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分析

2016-01-28陈建

大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补苗高产玉米

陈建

(独山县农村工作局)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分析

陈建

(独山县农村工作局)

玉米双株种植技术是建立在提高玉米单穴生产力的基础上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玉米种植的高产优质,减少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时间和精力耗费,达到事半功倍的玉米种植效果。对此,本文首先对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然后具体探究了该项技术的应用。

玉米;双株;应用

1 引言

由于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玉米生产普遍呈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形势,在粮食供应上发挥突出贡献。玉米实现高产的前提要素是掌握当地的气候等自然情况,选择与之相符合的玉米品种和种植技术,因地制宜地进行精细整地、合理施肥,实现科学化管理,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

2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概述

玉米种植经常采用合理密植的方式,要求土壤条件好,肥料水分充足。其中,双株种植技术是以玉米双株苗的形式来种植栽培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在保证种植间距的情况下,改善提升种植密度,增加玉米产量。传统的常规单株密植经常会导致死苗现象,而双株密植从技术上减少了死苗的可能性,在移植、施肥、除草等操作中有效降低劳动量,缩短工作时间。同时,玉米株苗可以均匀接受阳光照射,苗株间的通风性也很良好,应用方便。种植人员要按照玉米的品种特性、土壤情况、施肥情况等客观条件来明确种植密度。一般可以控制在间距0.45~0.5m,保苗5万~6.3万株/hm2。

与传统玉米种植技术相比,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增加玉米种植密度,亦可以充分利用光合作用提高玉米的出苗率,改善玉米的成长环境;②有利于减少玉米种植的劳动工序,降低玉米种植劳动强度,并实现较好的玉米种植效益;③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操作简单易学,且并不存在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操作规范,有利于种植人员熟练掌握该项种植技术,提高玉米种植效率。

3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

3.1 合理选择玉米品种

双株玉米栽培指的是在常规单株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拉开栽培行距,每穴栽植两株玉米,以密植达到增产的种植技术。该技术扩大了玉米种植的空间和密集程度,为了更好地提高玉米产量,在选择玉米品种时需要选种耐密性高的品种,更好地适应技术的应用。另外,选用的玉米品种必须精纯和成活率高,这样才能够保证玉米双株种植技术的顺利实行。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含水量低的玉米品种是最佳的高产玉米品种。合理选择玉米品种是实行玉米双株种植技术的基础,对于玉米整体产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3.2 科学整地

整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种植区域内保证播种质量的关键部分,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在秋季进行整地处理。整地环节能够有效改变土壤在经过冻融之后的内部结构,保持其内部水分的含量,明显减少春季翻动土壤的次数。另外,播种期的选择应适宜当地环境发展。标准的土壤条件应为土壤中5~10cm范围内土层的恒温达到8℃以上,且种植的深度应以实际土壤的肥力以及水分的实际含量等为基础。如果土壤本身的粘稠度较高,且水分较为充足,在其种子破土能力较弱的时候,种植深度不能超出2.5cm。如果土壤较为疏松,且水分含量较少,那么破土能力较强的时候不能超出4cm。

3.3 玉米的科学播种

玉米双株种植技术的有效运用需要进行玉米的科学播种,其主要原因是播种的方式和播种水平关系到双株玉米的正常生长。因此,在进行玉米播种时,播撒的玉米种子要注意深浅有度,不能播撒的过深,否则玉米存活率会大大降低。在用土掩盖玉米时,要保持匀速,速度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对玉米生长造成危害。在用土掩盖玉米种子后,需要保证玉米种植接触土壤,因此,需要轻轻踩实土壤,力度要适当,过轻会导致玉米种子接触不到土壤,过重会导致玉米出芽困难。

3.4 田间管理

①在放苗中如果有缺苗现象,需及时补种或者在相邻穴留双株玉米苗补种的玉米苗需要提前3d进行浸泡,在补苗后5d左右查看补苗的生长情况,在补苗生长过程中施适量化肥。②当玉米幼苗处于3叶期时,根据玉米的生长趋势,选择去顶适宜的间、定苗时间。定苗过程中需要保证每穴选留株大苗,去除小苗,并使用地膜提高玉米早春的温度,一次保证土壤水肥条件良好。

