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安胎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100例临床疗效评价

2016-01-28王金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1期
关键词:安胎黄体酮先兆

王金喜

补肾安胎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100例临床疗效评价

王金喜

目的探究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应用补肾安胎饮治疗的效果。方法10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增加补肾安胎饮治疗,将两组患者行不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为(80.88±15.55)ng/m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β-HCG水平为(53.38±17.25)ng/ml。观察组治疗后β-HC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72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有效40例,好转8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患者中有效16例,好转20例,无效1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00%。观察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7143,P<0.05)。结论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时应用补肾安胎饮,其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的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早期先兆流产;补肾安胎饮;临床疗效

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单纯中医治疗、单纯西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控制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疾病发展[1],减少患者发生早期流产的几率,但是单纯西药治疗和单纯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均不够理想,因此,本文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疾病,研究在治疗10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时应用补肾安胎饮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对本次探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充分了解,明确探究目的、探究过程、相关治疗方法,均表示愿意配合本次探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中最大年龄36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26.9±5.5)岁,发病最大孕周12周,最小5周,平均孕周(8.2±2.1)周;对照组中最大年龄35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26.4±5.2)岁,发病最大孕周11周,最小6周,平均孕周(7.5±1.8)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发病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治疗两组患者时均应用单纯西药治疗,即给药黄体酮等。当患者阴道流血止后3 d给予患者黄体酮减量停药操作[2],即从3次/周递减至1~2次/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补肾安胎饮治疗,其中药组方是:川续断10 g、黄芪10 g、白术10 g、药用菟丝子10 g、桑寄生10 g、杜仲10 g、太子参10 g、黄芩10 g、白芍10 g、苎麻根10 g、熟地10 g。对于存在血热的患者需加大黄芩用药剂量,对于存在肾虚的患者需加大菟丝子用药剂量[3]。用药次数是1剂/d,水煎服,早晚各1次,口服,连续给药10 d为1个疗程;另外患者需同时服用100mg维生素E,1次/d,加服5mg叶酸,3次/d,肌内注射黄体酮20mg,1次/d。对于存在流产史的患者,需治疗时间超过上次流产时间,对于提前出院的患者需进行随访。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文献[1]制定疗效标准,分为有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有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有效40例,好转8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患者中有效16例,好转20例,无效1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00%。观察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7143,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β-HCG水平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β-HCG水平为(80.88±15.55)ng/m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β-HCG水平为(53.38±17.25)ng/ml。观察组治疗后β-HC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729,P<0.05)。

3 讨论

早期先兆流产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多发的妇科疾病[4],属于自然流产的一种,临床表现是腹痛、阴道流血、下腹坠胀、腰酸等[5],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胚胎死亡或者出现母体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中医学讲,先兆流产属胎漏和胎动不安范畴,其致病因素很多,其病机关键是脾肾亏虚和冲任不固,致患者流产的主要病因是肾虚[6]。中医学上将肾脏定义为先天之本,主要生理作用是生殖,即肾脏藏精;将脾脏定义为后天之本,主要生理作用是气血生化。肾旺则胎稳,气血旺则胎足。若患者出现肾气不足、脾虚血少的临床表现,则对会胎儿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冲任不固、胎失所养,进而致使早期先兆流产发生。

补肾安胎饮中药组方的临床作用是补肾健脾、养血清热,其中桑寄生、菟丝子、川续断、杜仲均可对患者起到安胎养胎、健脾益气的作用[7];熟地、白芍的临床作用是养血,使患者血气旺盛,胎有所养,胎有所载并发育正常;黄芩、苎麻根的临床作用是清热、热血,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有效安胎。根据以上叙述可知,本组方的临床作用是补肾健脾、养血清热,可针对早期先兆流产主因进行对症治疗,药性较为平和,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过程中疗效确切。

根据本次探究中β-HCG水平检测结果可知,早期先兆流产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就是促进滋养细胞分泌β-HCG,进而显著增加甾体激素的分泌量并有效维持妊娠,并通过抑制淋巴细胞的免疫性以保护滋养层不受到母体免疫性攻击,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

本次探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有效40例,好转8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患者中有效16例,好转20例,无效1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00%。观察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714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β-HCG水平为(80.88±15.55)ng/m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β-HCG水平为(53.38±17.25)ng/ml。观察组治疗后β-HC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729,P<0.05)。以上对比结果说明,将补肾安胎饮治疗应用于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显著增强患者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在治疗10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时应用补肾安胎饮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对良好改善患者的β-HCG水平在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1]段祖珍,潘红燕,陈莉,等.补肾健脾安胎饮配合情志疗法治疗早期先兆流产54例.江西中医药,2016,47(7):49-51.

[2]张丽丽.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63例.中国药业,2013,22(5):114-115.

[3]陆燕珍,邬意芬,傅波珍,等.黄体酮胶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62例.中国药业,2013,22(3):89-90.

[4]冷冬月,陈双郧.固肾安胎丸对肾阴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6):55-56.

[5]高丽萍,周峰,薛娟,等.早期先兆流产的相关因素和妊娠结局分析.徐州医学院学报,2016,36(6):409-411.

[6]邹双优,谭相斌.孕康糖浆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安徽医药,2013,17(11):2020.

[7]齐群艳.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21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z2):2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1.124

2016-10-19]

122000 朝阳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安胎黄体酮先兆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消癥安胎汤联合西药在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和胃安胎饮辅助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观察
先兆流产,别害怕
先兆流产的三个药膳方
补肾安胎饮对肾虚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
固肾安胎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干预复发性流产妇女血栓前状态的疗效
夏困当心中风先兆
黄体酮调月经需连用三个月
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