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靳锋主任医师运用敦煌辅行诀大泻肾汤治疗白塞综合征经验

2016-01-28丁文君沈明霞李建省

中医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白塞病主任医师口腔溃疡

丁文君,沈明霞,李建省

(1.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暨甘肃省中医院肾病科,甘肃 兰州 730050; 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甘肃 兰州 730020)



·名师高徒·

靳锋主任医师运用敦煌辅行诀大泻肾汤治疗白塞综合征经验

丁文君1,沈明霞2,李建省1

(1.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暨甘肃省中医院肾病科,甘肃 兰州 730050; 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甘肃 兰州 730020)

摘要靳锋主任医师系甘肃省名中医,首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肾病临床近30 a,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介绍靳锋主任医师运用敦煌辅行诀之大泻肾汤治疗白塞病的经验,指出白塞病多以肾虚为本、湿热夹实为标,临证治疗应以清热利湿、补肾化气为法。靳师根据白塞病的病机,遵“异病同治”,强调健脾补肾,兼顾解毒化瘀,灵活运用敦煌辅行诀之大泻肾汤,临床每获良效。

关键词靳锋;主任医师;白塞病/中医药疗法;敦煌辅疗法;大泻肾汤/治疗应用;临床经验

白塞病(Behcet disease)是根据土耳其皮肤科医师Behcet于1937年的病例报告而命名的[1],是一种全身性、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临床常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和眼色素层炎为突出表现,故又称为眼、口、生殖器综合征[2],晚期还可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肺、肾、附睾等器官。该病基本病理变化为皮肤黏膜、眼睛以及全身多系统血管炎,多数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症状。白塞病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其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与病毒、免疫、遗传、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3]。现代医学治疗该病方案呈个体化、多样化,治疗目标在于控制现有症状、防治重要脏器损害、减缓疾病进展。因此,临床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白塞病意义深远。

靳锋主任医师系甘肃省名中医,首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肾病临床近30 a,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运用经方辨证论治疑难杂症方面独树一帜,临床效果显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颇多。现将靳师运用敦煌遗书中古医方治疗白塞氏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

中医学无白塞病相应的病名,根据该病的临床症状,多数医家都将其归于“狐惑病”范畴。《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曰:“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性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又曰:“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再曰:“蚀于肛者,雄黄熏之。”对该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均做了较详细论述。近代医家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对白塞病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病与饮食辛辣肥甘、感受湿邪、情绪不遂等因素有关。靳师认为:白塞病乃少阴湿热夹实之证,多系劳倦过度,损伤脾肾;或嗜食肥甘,湿热内生;或外感寒湿,郁而化热,湿热内蕴,下注少阴所致;脾肾亏虚是白塞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湿热为患是白塞病病情加重的重要病理因素,且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湿浊毒瘀是白塞病的主要病理产物。

2治则治法

2.1辨证论治,培护先天,治宜补肾为先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肾精是机体生命活动之原动力。肾内之真阴真阳,可以激发和促进脏腑机能。《黄帝内经》曰:“肾开窍于二阴。”阴部溃疡与肾经关系最为密切,肾精亏虚,阴部失于荣养,复受湿热毒邪下注,导致阴部溃疡,故治以补肾为先。靳师认为:黄芪为补气升阳要药,几乎方方不离黄芪,以增强脾之升清、肾之气化功能。同时,靳师指出:白塞病属于结缔组织性疾病,其发生具有一定的免疫遗传背景,而这种遗传背景即中医学所认为的先天禀赋,也依赖于后天的培补,故临床黄芪用量可达120 g,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2.2注重后天脾胃功能的恢复,将清热利湿、固护胃气贯穿始终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正如《医宗必读》所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脾胃运化失职,津液输布障碍,内湿则成;而外湿属于六淫之一。无论内湿、外湿,湿邪深入脏腑,日久化为湿毒,伺机作祟发而为病。靳师认为:白塞病虽以补肾为先,但湿热为患,易阻碍脾胃气机,多见脾胃运化失职,故善治其病者,多在清热利湿大法下,又调和脾胃、培本补源,以恢复后天脾胃之运化功能。

2.3阴阳并调,解毒化瘀以祛邪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趋下,易伤阳气。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言:“吾吴湿邪害人最广……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湿更易阻碍气机,气血运行不畅,盖因湿热久停、蒸腐气血而成瘀浊,故湿毒瘀阻是白塞病的主要病理产物。靳师认为:湿本为阴邪,易损阳气,导致阴阳失调,邪毒瘀阻,故治宜阴阳并调,配合解毒化瘀以祛邪。

