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特色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6-01-29孙玉波吴艳芳王震崔凯郭树河
孙玉波吴艳芳王震崔凯郭树河
(1.滨州市林业局,山东 滨州 256600;2.滨州市作物研究所,山东 滨州 256600;3.邹平县魏桥镇林业站,山东 邹平 256200;4.邹平县韩店镇林业站,山东 邹平 256200;5.滨州市林业局,山东 滨州 256600)
滨州市特色果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孙玉波1吴艳芳2王震3崔凯4郭树河5
(1.滨州市林业局,山东 滨州 256600;2.滨州市作物研究所,山东 滨州 256600;3.邹平县魏桥镇林业站,山东 邹平 256200;4.邹平县韩店镇林业站,山东 邹平 256200;5.滨州市林业局,山东 滨州 256600)
近年来,滨州市日渐形成了“北部红枣,中部桃梨,南部杏柿”的发展格局,这些果树的面积、产量均位居山东省前列,但也存在质量监管任务艰巨、产品科技含量低、经营规模分散、标准化生产进展迟缓、产业化水平较低,市场发育度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在稳定现有特色果品基地面积的基础上,以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品种改良和提质增效为重点,强力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绿色果品的发展目标。
滨州市;特色果业;现状;问题;展望
山东省滨州市的果树以冬枣、金丝小枣、鸭梨等为主,逐渐呈现“北部沿海地区红枣飘香,中部沿海地区桃梨芬芳,南部山区杏柿吐艳”的发展格局。全市果品优质安全标准化生产面积已达4万hm2;果树“三品”认证面积达到1.7万hm2,获出口注册证书果园1200hm2;沾化县下洼冬枣基地、无棣县水湾小枣基地、阳信县金阳办万亩鸭梨基地被分别确认为“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国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1年,“沾化冬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2年,滨州市无棣县、沾化县、阳信县、滨城区列入全国特色经济林重点基地县。近年来,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青岛华测、青岛谱尼等检测机构在滨州市抽样检测的冬枣、小枣等果品合格率达到98%以上。这表明,滨州市果品质量安
全总体状况良好。2015年,滨州市作为全省果品生产大市,果品收入总量居全省第三位,人均果品收入高居全省第二位,果农人均果品收入达到2400元。
自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滨州市林业系统各级抢抓国家黄河三角洲开发机遇,充分发挥区位和果业资源大市优势,紧密围绕果树产业提质增效,大力推行绿色果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通过推广品种改良、疏密间伐、平衡施肥、生草覆草、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和创建省、市、县级果品标准化示范园、节会、赛枣赛园、依法监测、林业信息化等平台,大力提高果业标准化生产、监管、检测水平,重点打造高效生态果业基地和环境友好型林果龙头企业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滨州市特色果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果树产业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在新的形势下,特色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破解难题,保持特色果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 基本情况
1.1 果品生产业发展现状
栽培规模。全市现有经济林6.72万hm2(设施栽培666.7hm2),其中果园6.53万hm2,香椿、花椒、蚕桑、油用牡丹等0.19万hm2;在果园面积构成中,居于前5名的分别是冬枣4.06万hm2、小枣0.45万hm2(包括间作折实)、苹果0.53万hm2、梨0.74万hm2、杏0.18万hm2。
果品产量。果品年产量94.5万t,比2014年减产14.6%。减产的树种主要是冬枣,比2014年减产18.7万t。减产原因有三,一是,2014年冬枣座果量大、疏果不严格,冬枣树贮藏营养不足,影响2015年座果;二是,2014年7月至8月中旬严重干旱,影响果实膨大;三是,2014年8月29日沾化区0.21万hm2冬枣园遭受雹灾,损失冬枣4万t以上。
果品出口。2015年全市果品出口量1.5万t,占果品总产的1.6%。出口果品主要是鸭梨、苹果、冬枣,主要销往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南非、中东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阳信县建立注册出口鸭梨基地427hm2;沾化区建立了西贾冬枣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浩华农业产业园、沾化冬枣研究所生产基地和鑫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台郭冬枣园4个备案出口冬枣园。
果品产值。经济林产品直接产值54.66亿元,其中果品直接产值53.26亿元,比上年减收13.0%。减收原因有两个。一是,果品产量减少15.5万t;二是,果品价格下降。与2014年相比,果品价格总体下滑,冬枣价格下降15%~20%;鸭梨、葡萄价格下降50%,分别从2014年3.2元/kg、8.0元/kg下降至2015年的1.6元/kg、4.0元/kg;苹果价格下降30%~40%。
1.2 果品加工业发展
