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自主性学习探究

2016-01-28候小军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探究小学数学

候小军

摘 要: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品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性学习;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286-01

自主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生生活中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性学习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人人成功为目标,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下面我就结合我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小学数学自主性学习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自主探究的愿望

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比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出:“5、50、500”三个数字,然后问:“这三个数大小相等吗?谁能在这三个数的后面添上适当的单位名称,再用等号将三个数连接起来?”这个问题情境会使学生先产生疑惑,面后感到很有兴趣,会积极动脑认真思考,有的说,分别在后面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5米=50分米=500厘米,还有的说,可以在后面加上元、角、分,可得5元=50角=500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师充分肯定后又问:“谁能加上同一单位名称,使上面三个数相等?”学生听后思维更加活跃,就连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学生也会兴致勃勃地加入议论,争先恐后地回答:5元=5.0元=5.00元,最后接着提问“ 那么,像5、5.0、5.00这样的数,如果去掉后面名称,大小是否还会相等呢?为什么?”在这样一环紧扣一环的问题情境中,会强烈地激发起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小数性质这一新知的动机。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做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引者。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自我调控,让学生不断的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教师决不能放任自流,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靠教师的多次引导才能逐步提高。例如:我在教学“合并同类项”时,我设计一定的情景问题让学生解答,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思维从实物转化到教学中的字母、数字的数学思维中。这体现了从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诱发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和期望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践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同时也验证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会学”。

三、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展示、交流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探求思路和方法。如在“解决问题”的单元,要求学生计算做操的总人数,可以先算一个方阵的人数,再算3个方阵的总人数;可以先算一横排的人数,再算3个方阵的人数;也可以先算一竖排的人数,再算3个方阵的总人数。不同的学生看待事物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向可能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尊重学生探求的过程和成果,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在讨论活动中就可以让学生先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再集体归纳。学生在表达交流过程中思路得到拓展,表达得到肯定或者获得反思,这是自主学习的最好磨炼。

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这对学生自己来说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得也最深刻,极容易掌握问题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如:在学习了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补充问题的应用题:“饲养场买来黑兔9只,白兔36只....?”并鼓励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想法,提出不同的问题。思考之后学生提出:“黑兔和白兔一共多少只?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黑兔比白兔少多少只?再买多少只黑兔就和白兔同样多了?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短短几分钟,没有经过我任何提示,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学习得出了5个问题。这样做学生既灵活运用了知识,又掌握了本课学习的重点,其教学效果要比教师一味地讲解好得多。

五、及时评估学习效果,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对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要作及时的反馈和评估,使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成功,又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评估的目的是能使基础差的学生得到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使基础好的学生不断找差距,进一步努力。因此,评估的内容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对基础差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以激励为主。例如,在数学课上我常常“好”、“太好了”、“好样的”不离口,让基础差的学生能经常感受到老师的鼓励,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由怕开口到积极举手,争取发言;让成绩好的学生能更上一层楼。评估和鼓励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运用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缩小两极分化的现象。

总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重要性,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才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田杭君.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成功.2008(07)

[2] 任孝东.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J].学周刊.2011(20)

猜你喜欢

自主性学习探究小学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数据库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体育健美操教学中自主性学习方法探析
自主性学习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与运用研究
剖析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方式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