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高校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研究
2016-01-28元智大学管理学院桃园市丘邦翰
元智大学管理学院(桃园市) 丘邦翰
两岸高校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研究
元智大学管理学院(桃园市) 丘邦翰
为解决全球高校国际化趋势下两岸高校在此产生的问题及当前两岸高校交流面临的问题,并提升两岸高校合作的层次,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大陆应该确立大陆高教国际化的方向;其次,大陆应该确立两岸高校交流互动的具体方针;其三,大陆应该确立未来两岸高校交流互动的方向与进程,主导两岸高校融合的途径。
全球高校国际化 两岸高校合作 两岸高校融合
1 概述
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在国家民族的复兴壮大中担负着承前启后、薪火相传的重任。中兴以人才为本,培养复兴中华的人才,海峡两岸都责无旁贷。因此,两岸在教育方面应携手并肩,为培养一代代的青年成为国家栋梁而紧密合作。然而,当前两岸教育合作欲向上提升仍存在三方面的桎梏,一是企图切割台湾人民与中华文化紧密连结关系的“台独”势力,二是两岸教育发展历程存在差异,三是“国际化”引发的教育方向的偏离。为突破两岸教育交流存在的这些桎梏,须同时检视“当前两岸教育交流”与“两岸教育国际化现况”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据以拟定因应对策。
本文主要针对两岸高校在相互交流以及国际化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主张大陆方面应出台具有关键成效的对策:首先,大陆应该确立大陆高教国际化的方向;其次,大陆应该确立两岸高校合作互动的具体方针;其三,大陆应该确立未来两岸高校交流合作的方向与进程,主导两岸高校融合的途径。
2 两岸高校交流发展沿革
海峡两岸自1987年台湾开放探亲及1992年公布“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开启交流之门后,便陆续开展各项交流活动,其中包括两岸专业人士互访、大陆法律与传播类科研究生来台实务交流,以及两岸青年学者论坛等。2006年大陆则积极响应,宣布承认台湾所有高校学历。为促进大陆学生深入了解台湾,2008年11月3日起,台湾开放大陆人士赴金门、马祖、澎湖就读台湾高校开办的推广教育班,另亦放宽台湾高校赴大陆办理推广教育的学员资格和师资限制。例如,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早在2002年9月10日即核准中央大学到上海财经大学开设管理研究所及EMBA学分班,成为台湾高校赴大陆开设在职进修课程之先例。
2008年后,两岸教育交流加速扩大,在高校结盟、签署交流协议、专业人士互访、大学研修生、互相承认学历、学生就读学位等方面均迅速成长。2010年8月19日台湾方面修正通过“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第22条、“大学法”第25条及“专科学校法”26条,即俗称的“陆生三法”,陆生来台与承认大陆学历正式开启。2011年,两岸教育交流蓬勃进展,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依据“陆生三法”于2011年1月6日制定“大陆地区人民来台就读专科以上学校办法”及修订“大陆地区学历采认办法”,制定接待陆生生活辅导机制与作业规范,并辅导参与招收陆生的高校组成“大学校院招收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于2011年起进行招收陆生作业。此外,在同一年内台湾承认大陆41所高等教育院校学历,终于打破2006年以来只有大陆单方面承认台湾所有高校学历的局面。到2013年3月,台湾扩大承认以“211工程”为主的111所大陆高等院校学历,并开放二技生赴台就学。至2014年,总计承认大陆129所大学及191所专科学校学历,并开放大陆学生来台就读专科以上学校,这是划时代的跃升。
相应的,大陆2009年7月宣布接收学测成绩达顶标的台湾学生,只需凭学测成绩即可免试申请大陆123所大学;到2011年扩大到学测前标以上学生可免试申请205所大学,大陆高校已向台湾学子敞开怀抱。为增进两岸教育交流成果,2011年大陆进一步同意沿海六省(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学生可以申请赴台湾就学;2012年新增高考达二本分数线以上学生可申请赴台就学的规定;2013年3月新增辽宁、湖北两省为大陆学生赴台的试点省份,至2014年,来台就读台湾高校陆生达6254名。而到2016年为止,每年台生赴大陆就读高校的人数也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