果品贮藏。以冷库、气调为主,主要果品为鸭梨、冬枣、苹果。2015年,全市共有各类果品贮藏保鲜库6796间,贮藏保鲜能力15.1万t,占果品总产的15.9%,果品贮藏保鲜库、保鲜能力分别比2008年多出500间和2万t。
果品包装。共有较大型果品包装企业10余家,生产纸箱、果网、泡沫箱、封箱胶等20余个系列产品。2015年,年产各类包装箱4000余万个,包装业实现收入2.8亿元,与2008年相比,年产各类包装箱、包装业收入分别增加1000万个和1亿元。
果品加工。全市果品年加工量8.5万t,占果品总产量的9.0%。以小枣、鸭梨、冬枣为主要原料,已形成沾化浩华果汁、阳信万康食品、山东克里特皇家金葡萄酿酒有限公司、沾化健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金丝食品有限公司、阳信金地果蔬食品有限公司等十几家龙头企业,开发出鸭梨汁、鸭梨醋、枣酒、冬枣汁、干红葡萄酒等1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畅销全国25个省市及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马来西亚、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家获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认证企业,3家获欧盟出口商检注册企业,6家获省级林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09年,山东沾化雅顿冬枣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冬枣饮品”荣获第六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阳信“恒庆堂牌”鸭梨醋获得优质产品奖;2011年,滨州市参展的“鑫悦牌”阳信鸭梨、沾化北陈专业合作社推荐的“沾化冬枣”,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林博会上均荣获金奖。
1.3 果品流通体系建设情况
流通体系初步建立。已建成沾化下洼冬枣、无棣水湾红枣、阳信牛王堂鸭梨等8处大型果品批发市场、20余处中型市场、数百处小型市场和交易点,大型果品批发市场交易量占全市果品总产的39%。沾化区拥有78家冬枣物流配货公司,在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起600多个专卖销售网点。同时,利用网上销售、发展代理
商、组织营销队伍等形式,拓宽了冬枣销售渠道。按照“超市+基地+农户”模式,与新合作、苏果、银座、沃尔玛等建立冬枣直采基地200hm2,产品顺利打入欧美、东南亚市场。
1.4 果品生态园建设情况
果园生态旅游兴起。沾化、阳信、无棣、惠民、邹平等县区依托万亩枣林、万亩梨园、千年古桑、万亩桃园、万亩杏林等大型自然景观,着力发展果园生态旅游,相继举办了第十七届冬枣节、第二十六届阳信梨花会、第四届无棣千年古桑旅游文化节、惠民大年陈“游古堡,赏桃花,风情一日游”、邹平黛溪首届水杏采摘节,吸引游客观花赏果、休闲采摘。2011年,作为鸭梨主产地的阳信金阳街道办事处分别被授予“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2011好客山东休闲汇山东省最佳休闲乡镇”、山东省自驾游示范点,作为冬枣主产地的沾化县下洼镇,被授予“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2015年,沾化冬枣生态旅游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沾化浩华农业产业园冬枣生态采摘园、邹平上壬千亩有机富硒上品包金梨采摘园为省级观光示范果园。拥有38.7hm2百年枣园的邹平县码头镇邵家村,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沾化区培育6.7hm2以上精品采摘园5个、普通采摘园400余个,仅国庆期间就接待游客30万余人次,采摘冬枣超过0.5万t。2015年,全市共接待来自北京、天津、济南、淄博等地果园观光游客80余万人次,旅游业收入2亿元以上。
2 发展特色
近年来,经济林产业发展与产品营销出现两个新的变化。一是,网上销售异军突起。沾化区引导冬枣合作社、种植大户与淘宝网、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电商合作,成立沾化冬枣电商协会。截止2015年,已注册网店3000余家,比去年增1000家,累计销售冬枣3000万kg,是2014年的3倍。2015年3月,沾化农民自建“赶网集”注册成立,该网为全国第三家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年销冬枣10万kg以上。二是,规模化发展趋向显现。过去建园主体以农户为主,种植规模较小,2015年建园主体则以企业、大户、合作社为主,种植规模多在百亩以上。如惠民鑫诚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发展新梨7号46.7hm2;邹平王洪星在西董马庄发展油用牡丹66.7hm2;邹平河务局在台子黄河於背区建设“千亩果园长廊”,已种植无花果、新高梨、核桃等33.3hm2。
3 存在问题
分析滨州市果品产业的现状可以看出,该市果品产业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但也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安全生产隐患多,质量监管任务艰巨
果农的质量安全意识有待提高,违禁农药的使用禁而不止,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把握不准,果园投入品使用还不规范,质量追溯体系、产地准出制度尚未建立。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力量薄弱,全市的食用林产品质量监管人员只有80多人,人均约监管生产者2500名、生产基地833hm2。监管工作经费短缺,多数县区没有将食用林产品质量检测、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与推广等纳入财政预算。
