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2016-01-28张梦国黄芸荣
张梦国 黄芸荣
摘 要:阅读作为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注重学生人文知识的感受,以及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由于教师对于新课标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在新課标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形成语感以及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能够自行鉴赏和理解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层面。
一、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学生阅读现状
1.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不高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一些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都是随着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所变化的,目前初中阶段的学生主要有两种压力,一种来自于考试,一种来自于心理。多数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学习时,感觉自己是被动地学习,而不是因为自己喜欢才学习的,即使是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已经对教学方式等进行了改善,学生仍然无法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2.学生自我学习和阅读要求
对于初中生来说,能够阅读的书籍除了课本之外几乎没有,一方面原因是适合初中阶段学生阅读的书籍较少,另一方面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阅读能力较低,无法自主阅读。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没有课外阅读时间,即使有阅读的书籍也无法帮助学生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另外,由于多数学生没有在课堂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在课外阅读时无法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继而无法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
(二)教师教学现状
1.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新课程背景下,仍然有部分教师无法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主要原因在于这类教师在心理上还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压力,还将考试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且在教学时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逐渐下降。
2.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
由于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即使是在新课程背景下,采用的阅读教学方式还是较为单一,不是由学生自主阅读,就是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根本没有意识到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意义,导致无法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意见
1.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就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在《春》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带动学生一起将教室布置成春天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描绘的场景,或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有关春天的图片、景象等,让学生犹如身处在春天一般,再带领学生一起对文章进行分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阅读。
2.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着经典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类作品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在《皇帝的新装》一课中,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让学习小组将文章内容演绎出来,最后再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对文章进行解读,找出文章想要表达的含义,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内容。另外,教师在讲解不同文体的阅读文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与之相关的课程视频展示出来,科学地为学生讲解记叙文、现代文、散文等文体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时代的作家写作手法的区别,以此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
3.课堂与课外相结合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爱新鲜的事物,在语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因此,教师要想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应该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上,适当引入一些课外活动。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学习中,由于这个单元都是描写动物的文章,如《猫》《华南虎》等,因此,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带领学生到动物园,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这些只在教材中看过的动物,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还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阅读内容。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一定问题,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另外,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褚宏伟.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思考[J].成功:教育,2010(07):271-272.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