总体来看,自2004年3月1日开放两岸学校缔造联盟或签署协议书以来的185件,至2012年底止为5229件,共计1428校,其中台湾地区计有213所,大陆地区则达1215所,至2014年12月底,已签署交流合作协议更高达9658件。这都归功于两岸看待教育交流的积极程度持续拉升,才缔造出教育交流增速迅猛的丰硕成果。
3 两岸高校交流面临的问题
两岸教育交流历经摸索与试探,虽已具实质进展,但为巩固此得来不易的成果,目前在执行技术层面与政策制定层面尚须克服以下问题:
在执行技术层面,两岸各项教育交流活动,包括双联学制、境外专班、合作办学、课程教材、教学质量、招生宣传、学费奖助、学生权益、生活安排、远程教学、认证职训等环节均有待进一步完善。举例言之,两岸目前尚未达成相互招生倡导的共识,两岸学生考虑到对岸高校就学的相关信息甚为匮乏,导致就学选择与学习成效受到约束。具体结果显示,陆生来台就学人数远低于预期,每年实际报到人数只达预计招收人数的1/2,规模在1000人左右。例如,2011年与2012年预计均招收2141人,但实际报到分别只有975人与989人;2013年预计招收2850人,实际招收1865人;二技预计招收955人,实际报到更只有75人。
这一结果是诸多不良因素所致,是理所必然而毫不令人意外。而当中充满政治歧视的“三限六不”政策应立即改正,且应该扩大诱因以吸引陆生。而大陆方面则应提高台湾高校相关信息的透明度与完整度,让大陆学子充分掌握两岸高校市场的动态,及时而完整的信息披露将激发两岸所有高校的良性竞争。此外,大陆方面应开放更多省份,让更多学生可选择赴台就学,并且能就读真正符合其兴趣的高校。
此外,若进一步检视目前两岸高校已存在双联学制①、境外专班、合作办学等合作方式,推究其动机多来自台湾高校已面临少子化冲击,学生人数减少势必导致财务困境。因此,必须向外部争取学生以弥补资金缺口,而内地显然是最大学生来源。然而,双联学制是基于合作高校双方相互承认对方所开设课程,但这种合作并未提高到课程整合的层次。
其次,在政策制定层面,两岸所有交流活动均取决于两岸的政治互动。在2008年以前,两岸关系氛围疏离的情况下,2004年仍开放两岸高校签署协议,2006年起大陆更承认台湾所有高校学历;在2008年之后,两岸关系氛围呈暖化的背景下,多项教育交流与协同合作急速开展。这一现象明确显示,两岸高校的互动始终朝着开放与合作的方向迈进,但会明显受限于短期人为的政治干预。因此,为确保未来两岸高校长期关系的发展愈趋完善,在政策制定上必须建构一坚实的两岸高校合作共享的基础,以抵消两岸政策波动所产生的影响。
4 全球化趋势下的高校国际化
根据Knight and De Wit(1995)、Scott(1998)与Harman (2004)的研究,高教国际化是指将资源策略性地整合后投入高等教育,通过评价机制提升其绩效,以培养学生成为具全球视野与竞争能力的人才。具体展现的活动包括:(1)视野涵盖国际范畴的课程,如精进国际语言课程与专业课程;(2)人员国际交流,如师生出国进修、培养熟悉国际事务的人才、与国际人才的延揽;(3)跨国学术合作,如研究成果通过国际研讨会、期刊发表等与全球共享;(4)学历的相互承认;(5)开设跨文化课程以沟通与接纳多元价值观,以促进全人类福祉为依归;(6)建架网络学习环境,将课程免费分享至区域或全球。例如,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各大学努力的方向。
综观全球高教国际化,可归纳出三个趋势:跨国延揽人才、国际合作与共同办学、与学生流动。比较周边地区的做法可发现,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留学国,而新加坡、中国香港则想成为亚洲地区的教育枢纽,这三地的高等教育政策均极为开放,通过吸引国外大学到本地设置分校并引进国际人才推动高教国际化,还与国外大学合作设立分校以吸引国际学生。在境内则输入国外课程、教学创新与研究诱因机制,以增强大学的竞争力;在招生策略方面,除补助本地学生出国留学外,亦放宽政策限制、建构友善环境、及提供补助等以吸引海外学生。
从上述三大趋势可见,与全球知名大学合作设立分校已成为各国高校吸引国际学生的重大策略,国际合作与共同办学方式大致分为五类(马湘萍,2014):
(1)跨国合作共同办学,如美国耶鲁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同成立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
(2)设立海外分校,如 2012年纽约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设立上海纽约大学分校。