3.2 产品科技含量低,提质增效任重道远
从总体上看,滨州市果品生产“重产轻质”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与国外优质水果相比,滨州市果品在外观质量、内在品质、采后商品化处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滨州市优质果率不足40%,而发达国家、地区在80%以上;符合出口标准的高档果不足10%。全市仅有1家先进的冬枣分级、打蜡、清洗、包装流水线,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率不足1%,而先进国家几乎为100%。采后处理增值与自然产值比率,美国为3.7:1,日本2.2:1,滨州市仅为0.3~0.4:1。目前,滨州市果树设施栽培、苹果矮砧集约栽培分别仅有333.3hm2和120hm2,分别占果园总面积的5.4%、1.8%。
3.3 经营规模分散,标准化生产进展迟缓
目前,滨州市果品生产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生产管理主体多达20多万户,每户经营面积较小,生产标准互不统一,技术应用千差万别,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能力低。现有农民经济林专业合作社虽然达到460家,但社员仅有18575名,经营面积仅占经济林总面积的13.2%,且合作社多数有名无实、运转不规范,缺乏叫得响的品牌,开拓市场能力不足。
3.4 产业化水平较低,市场发育度不高
果品产业化经营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条短。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果业“三产”比重为75.6:18.3:6.1。果品贮藏保鲜能力仅占果品总产的15.9%,而先进国家一般在60%以上;果品龙头企业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果品加工量仅占果品总产的9.0%。按照加工规模在2万t以上才有竞争力这一国际标准,滨州市没有一家果品加工企业达标。目前,滨州市果品加工附加值一般为1:1.5~3,仅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1/3。果品市场规模小,辐射范围窄。市内最大的果品批发市
场——沾化下洼冬枣市场,年交易量也仅能达到15万t,与国内大型果品批发市场差距较大。果品营销体系还不完善,流通手段仍处于现货交易的原始集散阶段,订单、期货、网售等现代物流形式刚刚起步。
3.5 支撑体系尚未建立,保障能力亟待提升
果业科研机构、人员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差,新技术推广渠道不畅。果业投入严重不足,良种培育、基地化育苗、现代果园建设等缺乏资金扶持,技术、信息等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政府支持力度有待加强。产品宣传和推介力度不够,品牌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 发展措施
滨州市果业发展的目标是以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为动力,在基本稳定现有特色果品基地面积基础上,以品种改良和提质增效为重点,强力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绿色果品,新发展经济林1万hm2,力争到2020年,果品基地面积维持在7.67万hm2左右,果品产量达到120万t,果品直接产值60亿元,果农人均果品产值收入3000元;果品加工能力达到18万t,保鲜贮藏能力达到20万t,果品加工能力、保鲜能力分别占果品总产的15%、16.7%。
4.1 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广开国际、国内、集体、个人融资渠道,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对特色果品产业的投入。一是,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条件,提高服务水平,为国内外开发者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市外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加快发展经济林产品贮运加工与流通,提高产业化水平,提高经济林产品的附加值。
4.2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业运行质量和发展水平
要实现特色果品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实现从数量增长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整个产业的科技含量。
一是,在基地建设上,要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引选繁推经济林良种,优化树种、品种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
二是,大力推广绿色果品、有机果品生产,依法监测监管。加强果品安全生产法规和技术宣传教育,加大生态果园建设和绿色控害技术推广力度;突出抓好果园投入品使用管理,组织开展果园农药使用专项整治;扩大食用林产品质量监测范围,加大监测力度,年抽检1000批次以上,确保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三是,在加工业发展方面,要积极培育果品龙头企业,并借助成熟的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革新,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是,在果品包装、保鲜方面,要有计划的引进果品自动分级包装线,建设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果品保鲜库。要组织力量进行科研攻关,特别要加强良种选育、冬枣保鲜及加工技术、果品安全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的研究。通过在生产、加工、贮藏、运销等环节上综合运用高新技术,提升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业化运行质量,实现科技载体与人才资本积累机制的创新。
