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调查与干预措施探讨
2016-01-28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山东潍坊262500
马 静(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山东 潍坊 262500)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调查与干预措施探讨
马 静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山东 潍坊 262500)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和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以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出现感染的16例患者相关感染因素加以分析。结果 感染人数占患者总人数的8%,通过对其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和比较之后,不难返现患者自身存在的疾病、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类型以及切口大小都可能造成其出现感染。结论 普外科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因素都可能诱发患者出现感染,因此,义务工作人员要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从根本上减低患者出现感染的可能性。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普外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感染现象就是患者切口出现感染,这在整个医院感染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开始认识到无菌观念的重要性,并对这种无菌操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医院普外科手术虽然能够降低患者出现感染的可能性,但是,要想从根本上避免不必要的感染,就要明确各种感染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1]。为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本文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出现感染的患者有16例,占患者总人数的8%。出现感染的男性和女性分别有9例和6例,年龄18~69岁,所有出现感染的患者根据当前卫生部门所用的《医院感染标准》来加以诊断之后,都确诊为手术切口感染。
1.2 方法:对参与研究的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和调查,包括身体各项检查、病例、手术切口的具体愈合状况等相关资料[2]。还要对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史、年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类型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资料加以分析。
2 结 果
感染人数占患者总人数的8%,通过对其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和比较之后,不难发现患者自身存在的疾病、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类型以及切口大小都可能造成其出现感染。
3 讨 论
随着普外科患者年龄的不断增加,其免疫能力也开始逐渐降低,患者在术后切口容易出现感染。尤其是老年外科患者要能做好相关的警惕工作,强化预防措施力度[3]。若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因为其免疫功能开始下降,在身体高血糖环境的影响下容易出现水肿,很容易滋养细菌的出现,从而导致其切口容易出现感染或者裂开的现象。所以,对于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应该尽早地接受检查,并通过胰岛素对其进行治疗,从根本上降低其切口出现感染的可能性[4]。造成患者出现手术感染的因素还包括手术时间,患者在术后的创面会暴露在外,当其手术治疗时间相对过长时,会因为其创面长期暴露而受到细菌的侵袭,加大其繁殖。患者长时间接受手术治疗本身就会受到伤害,导致其机体免疫能力逐渐下降,让其肠道内部的细菌容易滋长,出现内源性感染的现象。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其接触的细菌就越多,所以,住院时间长短也会对其伤口出现感染造成直接的影响。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来分析,因为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其家属陪伴人数相对较多,本身携带的细菌或者气溶胶会增加患者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的可能性[5]。医护人员手术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遵守严格要求来进行、器械、敷料以及患者手术切口区域皮肤清洗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患者出现感染。
为了能够进一步减少普外科手术中患者出现感染的可能性,医务工作人员需要能够对其实施日常护理干预工作。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前,针对老年患者需要强化日常管理和护理力度,并且按照无菌操作制度来实施有效的医疗护理操作工作,从根本上减少各种侵入性操作的现象,这样就能减少侵入性操作可能诱发的患者感染现象[6]。其次,还要能够在手术治疗之前对患者实施系统全面的评估,并结合患者自身存在的疾病做好手术措施的制定,减少手术时间,并把手术过程中患者创面切口的暴露时间降到最低。在普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医师、消毒供应等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消毒灭菌制度的要求来提升消毒工作质量。医师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还要能够尽可能缩短其切口长度,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来选择抗生素的使用。还要能够从根本不上做好医护人员自我卫生管理工作,因为医护人员和与患者直接接触较多,若其自身卫生不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就对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可能会将病菌携带到患者手术切口处,从而诱发切口感染的现象[7]。所以,医护人员需要能够遵守较为严格系统的吸收制度,并且控制洗手时间超过3 min,在洗手之后手部保持在前胸部位,并且要高于手肘,从而减少手部出现污染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普外科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因素都可能诱发患者出现感染,因此,义务工作人员要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从根本上减低患者出现感染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常芳.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调查与干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674-1676.
[2] 屠松菊.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43-44.
[3] 占泰晖,宦忠华.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6):5-7.
[4] 舒兆其.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调查与防范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0):1625-1626.
[5] 邓爽意.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751-752.
[6] 傅晓剑.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9):1643-1644.
[7] 白超群.浅谈导致普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15,11(7):193-194.
中图分类号:R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1-0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