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
2016-01-29庄嘉元陈惠英李玉妹
庄嘉元 陈惠英 李玉妹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福州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
庄嘉元陈惠英李玉妹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目的了解福州市城镇社区老年人跌倒现状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561例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跌倒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年内共有102例老年人发生151次跌倒,跌倒发生率为18.2%,多次跌倒发生率为7.13%;男女跌倒发生率分别为13.2%和21.71%,差异显著(χ2=6.570,P<0.05);随年龄增加,跌倒发生率增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040,P>0.05);在跌倒发生时间上,上午(8~11时)(47.7%)、下午(14~18时)(21.9%)及夜间(19~23时)(10.6%)是老年人跌倒的好发时间段;冬季跌倒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1);在跌倒发生地点上,前三位依次为家中(45.6%)、道路(20.5%)及楼梯(18.5%)。女性(OR=1.946)和患慢性病(OR=2.158)是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结论福州市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应重视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跌倒的发生。
〔关键词〕意外跌倒;社区护理
第一作者:庄嘉元(1980-),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老年护理与社区护理研究。
跌倒是老年人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是老年人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因〔1〕。福建省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1.42%,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89%,提示福建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研究显示,跌倒已成为福建省老年人伤害死亡首位原因〔2〕,本文分析老年人跌倒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于2012年7~8月选取福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的社区进行调查。该社区服务中心共负责7个社区,居民总数40 407例,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6 726例,按系统抽样每个社区抽取100例老年人。纳入标准:居住在本社区≥1年;排除标准:①伤残所致卧床、轮椅等无法行走≥1年;②因病住院≥3个月。共561例,年龄60~97〔平均(70.58±6.96)〕岁,男234例,女327例。
1.2调查工具自制老年人跌倒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两部分:①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文化、婚姻状况、收入、慢性病情况、服用药物等;②跌倒情况:过去1年内跌倒次数、季节、地点、时间、跌倒致伤情况、跌倒致伤后处置情况等。跌倒定义为: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面或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平面。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跌倒的分类,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倒;同一个平面的跌倒。正式调查前以方便抽样的方式对25例老年人进行预调查,2 w后再进行一次重复调查,重测信度Kappa值为0.87。
1.3调查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护理专业三年级12例本科生组成调查组,2人1小组,由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陪同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研究人员根据问卷询问获得相关资料后填入调查表,意识障碍、记忆不清的老年人由其主要照顾者进行回答。共调查686例,实际应答561例(81.8%)。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2结果
2.1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在过去1年中,561例老年人中共有102例发生151次跌倒,平均跌倒次数为(1.4±0.6),1次跌倒发生率为18.2%,多次跌倒发生率为7.13%(40/561)。男女跌倒发生率分别为13.2%、21.71%,差异显著(χ2=6.570,P<0.05),随年龄增加,跌倒发生率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40,P>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性别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n)
2.2跌倒发生的时间分布清晨(4~7时)、上午(8~11时)、中午(12~13时)、下午(14~18时)、晚间(19~23时)、深夜(24~3时)跌倒发生次数分别为15、72、11、33、16、4次,构成比分别为9.9%、47.7%、7.3%、21.9%、10.6%、2.6%,8~11时,14~18时,19~23时是老年人跌倒的好发时段。
2.3老年人跌倒发生的季节分布老年人跌倒以冬季(12月~2月)多见54人次,占35.7%,其次是春季(3月~5月)40人次,占26.6%、秋季(9月~11月)37人次,占24.5%,夏季(6月~8月)最少20人次,占13.2%,不同季节跌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8,P<0.01)。
2.4老年人跌倒发生的地点分布老年人在家中、道路、楼梯/台阶、公共场所、交通工具、记不清哪里发生跌倒的次数分别为69、31、28、12、8、3次,构成比分别为45.6%、20.5%、18.5%、7.9%、5.3%、2.0%,其中家中、道路、梯梯/台阶为老年人跌倒的好发地点。道路指户外行走的人行道;交通工具包括自行、汽车、公交车等;公共场所包括公园、超市、菜市场等;楼梯/台阶指除家中以外的楼梯及台阶。
2.5跌倒后受伤及处置情况在跌倒的102例中,有59例受伤,受伤率为57.8%,其中女性受伤46例,受伤率为64.7%(46/71),男性受伤13例,受伤发生率41.9%,男女受伤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7.891,P<0.05)。在151次跌倒中,117次出现受伤(77.5%),其中擦伤和软组织损伤最多(75次,占64.1%),其后依次为骨折(21次,17.95%)、扭伤(19次,16.24%)、割伤/开放性损伤(2次,1.7%)。跌倒发生后,其中有16例(27.2%)因病情严重住院治疗,26例(44.1%)于门诊或急诊处理,其他17例(28.8%)在家自行处理。
2.6跌倒的单因素分析经济收入低、患慢性病高血压、骨关节病、风湿病、贫血、痴呆、眼病、不参加体育锻炼是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P均<0.05)。见表2。
表2 跌倒的单因素分析(n)