4.3 完善产业发展政策
在果业资源培育和产业基地建设上,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编制“十三五”全市特色经济林发展规划,出台市级特色经济林发展扶持政策,推进经济林保险试点。突出区域特色,致力培育特色品种、特色产业。加强新建经济林基地的技术指导,确保建一片、成一片。搞好土地流转,推动规模经营。同时,积极探索发展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经济。在二、三产业发展上,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实行减免税的“轻税制”、提供政策性低息贷款、林权证抵押贷款等,支持培育产业龙头企业。
4.4 健全科技与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信息服务网络。尽快建立经济林产品供求和价格预测预报系统、专家信息系统、经济林资源及灾害监测与预报系统,为政府、林农果农、企业和科技工作者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二是,建立科技教育推广网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健全市、县(区)、乡(镇)、村四级技术推广体系,广泛开展科技培训,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提高林农的科技素质;三是,加快发展果农协会、合作社等完全市场化的经营主体,提高林农的组织化程度,降低经济林产品的流通成本,增强联合闯市场的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四是,建立果品的质量监测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为果品出口和扩大销售创造条件。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Trend of Fruit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of Binzhou City
SUNYu-bo1WUYan-fang2WANGZhen3CUI Kai4GUOShu-he5
(1.Binzhou Forestry Bureau,Binzhou 256600,China;2.Binzhou Crop Research Institute,Binzhou 256600,China; 3.Zouping County,Wei Qiao Town Forestry Station,Binzhou 256200,China;4.Han Zhen Zouping County Forestry Station, Binzhou 256200,China;5.Binzhou Forestry Bureau,Binzhou 256600,China)
In recent years,Binzhou city have gradually formed the development pattern"the northern jujube,central peach pear,the southern apricot persimmon".Area and yield of these fruit tree are the forefront of Shandong province,but there are also problems,such as arduous quality control task,low technological content,dispersion of management scale,slow standard production progress,and the low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In this paper,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at we should on the stability of existing special fruit base area based,look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ystem innovation as a driving force,look on cultivar improvement,quality and efficiency as the focus,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regional layout, standardized production,industrialization,vigorously develop the green fruit development goals.
Binzhou city;present situation;problem;fruit characteristics;prospect
F323.3
A
1008-1038(2016)07-0037-04
2016-05-20
孙玉波(1968—),男,山东高青人,农艺师,从事林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
觹通讯作者:郭树河(1974—),男,山东阳信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果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