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伯行的“一清二白”

2016-01-28阿华

文史月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清官审理康熙

阿华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名闻朝野的清官,他就是张伯行。张伯行做官虽晚,但他任官始终忠于职守,克勤克俭,因而声名闻于天下,不但康熙皇帝对他多次表彰、擢升,百姓也称赞他是“天下第一清官”。

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二年),江苏乡试发生了作弊案,副主考赵晋内外勾结串通,大肆舞弊,发榜后,读书人议论喧哗。康熙皇帝命令张伯行、噶礼同户部尚书张鹏翮、安徽巡抚梁世勋会审此案。由于牵涉到噶礼受贿银五十万两,案子错综复杂,审理一个多月竟然没有任何结果。

张伯行愤而上奏弹劾噶礼。噶礼买通官吏,得到张伯行弹劾奏稿。然后又捏造事实反过来诬告张伯行。主审官畏惧噶禮的权势,逢迎巴结,案件无法审结。康熙无奈中只得下令:张伯行与噶礼解任,再命主审官审理。扬州百姓听到消息之后罢市抗议,哭声震动了扬州城。第二天,扬州百姓拥到会馆,因为知道张伯行清廉不贪,肯定不会接受礼物,便用水果蔬菜相送。张伯行依然婉言拒绝,百姓哭道:“公在任,止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心!(不要推脱百姓的一点心意)”张伯行闻言,才特意收下一把青菜、两块豆腐,取其“一清二白”之意,告知扬州百姓。

猜你喜欢

清官审理康熙
审计项目审理工作的思考
“三审一评”提升执纪审查质量
赞清官郑板桥
如此原因
年度第21期,P.84
清官情结
康熙下象棋
康熙隐忍除奸
清官之恶
“清官思想”与公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