1)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
2.7老年人跌倒的多因素分析见表3。以是否跌倒为因变量(未跌倒为0,跌倒为1),以单因素分析P<0.10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方法进行非条件Logistic模型的多因素分析,最终如下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包括性别、经济收入、是否患慢性病和体育锻炼,其中性别和患慢性病是跌倒的危险因素,其OR分别是1.946和2.158。
表3 跌倒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3讨论
国外多次跌倒发生率大于10%〔3,4〕,国内有报道为3.55%〔5〕,本研究多次跌倒发生率为7.13%,介于两者之间。从性别上,老年女性跌倒发生率显著高于老年男性,与既往研究一致。但本研究中,随年龄增加跌倒发生率虽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本研究中80岁以上老年人数较少,仅占总调查人数的10.0%有关。
不同地区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不同,原因可能有:(1)各研究中老年人定义及样本年龄构成不同;西方发达国家以65岁以上者定义为老年人,而我国的老年人年龄定义为60岁以上。(2)对跌倒的定义及对统计方法不同,国外统计的跌倒包括创伤性跌倒和非创伤性跌倒。(3)国外多采用前瞻性研究,通过随访观察跌倒的发生,资料收集较完整;而国内目前对跌倒发生的研究基本为回顾性研究,可能存在回忆性偏倚。第四,不同地区经济水平、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不同。
在跌倒发生的季节上,冬季最高,其次分别为春夏、秋季,夏季最低,差别有统计意义,与国内夏季较多发的既往报道不同〔6〕。福州地处东南沿海,年平均湿度77%,冬季持续时间长,春季梅雨季节降雨多,路面湿滑,易导致跌倒;福州尚未实行室内供暖,老年人冬季衣着臃肿,活动不方便,上午及下午是两个日常活动的主要时间段,因此,跌倒发生率较高;晚间老年人活动虽较但,但夜晚光线或老年人精神状态不良,因此也常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在发生地点上,本文与既往国内报道跌倒多发生于室外不同〔7〕。有研究表明,人们多在他们活动多的地方跌倒〔8〕,家庭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范围,本研究调查社区为福州市老城区,老年人较多居住于旧房中,房屋面积较小,家中物品布局杂乱且室内光线不足,光线不足,地面湿滑等〔9〕为老年人跌倒的环境危险因素,易导致跌倒的发生。近年来福州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有较大的改善,如拓宽、平整人行道,增设扶手,增加夜间路面照明等,提示社区护理人员应重视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评价,并指导家庭进行居家环境的相应改造;同时,仍应加强对公共场所的安全设施建设,充分考虑老年人生理特点,如道路防滑设计、楼梯/台阶高度适宜,以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老年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丢失总量高于男性有关;而跌倒后有71.3%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就医治疗,说明跌倒给老年人家庭造成了一定的负担。跌倒属于突发事件,跌倒发生后的正确应对及处理能避免继发性损伤的出现,因此对老年人家庭应开展跌倒后正确处置的健康教育,降低跌倒对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影响。
本研究显示,性别、经济收入、是否患慢性病、高血压、骨关节病、风湿病、贫血、痴呆、眼病和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可能是老年人跌倒的影响因素,这与国内的其他研究结果相似〔10,11〕;慢性病作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已被多项研究证实〔11,12〕,白内障等眼部疾病降低老年人对环境的辨别力;痴呆导致认知功能降低、步态异常,直接影响老年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骨关节疾病影响老年人的活动力及平衡能力,导致跌倒危险性增加。
4参考文献
1Moreland J,Richardson J,Chan D,etal.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falls in older adults〔J〕.Gerontology,2003;49(2):93-116.
2祝寒松,黄文龙,吴生根,等.福建省2008~2010年老年人伤害死亡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2;18(2):33-5.
3Sohng KY,Moon JS,Song HH,etal.Risk factors for falls among the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in Korea〔J〕.Taehan Kanho Hakhoe Chi,2004;34(8):1483-90.
4Coll-Planas L,Kron M,Sander S,etal.Accidental falls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improving the identification process of persons at risk by nursing staff〔J〕.Z Gerontol Geriatr,2006;39(4):277-82.
5李林涛,王声湧,荆春霞.老年人多次跌倒的危险因素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7;27(3):280-2.
6于普林,覃朝晖,吴迪,等.北京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的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4):305-8.
7尤黎明.老年人跌倒的有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569-72.
8Brady R,Chester FR,Pierce LL,etal.Geriatric falls:prevention strategies for the staff〔J〕.J Gerontol Nurs,1993;19(9):26-32.
9Connell BRW,Steven L.Environmental and behavioral circumstances associated with falls at home among healthy elderly individuals〔J〕.Arch Phys Med Rehabil,1997;78(2):179-86.
10夏庆华,唐传喜,钮春瑾,等.社区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3):207-9.
11覃朝晖,于普林,朱晓平,等.北京市城市社区1512名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7):579-82.
12闫丽.石河子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现状及其预防对策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0.
〔2014-06-17修回〕
(编辑安冉冉/曹梦园)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No.2012039202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22-6538-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