(3)大学联盟,2006年1月14日,澳洲国立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剑桥大学、开普敦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耶鲁大学等10所顶尖研究型大学组成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IARU),此大学联盟的目的是分享全球愿景、价值,并承诺教育未来世界的领袖。
(4)成立大学城,如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内的松岛大学城网罗国外高校进驻,吸引国际学生就读,提供仁川自由经济区所需的人力。
(5)共同颁授学位,大陆与日、韩共同推动“亚洲校园计划”(Campus Asia),三方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合作,共同设计课程并授予双联学位。
当高校国际化在一些国家与地区蔚然成风之际,台湾的高校则有以下做法:
(1)2012年,教育主管部门鼓励高校开设英语授课学程、设置国际学院、国际学程、扩充英语授课资源,以解决高校英语教学困境及提升英语能力;
(2)开设因应海外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以吸引海外学生。
(3)跨域双联学制合作,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大学合作办理双联学制,让本地学生在这些大学修读两校相互采认的学分,毕业时可获得两校的学位,部分海外高校甚至承诺大学毕业后学生可优先进入研究所;
(4)补助大学招收境外学生,并提供境外学生来台留学项目奖学金;
(5)“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基金会”与教育主管部门“推动大专校院国际化访视计划”强化高校“国际学生”无语言障碍学习环境,利用Study in Taiwan网络平台向境外学生推广各校国际化特色与优点;
(6)加强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招收陆生;
(7)加强对东南亚输出高等教育,教育主管部门提出“高等教育产业输出连结亚太—深耕东南亚计划”,通过深化东南亚国家对台湾学术的依赖,以融入东南亚体系为目标。本计划有三大主轴与13项策略,期使台湾成为东南亚人才培育重镇,并深化与东南亚的交流机制。具体做法包括:到东南亚举办教育展、宣扬台湾高教特色、简化台湾高校赴东南亚设置境外专班的程序、建立网络平台提供透明化招生讯息等,以吸引更多东南亚学生来台就读(张惠雯,2011)。
然而就实施效果来看,台湾推动高教国际化往往因为管理制度不具前瞻性、配套措施不完备且以阶段性计划执行,最终成效有限。
5 新形势下的创新——两岸高校融合模式
相较于自2008年3月22日开始,两岸关系在8年中迂回前进,终于在2015年11月7日实现了两岸最高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达到两岸互动史上的最高峰,而在跨越2016年1 月16日后,两岸关系即面临与过去8年迥然不同的反转形势,大陆应主动开辟两岸合作的新平台,因应两岸未来发展形势。
本文针对两岸高校交流的做法提出一个新途径——两岸高校融合模式,有别于前述办学的五种方式②,两岸高校融合模式定义如下:
(1)由大陆教育部邀集两岸高校及各界别学者共同参与合作,研发设计学程(研究课题)的目标;
(2)各高校据以提供其强项课程(研究强项单元)以构成课程模块(研究强项模块);
(3)链接各高校提供的课程模块(研究强项模块)而构成一完整学程(研究课题)。学程(研究课题)的目标与内容必须反映区域发展所需并具备全球的竞争力。
此模式采用“强项链接强项”的原则,针对国家发展目标建构出足以达成目标的学程(研究课题)。各高校不需花费巨资设立海外分校,或依赖政府出资成立大学城,只需在高校既有的强项上持续投入资源予以持续强化。参与融合的高校彼此间不但可回避竞争排名或资源所引发的直接冲撞,还能激励各高校的创新潜能,联合聚集各校教学(科研)精英为设定的目标提出创新的发展方向,进而完成目标所需的学程(研究课题)。例如,按照未来需求,根据未来某一期计划中规划的产业布局与成长趋势,回溯订定出目前应该完成的人才培育(科研)目标。
为使两岸高校融合模式能发挥预期功能,参与融合的高校必须遵循以下三个维度的运作规范,三个维度依序为:高校课程与研究最低门坎要求、高校监理审查与评鉴机制、与高校治理信息披露与市场制约。
(1)高校课程与研究最低门槛要求。高校的课程与研究绩效的衡量方法与最低门槛可由两岸学者共同决定,设置最低门槛要求的目的有二,消极目的在于确保高校提供课程与研究的绩效须达到基本门槛;积极目的在于允许各高校在课程与研究的规划上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课程与研究发展的方向与层次即决定高校的课程特色。因此,高校的特色可望遍地开花、争奇斗艳,形成各种强项。激发各高校创造强项是第一维度设置的目的。
