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尝试

2016-01-28林小平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化学课思维能力素质教育

林小平

“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学生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的教育。在培养人方面,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有更多优点,这已被大家所公认。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怎样渗透素质教育要素,是广大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我就化学课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谈一点看法,供大家商讨。

一、化学课堂渗透德育

德育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化学课首先要挖掘教材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可以结合物质的结构、分类、性质、化学反应的条件以及变化规律等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可以结合我国钢、煤炭、石油等工业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科學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事业的事迹介绍,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结合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等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适时介绍本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二、化学课堂培养学生智力

智力是人们认识、适应和改变外界环境的心理能力。它主要指人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同时它也体现在人的操作能力之中。发展智力是学生顺利有效地进行学习的必要条件。化学课在指导、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化学教学对学生能力要求包括四个方面,即自学能力、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有侧重地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如,演示实验时,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让学生知道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怎样正确写观察报告等。对于常识性介绍的知识,鼓励学生阅读,教师提出阅读要求及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计算题重在讲清计算根据、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形成技能技巧。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规范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三、化学课堂训练学生体质

体质是指学生完成学业或某项工作的肢体适应能力,并不是说学生一定要成为运动员。化学课,尤其是实验课,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同时,还要训练学生的肢体适应能力、肢体的灵活程度和各器官的配合程度。如,试管内液体的振荡,通过学生自己练习,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化学课思维能力素质教育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有毒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