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英语专题式阅读教学 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
2016-01-28杨燕
杨燕
摘 要:英语阅读理解部分在英语考试试卷上占很大的分值,其考查的文章相对教材上的课内阅读来说,总词数和生词数量较多,学生想要拿到高分,需要有较高的阅读和推理能力。阅读素材千千万万,但类型不多,采取专题式阅读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部分的得分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专题式阅读
英语的阅读理解,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推理等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是英语学习能力考查的重点之一。在较短的时间内,要能将篇幅长度较长和生词数量较多的陌生文章读懂读透,要求学生在阅读能力和解题方法上都有良好的技能。阅读理解的素材有千千万万,但考查的类型却很有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掌握如何阅读,如何解答、如何猜选项,能帮助初中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试题解答技巧。
一、文章分类,专题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对试卷上的阅读部分分析后发现,文章类型从大类上看,分为记叙类、说明类和议论类。记叙类的文章主线简单,一般以时间为线索,将人物、时间、事情串联在一起,较为简单,对推理能力的要求不高。第二类是说明类,这类文章也可以称之为科普文,内容涵盖经济、技术、社会、人文等多方面,文章篇幅和生词是最多的,但事实上考查的题目并不难,一部分考的是事实题,只要在文章中找到对应内容就能得到分数,还有一两道是推理性的题目或者反应深层次内涵的题目,答案选项常常似是而非,难度较高,需要学生合理推理。最后在阅读议论文时,要抓住作者的观点,因为一般议论文中会将别人的观点和作者观点进行比较,因此,要注意抓准,再围绕这个点进行扩展阅读。
二、先看题目后看文章,抓住文章重点深入分析
文章过长难以入手时,建议从题目入手。先看题目,大致了解文章的类型和主题,确定类型后,按照这一类文章固有的考查重點回到文章中,带着问题找答案。这样一方面能节约时间,另一方面能理清思路,不被过长的文章篇幅牵着鼻子走。用题目定位文章主题,在文章中找到目标段落或者句子后,要反复阅读,深入剖析,注意其中的副词、动词以及转折词的含义,了解作者立场观点,而不是用自己的想法替代。
三、总结和结论
阅读能力是可以靠阅读技巧和长期练习得到提高的。教师在英语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建议将阅读的文章按照类型分类,对这一类文章类型下的题目进行对比总结,从题目着手,带着问题回到文章中,不仅能节约时间还能帮助理清文章思路,阅读能力也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陆锡钦,谢芬.初中英语阅读课的焦点与层次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0(12).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