3病案举隅

患者,女,37岁,2015年2月28日初诊。主诉:复发性口腔溃疡8 a余,加重并伴耳鸣、腰痛半个月。患者8 a前因反复口腔溃疡伴外阴溃疡于某省级医院明确诊断为白塞病,给予足量醋酸泼尼松片、来氟米特片口服后溃疡减轻,但仍呈反复发作。近半个月因劳累外感后复发口腔溃疡,日渐加重,并伴耳鸣、腰痛,遂前来就诊。现症:齿龈部、舌体侧面有黄豆大小溃疡面,面色萎黄,目涩,伴有头晕,耳鸣,乏力,烦躁不安,夜寐欠安,易醒,梦多,无视物旋转,无明显头痛,偶感胸闷、气促,胃脘隐痛,腰部酸痛,怕冷,小便色黄,舌质淡红,苔灰白,脉细涩。体征:腹部平软,胃脘压痛可疑阳性,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血压95/67 mm Hg(1 mm Hg=0.133 kPa)。西医诊断:白塞病。中医诊断:狐惑病,辨证为脾肾亏虚、湿毒瘀阻。治宜清热利湿、补肾化气,兼活血化瘀。方选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大泻肾汤加减,处方:黄芪30 g,川芎10 g,白术20 g,茯苓10 g,黄芩10 g,大黄10 g,白芍20 g,干姜 20 g,甘草梢6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同时给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于饭前20 min嗽口。治疗7 d,患者口腔溃疡面积减小,疼痛减轻,但仍食欲不振,舌红,苔灰白,脉细。上方加谷芽、麦芽各20 g,以开胃助纳。治疗10 d,患者口腔溃疡偶发,两目无干涩,腰痛缓解,仍耳鸣、急躁易怒,舌红,苔微黄,尺脉弦。初诊方加当归20 g、延胡索20 g、磁石10 g,以养血柔肝、重镇安神。治疗14 d,患者口腔溃疡消失,耳鸣减轻,舌淡,苔微黄,脉沉细。上方加白芷10 g、补骨脂30 g,以温通补肾。后炼药成丸,口服至今。随访,未再复发。

按《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曰:“大泻肾汤:治小便赤少,时溺血,少腹迫满而痛,腰痛如折,耳鸣者方。茯苓、甘草、黄芩、大黄各三两,芍药、干姜各一两,右方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日二,温服。”本例患者乃少阴湿热夹实之证,湿热上炎心窍,则口舌生疮;下注少阴,则小便赤少、外阴溃疡、时溺血;热灼阴血,气化失司,少腹迫满而痛;腰为肾之府,肾虚夹湿之实邪,故腰痛如折;肾开窍于耳,肾精亏损不能上荣于耳,故耳鸣。靳师异病同治,认为该病多以肾虚为本、湿热夹实为标,临证治以清热利湿、补肾化气为法,疗效甚佳。大泻肾汤方中茯苓甘淡性平,甘则能补,淡则能渗,性平和缓,实为利水运脾化湿之君药;黄芪、川芎益气固表,活血行气;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黄芩清化少阴之湿热;甘草梢以利通下;重用大黄,其性苦寒,功主沉降,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清泻湿热,并有活血化瘀之用,专治腰痛如折、时溺血、淋痛之症;白芍酸甘护阴;干姜温阳辛开。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补肾化气之效,且阴阳并调,气化得行,其病可除。靳师临证每遇狐惑之病,均辨证论治,随症加减,遣方用药,疗效甚佳。

4参考文献

[1]GARY S FIRESTEIN,RALPH C BUDD,EDWARD D HARRIS,et al.凯利风湿病学:第8版[M].栗占国,唐福林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1563.

[2] 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46.

[3]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839.

(本文承蒙靳锋主任医师指导,特此谢忱!)

(编辑颜冬)

文章编号:1001-6910(2016)06-0026-03

中图分类号:R597+.9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1-6910.2016.06.13

收稿日期:2016-01-21;修回日期:2016-02-18

猜你喜欢

白塞病主任医师口腔溃疡
同时服用多种药,不良反应如何避免
反复口腔溃疡,是可忍孰不可忍
补充维C治不了口腔溃疡
养从口入,痒从身除
藏药三味黑矾汤散治疗口腔溃疡
秋水仙碱治疗白塞病疗效分析
白塞病肺损害的CT表现
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高冬来副主任中医师治疗白塞病经验
王希浩主任医师采用补、调、通法治疗闭经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