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2016-01-28马志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1期
关键词:胸腔镜根治术肺癌

马志侠

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马志侠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46例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一般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通过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5.65%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57.3±5.6)h、住院时间(11.2±2.3)d均优于对照组的(64.5±8.4)h、(15.9±3.7)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3.04%低于对照组39.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围手术期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同时能够缩短患者的拔管以及住院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实施。

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胸腔镜;综合护理

肺癌是呼吸科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是所有癌症中最高的。肺癌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多发,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常规的手术多为直视下的肺癌根治术,其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患者术后需要很长的恢复时间,很多患者难以接受。胸腔镜是临床上新兴的一种微创技术,其手术创伤较小,外观美观,不易干扰胸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1]。胸腔镜手术不但能够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但是其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恢复同样具有重要价值。为分析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本研究选取来本院治疗的23例肺癌患者,护理方式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进行简单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实验组患者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51~77岁,平均年龄(62.9±4.7)岁;病程2~23个月,平均病程(12.4±3.5)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14例,女9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1.7±4.8)岁;病程3~22个月,平均病程(12.1±3.3)个月。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一般护理进行干预,护理人员要手术前做好呼吸道准备,疏导患者的心理,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呼吸道和疼痛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并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同时护理人员还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由于患者对于胸腔镜手术了解较少,护理人员要详细讲解手术的优势和安全性,指导患者如何配合麻醉和手术,并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介绍,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术后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巡视,认真解答患者的问题,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手术前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锻炼,要严格监督患者的锻炼,以此来增强患者呼吸道的功能,提升肺通气量。护理人员还要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和排痰方法,以免引起切口疼痛。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手术前要食用高维生素和高热量的食物,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术后给予患者10mg安定和100mg曲马多肌内注射,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护理人员需要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降低外部因素对患者睡眠的影响。给予抗生素预防呼吸道感染,帮助患者进行有效排痰。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满意度评价采用本院自制满意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对护理非常满意15例,满意7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对护理非常满意10例,满意7例,不满意6例,满意度为73.91%。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拔管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57.3±5.6)h、住院时间(11.2±2.3)d,对照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64.5±8.4)h、住院时间(15.9±3.7)d。实验组患者术后拔管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13.04%;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9例,发生率为39.13%。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癌是呼吸内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不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传统的肺癌根治术手术创伤比较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并发症较多。胸腔镜是近些年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微创手术,其手术创伤小,胸廓稳定性高,不易干扰心肺功能和生理功能,切口美观。胸腔镜手术视野是在小切口半直视下,因此手术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围术期护理对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医学发展趋势为生物-心理-社会的模式,护理工作不单单是对疾病的护理,护理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服务[2]。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是一个整体性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不但要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护理,同时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需求,从全方位满足患者的需要,以提高患者的整体质量。综合护理贯穿整个手术期,强调将个性化、整体性的护理渗透到每项工作,使患者在生理上、心理上、神经上等达到舒适,进而完全配合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3,4]。护理人员要运用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从全方位进行护理干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最大限度的让患者配合治疗。通过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患者恢复时间更短,不但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还能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助于提升术后恢复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5.65%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57.3±5.6)h、住院时间(11.2±2.3)d均优于对照组的(64.5±8.4)h、(15.9± 3.7)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3.04%低于对照组39.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围手术期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同时能够缩短患者的拔管以及住院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实施。

[1]李瑞芳,龚兰娟,秦小友.原发性肺癌全肺切除术围术期舒适护理体会.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145-146.

[2]朱小燕,谢雪梅,刘尧萍,等.电视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患者围术期的观察与护理.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8):156.

[3]黄育红.胸腔镜下早期肺癌根治术系统围术期护理的临床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0):339.

[4]童琴,周敏洪,项晓萍.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3,34(2):123-12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1.106

2016-10-19]

110044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胸腔镜根治术肺癌
中医防治肺癌术后并发症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