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辨证施治

2016-01-29王宏伟王鹏飞王天龙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10期
关键词:消风苦参舌质

王宏伟 王鹏飞 王天龙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476600)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辨证施治

王宏伟 王鹏飞 王天龙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476600)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老年人常易罹患的皮肤病,其病因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如由某些食物、药品、花粉及细菌、真菌引起的过敏;或外来接触的化学物质、灰尘、动物及人造纤维、蚤虱昆虫叮咬等;某些精神因素,如精神创伤、情绪不宁、精神过度紧张、忧虑等;有些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尿毒症、阻塞性黄疸等均可引起。其临床表现为全身性或身体大部分皮肤瘙痒;或局限性瘙痒以颈前部、肛门周围、阴囊、女阴部等处好发。秋冬季节空气干燥,皮肤和汗腺分泌减少,再加上寒冷的刺激,发病者较多。治疗时针对病因分别采用中医辨证施治。

肝胆湿热型

患者,男,67岁,2014年4月初诊。腰腹及大腿、肛门及阴囊周围阵发性瘙痒,难以克制瘙抓,抓后肌肤红肿、渗出、糜烂。经治后渗出渐止,表面结痂,反复发作,时轻时重。伴有口苦咽干,小便黄。就诊时见皮肤有散在丘疹,部分搔破有液体流出,部分皮肤粗糙呈苔藓样改变。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宜清利肝胆湿热,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2 g,焦栀子10 g,黄芩10 g,柴胡10 g,车前子15 g,生地黄12 g,泽泻10 g,木通6 g,地肤子12 g,白鲜皮10 g,苦参10 g,甘草10 g。上方加减,连续服3个月后瘙痒消失,患处结痂。

按:本证型因肝胆湿热内盛,郁遏于肌肤不得疏泄所致。发病特点是:局部肌肤瘙痒难忍,搔抓后多破皮伴渗出,口苦,咽干,小便黄,舌苔黄腻,脉弦数。治宜清利肝胆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加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祛风燥湿使湿热之邪得清而瘙痒自消。

血热燥扰型

患者,男,62岁,2014年6月18日初诊。证见全身瘙痒剧烈,奇痒难忍,搔抓后肌肤发热疼痛,历经治疗未能控制。夏重冬轻或遏热痒甚,得寒则减,伴身热心烦、口干咽燥,舌质红少苔,脉数。治宜凉血清热,祛风止痒。方选消风散加味:荆芥10 g,防风10 g,牡丹皮12 g,赤芍10 g,生地黄10 g,栀子12 g,玄参8 g,土茯苓12 g,黄连10 g,苦参6 g,甘草8 g。连续服用7剂后痒减,继服28剂瘙痒消失。

按:本证型多因血分伏热或风热内蕴,不得外泄,内扰肌肤所致。证见全身瘙痒剧烈,奇痒难忍,舌质红,苔少,脉数。治宜凉血清热、消风止痒,方选消风散加减。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服7剂后痒减,继服28剂瘙痒消失。

血瘀生风型

患者,女,63岁,2014年11月3日初诊。患者肌肤瘙痒无度,夜晚尤甚,搔抓后可见暗紫色抓痕,日久则成暗褐色,伴有面色晦暗,口干不欲饮,舌质暗或有瘀点,脉涩。治宜活血化瘀,祛风止痒。方选活血祛风汤加减:当归12 g,生地黄10 g,荆芥8 g,防风10 g,何首乌12 g,桃仁10 g,红花10 g,川芎12 g,三棱10 g,莪术10 g,甘草6 g。每天1剂,水煎服。连服14剂后瘙痒止,再服1个月诸症消失。

按:本证型多因气滞血瘀,血行不畅,内扰肌肤,经脉失于濡养,故见肌肤瘙痒无度,搔抓之处可见暗紫色,日久则成暗褐色,舌质黯或有瘀点,脉涩。采用活血化瘀、祛风止痒治疗,方选活血祛风汤加减,连服1个月后诸症消失,疗效颇为满意。

2016-01-18)

猜你喜欢

消风苦参舌质
Efficacy of Kushen decoction (苦参汤) on high-fat-diet-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掌小横纹穴按摩辅助消风止咳汤加味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IL-17A、CCL11表达水平的影响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中医舌象与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大剂苦参治不寐
基于古代医籍中外科方剂消风散用药规律及相关性研究*
当归苦参丸治疗痤疮的疗效分析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