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逍遥散治疗肝气郁滞型卒中后抑郁症效果分析

2016-01-29方琦逍逍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药治疗合并症抑郁

方琦逍逍

作者单位:523000 广东 东莞,东莞市厚街医院中医科



加味逍遥散治疗肝气郁滞型卒中后抑郁症效果分析

方琦逍逍

作者单位:523000 广东 东莞,东莞市厚街医院中医科

【摘要】目的 探讨加味逍遥散治疗肝气郁滞型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就诊的肝气郁滞型卒中后抑郁症病人44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参照组22例采用氟西汀治疗,分析组22例在参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加味逍遥散治疗,两组治疗4周后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分析组总有效率90.9%,高于参照组的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气郁滞型卒中后抑郁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逍遥散治疗,能够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卒中;合并症;抑郁;肝气郁滞型;中药治疗;加味逍遥散;疗效

卒中病人常并发抑郁症,而抑郁会影响卒中的治疗效果[1]。目前,本病常采用西药治疗,但是不良反应较多,且治疗费用昂贵[2]。笔者探讨中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肝气郁滞型卒中后抑郁症病人44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参照组和分析组各22例。参照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44~75岁,平均(56.4±6.1)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1.6±0.3)年。分析组:男13例、女9例;年龄46~74岁,平均(54.6±5.5)岁;病程3个月~2.5年,平均(1.7±0.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人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肝气郁滞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参照组给予氟西汀20 mg/次,1次/d。分析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加味逍遥散治疗,药方组成:当归、白芍、茯苓、白术、酸枣仁、郁金各15 g,柴胡12 g,合欢皮30 g,炙甘草5 g,煨生姜3 g,薄荷10 g。水煎服,取汁液400 mL,早、晚分2次温服,1剂/d。所有病人服药4周后,统计治疗效果。

1.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HAMD评分减分率≥75%。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HAMD评分减分率50%~74%。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或部分消失,HAMD评分减分率25%~49%。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变化不明显,HAMD评分减分率<25%。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参照组痊愈4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3.6%;分析组痊愈7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P<0.05)。

2.2不良反应 参照组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口干、头痛7例,转氨酶升高3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分析组出现腹部疼痛4例,未经处理症状自行消失。

3 讨论

卒中又称中风,是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3],而且病人易合并抑郁症。中风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中风后抑郁与机体多巴胺和神经系统紊乱有关,主要与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减少直接相关[4]。

卒中后抑郁症属中医“中风”“郁症”范畴,病人情志不畅、气机郁滞,因此,治疗以“疏肝解郁、理顺肝性”为主[5]。加味逍遥散中的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功效,当归、白芍养肝血,对柴胡的功效起到理顺作用[6];甘草与白术、茯苓搭配具有益气健脾作用,能使机体生气血[7];白芍缓急止痛;薄荷助柴胡疏肝解郁,煨生姜促进柴胡、薄荷疏肝效果,促使白术、茯苓健脾;酸枣仁养肝、安神;合欢皮具有宁心、和血、解郁等功效;郁金具有行气化淤、解郁清心功效[8]。

本研究显示,使用氟西汀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肝气郁滞型卒中后抑郁症,疗效显著,显著优于单独使用氟西汀治疗的参照组,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英敏,刘鸿雁,蒋士卿.加味逍遥散治疗肝气郁滞型卒中后抑郁症30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8):259-260.

[2] 邹立华,李惠,陈小丹.逍遥丸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6):166-168.

[3] 党博,褚代芳,刘燕.逍遥散加味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9,25(8):6-7.

[4] 李玉娟,金星.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概况[J].河南中医,2013,33(6):989-991.

[5] 曾宪慧,顾健霞.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29(2):65-67.

[6] 王存伟,孙守刚,秦秀红.孙思邈“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2,25(2):73-75.

[7] 章新根,熊卫红,蔡海英.抑郁症的病因病机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4):574-575.

[8] 吕士琦.针刺配合走罐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1):735-737.

临床经验荟萃

【中图分类号】R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185(2016)04-0049-02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4.022

收稿日期:(2015-11-16)

猜你喜欢

中药治疗合并症抑郁
安庆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影响因素
针对性护理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
常见妊娠合并症的诊治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艾滋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减重手术可减轻肥胖相关合并症
升降散治疗湿疹皮炎应用体会
观察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