3.5 施肥灌溉

施肥环节是玉米种植的又一重要阶段。施肥过程需要根据当地土壤的营养成分状况以及其中养分的实际利用量情况,然后再决定单位面积内施肥的数量,注意需施足底肥,并搭配农家肥。为了提升玉米生产总量并保持当地生态的平衡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当地土地条件,科学施肥。

3.6 补苗除草技术

定期的补苗除草是一种关键的田间管理技术。在玉米出苗之后,工作人员要严格控制灌水、阳光、肥料等因素,及时巡视查苗,存在缺苗问题的要及时补苗,提高土壤利用率。玉米田间的杂草会抢去玉米株苗的土壤养分,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因此,在巡查时,如果发现杂草,工作人员要及时清除并疏松土壤。目前,经常使用化学除草剂,但要注意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均匀喷洒,增强除草效率,降低化学农药的残留。

3.7 病虫害防治

3.7.1 玉米顶尖腐烂病

玉米顶尖腐烂病是近年来玉米种植中的常见病症。患有顶尖腐烂病的玉米,玉米叶常常蜷曲,舒展不开;叶面上经常伴有黄色条状的表象;同时,植株生长较慢,较健康的玉米植株长势较低。在植物的最里层,经常出现糜烂的现象,还有虫害的痕迹,其损害的叶子周围还有黑色的腐烂痕迹。病害的持续时间较长,有些植株通过剩余枝叶的光合作用还可以继续生长,但是植株一般不够坚挺,常出现扭曲和倒伏的现象,发育后期无法结出果实,影响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这种病症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细菌的系统感染,常常伴随着反复的现象,在低洼潮湿地段和温度较高的时节,其病症呈现严重的事态。在预防玉米顶尖病腐烂中,种植初期应该选择抗此类病症的品种,在刚出芽不久后,进行氮肥和生长营养剂的喷洒工作,使农作物有足够的营养成分,植株能够更茁壮的成长,增加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针对具体的发病区域,进行与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3.7.2 玉米穗腐病

穗腐病是玉米种植中常见的并发症,玉米结出果穗时是其发病的开始,并一直伴随到秋收过程中。发病的玉米穗的玉米须一般呈现褐色,其玉米棒也不如正常的粗壮,扒开玉米皮,可以发现里面的玉米从顶端到中间呈现粉红色或者黄褐色的病态,颗粒的表面上还有白色的绒毛,这种病症严重的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在预防此类病还是要注意初期品种的选择,选择专门对此类病症有抗性的种子,潮湿是致使此类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在玉米的种植上进行合理的密植,保证空气的流通,注意氮肥的施肥量,不要造成生长旺盛影响了通透性和产量,在过热的天气中,有条件的可以进行作物的扒皮通风工作,将有病害的玉米棒扒下两层叶片,防止由于过于潮湿引起的细菌滋生。

3.8 收获期

收获玉米的方式可以采用人工下棒、机械下棒,采用何种方式收获玉米,都必须考虑保证籽粒脱水,有利于处理桔秆,有利于储藏。

3.9 秸秆还田,节能环保

在玉米籽粒水分降到35%左右可脱粒。利用玉米收割机直接将秸秆做3~5cm粉碎,并匀撒在土壤表面。秸秆还田不仅减少环境污染,起到增肥增产作用。但是秸秆还田方法一定要得当,否则会滋生病菌,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加重玉米病虫害和出现黄苗、死苗,影响生产质量。

4 结语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产物,主要是采用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和扩大种植空间的方法提高玉米产量,促进玉米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在应用玉米双株种植技术时,要利学选种、播种,严格管理玉米生长过程,优化施肥手段,进而更好地发挥该技术的巨大效用,保证玉米产量的提高和玉米质量。

[1]赵会合.关于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要点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56.

[2]王震.关于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5(12):177.

[3]许敏华,吕正懿.玉米双株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08):9.

S513

A

1004-7344(2016)10-0239-02

2016-3-18

猜你喜欢

补苗高产玉米
小麦归仓?秧苗翠长
收玉米啦!
温室种苗生产机械化补苗技术*
穴盘苗吹叶补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我的玉米送给你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穴盘苗移栽机漏苗检测及补苗控制系统的设计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