(2)高校监理审查与评鉴机制
参与两岸高校融合模式的各高校所提出用于参与融合的课程与研究项目必须被评审,核定其是否具有足够的资源投入、风险控管、与绩效水平。负责评审的机构应具备监理审查与评鉴的功能。此评核机构成员可从两岸人才库中遴选,分别组成监理、审查、评鉴等功能的委员会。这些功能委员会必须超然、客观,而且具不可被替代性或权威性。
(3)高校治理信息披露与市场制约
高校治理成效的良好与否,需通过要求高校充分揭露相关信息,以便让高教市场的参与者有正确的响应。高教市场的参与者包括政府、所有高校、产业界,以及高校学生与中学生,他们会根据搜集到的治理成效相关信息来评价高校。
6 结论
为解决全球高校国际化趋势下两岸高校在此产生的问题及当前两岸高校交流面临的问题,以及提升两岸高校合作的层次,本研究指出大陆方面应有三个确立:首先,大陆应该确立具有完全自主性的高教国际化的方向;其次,大陆应该确立两岸高校交流互动具体方针,
以两岸高校融合模式提升两岸高校合作成效;其三,大陆应该确立未来两岸高校交流互动的方向与进程,根据两岸高校融合模式运作规范的三个维度以顺势主导两岸高校的融合,强化两岸高校融合大势不可逆转的基础。
注释:
①双联学制目前分别有1+2+1学士、2+2学士、3+1学士、1+1硕士和3+2学硕士及博士双联等模式。
②国际合作与共同办学的五种方式即跨国合作共同办学、设立海外分校、大学联盟、成立大学城、与共同颁授学位。
[1] 马湘萍.如何建构国际化的高教环境——制度及法规面的改变.2014.
[2] 张惠雯.台湾高等教育产业输出连结亚太——深耕东南亚计划[J].高教技职简讯, 2011(54).
[3] 杨朝祥.台湾高教国际化的隐忧与因应[J].政策论坛,2001, 1(3):108-111.
[4] 台湾育才、留才及揽才整合方案.2014, 24-25.
[5] Harman, G.New directions in internationalizing higher education: Australia’s development as an exporter of higher education services[J].Higher Education Policy, 2004, 17(1): 101-120.
[6] Knight J., De Wit H.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istorical and conceptual perspectives, in De Wit H.(Ed.) Strate gies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ustralia, Canada,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p.5-33.Amste rdam: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7] Knight J.Issues and trend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EB/OL].http://www.idrc.ca/en/ev-29569-201-1-DO_TOPIC.html, 2008-06-30.
[8] Knight J.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A]//In OECD (Eds.),Qual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M].Paris:OECD, 1999.
[9] Scott P.The glob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M].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SRHE, 1998.
[10] 教育电子报.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 Windows_sn= 12618
[11] 主管法规查询系统, http://edu.law.moe.gov.tw/NewsContent.aspx?id= 1174
[12] 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竞争力报告.http://www.taiwan-innovation.org.tw/index.php?page=news_detail&news_id=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