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6-01-28周淑香
周淑香
摘 要:随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中因为一些原有的数学教学思维模式、偏远地区改革力度不足以及教育教学方法落后等原因导致了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而现如今教育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教材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许多新要求与更新。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改革;问题;对策
一、教师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地位
目前,新课程改革已经从课程方案的研制、实验进入普遍推广和深化阶段,然而初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知识、理念准备普遍不足,迫切需要课程改革专家的指导,而多数地区限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不足,能够外出参加新课程培训、直接接受高水平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的人数很少。因此,一方面,培养初中数学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要抓好初中数学新教师入职前的“新课程理念与行为”的养成教育,更多关注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合格师范生。另一方面,各级教科研部门要更加重视对普遍推广的初中新课程实施政策和具体实施策略的研究,尤其是要针对初中教育这一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对初中校长、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力度,加强对新课程实施过程的指导与反馈,充分发挥教科研部门的专业引领作用。
只有当教师对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有了充分认识才能够从本质上去影响学生,进而可以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等。在课堂中,也能够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去渗透课程改革的思想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初中数学学习成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在课程中处于引导者,在教学中是渗透课程改革思想而不是成为“课程改革”的努力,这也就要求教师对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理解程度要深刻,因为教师也是课程改革实施的开发者。
在教师方面,也要加强对一些偏远地区教师的培训,进一步推广新的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内容思想等,这样也有利于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全面推行与发展。
二、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数学课堂中相对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新课改更重视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而不是只限于成绩,对于学生的评价也要从以往的单一成绩论改为多方面均衡发展。新的数学课程理念是在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基础,要对学生进行全方面提升,所以在初中数学教育方面不仅仅要让学生完成最基础的数学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各种素质得到很好提升。
三、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中数学教育体制不完善。在新课改的进行下,要想达到所要求的目标也要有具体的人来实施,而对新课改要求实施的人正是初中数学教师。然而现实状况却大不相同,在我国各地,师资力量分布极不均匀,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差别比较大,而在师资配置方面,我国出现了向发达地区倾斜的局面。不仅如此,在我国,就算是一个城市中,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也倾向于重点中学,进而导致教育的不公平,这些也显然是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所不愿意看到的。
2.初中数学老师对改革内容没有充分了解。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课程改革内容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而现实是很多教师虽然知道课程改革,但是对此了解不够深入,仅仅停留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没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上或者运用不多等现象。原有的教育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导致“灌输式”的教学思维仍运用于课堂当中。
四、如何应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1.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应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首先要明白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而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其次要充分认识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内容以及主体思想。除此之外,教师应当不断学习培训,与其他教师进行教学方面的经验交流。
2.认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以学习的主体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也充分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其他方面的数学素质,进而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不能以成绩来评论学生的好坏,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思维模式,从多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3.强化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老师传授知识的时候要多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完成课程改革的任务。
在中学学习过程中,初中数学是一门实际性很强并且覆盖面积很广的学科。所以学好数学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时刻把握课程改革内容与要求,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最终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巧燕.课程改革后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06(06).
[2]孙庆利.初中数学新课程与教师的适应发展[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03).
[3]王华.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影响[J].山西教育,2002(07).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