙化灶;结核性淋巴结;超声特征
肺外结核中最常见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其约占全身淋巴结结核发病率的90%。颈部结核性淋巴结超声图像中多可见明显的钙化灶,由于其与PTC转移性淋巴结钙化灶的特征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性,因此,在鉴别上存在一定难度。目前对于鉴别两种钙化灶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因此,本文拟对比两种钙化灶的超声特点,为临床鉴别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乳腺科2011年7月~2015年7月因颈部淋巴结结核进行手术治疗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3.58±8.94)岁,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结核性淋巴结。选取同期手术治疗的PTC淋巴结转移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43.26±8.59)岁,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所有患者术前均采取超声检查,且图像保存完整,患者智力、精神均无异常,且知情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使用Philip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取平卧位,轻度抬高肩部,头部转向受检的对侧,将颈部充分暴露,探头频率设置为5~12 MHz,皮肤处可适度加压扫描,对于淋巴结血管处尽量避免加大压力,以免血供减少。依据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基金会在1991年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颈部淋巴结分区,依据Ⅰ~Ⅵ区的顺序逐区进行检查(由于超声检查无法显示Ⅶ淋巴结,因此,本实验中未涉及),将存在钙化灶的淋巴结作为分析对象。检查中测量最大切面淋巴结长径、短径、长短径比值(即L/S),重点观察淋巴结所处部位、大小、形状、边缘清晰度、是否存在淋巴结门、融合、内部回声、液化、钙化以及血流信号特点等。超声科医生采用双盲法阅片,通过对比两侧对称部位的图像特点,判断淋巴结肿大的界值为长径≥0.5cm。依据钙化灶直径大小,将直径<2mm的钙化灶称为微钙化;将≥2mm的钙化灶称为粗钙化,混合存在者称为微钙化和粗钙化并存。将淋巴结中心点与包膜之间的中点所围成的环形区域定义为中央区域,中央区域外侧定义为周边区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实验观察组患者中多发钙化灶22例,共检出82个钙化灶,主要位于中央区域,其中共有59个粗钙化,微钙化11个,混合存在12个,钙化灶多形状规则,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在内部以及周围多无法探寻到血流信号,部分可见少量血流信号,极少可见丰富血流。对照组中共有20例出现多发钙化灶,共检出76个钙化灶,主要位于周边区域,呈满天星样分布,其中10个粗钙化,微钙化60个,混合存在6个,钙化灶普遍形状不规则,与周围分界模糊,在其内部以及周围多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两组钙化灶的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钙化灶分布位置、形状、分界、血流等图像差异明显。
3 讨论
颈部淋巴结作为人体免疫器官之一,其淋巴结数目约为全身淋巴结的40%,由于颈部血供丰富、颈部淋巴结与其他器官联系紧密,因此,诸多疾病均能够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结核是导致淋巴结肿大的首要病因,其主要好发于中青年,目前临床诊断该病主要依据颈部淋巴结病理改变特点。研究发现[1]淋巴结结核患者的淋巴结肿大多发生在在Ⅲ、Ⅳ区,其变化特点与病理阶段具有相关性,能够反映其病变程度,但是由于随着病情变化,淋巴结的形状、内部回声通常发生较大变化,导致前后图像不一致,加之其部分图像特点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图像具有相似性,因此临床准确诊断较为困难。超声能够清晰显示颈部肿大淋巴结所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内部回声和血流特点,有效弥补了触诊的缺陷,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客观的信息,是目前最常用的颈部淋巴结病变检查手段[2-4]。钙化灶作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和癌转移性淋巴结的重要特点,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钙化灶主要分布在中央区域,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直径多≥2mm,内部和周围多无血流信号;对照组钙化灶主要在周边区域,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直径多<2mm,内部和周围可见丰富血流,两组图像特征差异明显。虽然在临床工作中容易误诊,但是仔细鉴别还是可以明显的区分两种疾病在超声影像中的区别。
综上所述,分析淋巴结钙化灶特点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颈部结核性淋巴结和癌转移性淋巴结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1]吕爱娟,孙立如,谷守娜,等.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特征分析.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5,17(6):432-433.
[2]孟君,杨高怡,闻波平,等.钙化灶在颈部结核性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结中的超声特征.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6):387-389.
[3]吴文芳,邱金旭,卢丽敏,等.甲状腺乳头状癌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0 (4):895-897.
[4]许立云,刘翠霞.灰阶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12(5):483-48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035
2015-08-24]
124000 辽宁盘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东湾分院超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