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本分,冬亦是春
2016-01-29
向阴冷的天空挥挥手,算是作别逝去的2015年。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企业家2015年的心情,恐怕就是阴冷了。因为大家都在“吐槽”:生意越来越难做。
喊生意难做,并不是企业家在玩矫情。《财富》发布的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显示,上榜公司的总收入较上年增长5%,利润增长6%。而在该机构发布的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上榜公司总收入较上年增长10.4%,利润增长13.5%。
也就是说,代表中国企业品质和竞争力的前500强企业,无论收入还是利润,2015年的增速均同比下滑约50%。
难,是事实。但是,难,从来就不能成为企业家抱怨甚至退缩的理由。因为,“做别人根本不能做的事,在逆境中求生存和发展”,本身就是企业家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生意难做,并非今天独有。100多年前,一代徽商胡雪岩也感叹过,生意越来越难做。
70多年前,美国小伙山姆·沃尔顿接手一家亏损的百货店。面对困境,他敏锐地发现了折扣销售的秘密:如果一件商品定价为1美元,卖出的数量会是定价1.2美元的三倍。正是秉承“天天平价”的宗旨,沃尔玛最终成长为全球最大零售企业。
上世纪90年代,不当英语老师的马云下海创业,但屡战屡败。他立誓“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另辟蹊径推出电商平台。2015年“双11”当天,阿里巴巴平台创下912亿元成交额的新纪录。
就算是处于“寒冬”的2015年,在东莞不少制造企业纷纷倒闭的同时,日本的电饭煲、马桶盖却被中国消费者抢购一空。
难,往往意味着还有很多商机没有深挖。深入分析中外企业家的成功路径,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多次挺过“寒冬”,是因为他们有着与常人不一样的眼光:要么发现新的需求(如日本马桶盖热销);要么找到不断降低成本的办法(如沃尔玛);要么寻得不断提升效率的路径(如淘宝等互联网企业)。三者中,只要做到其一,离成功就不远了。
企业家的本分,就在于洞见别人没有看到的市场。生意,从来就没有好做过,相信2016年也不会例外。做得好与不好,关键看眼光。
正如“战争不相信眼泪,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样,市场也不相信冬天。你若坚守本分,冬天也就是春天。(支点杂志2016年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