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感冒处方用药评价及其合理性分析
2016-01-28李艾姣
李艾姣
我院感冒处方用药评价及其合理性分析
李艾姣
目的评价本院感冒处方用药情况及其使用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感冒诊断处方11203张,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评价处方用药的指标和用药合理性。结果门诊部、急诊部和儿科感冒科室诊断处方中,抗菌药的诊断处方分别占51.12%、71.39%和72.35%,抗病毒药处方分别占0、2.11%和4.70%,解热镇痛药处方分别占45.14%、50.76%和14.67%,呼吸系统用药处方分别占27.44%、16.11%和49.79%,消化系统处方用药分别占3.01%、4.96%和13.44%。感冒诊断处方中,门诊部、急诊部和儿科感冒科室的不合理用药处方分别占11.78%(567/4814)、15.85%(601/3792)和18.98%(493/2597),共计1661张不合理诊断用药处方,总感冒处方用药不合理率为14.83%(1661/11203)。结论医院感冒处方用药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定期开展感冒处方药的评价及其合理性分析,有助于加强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可以减少抗菌和抗病毒药物使用的耐受性。
感冒;处方用药;处方评价;合理性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内科病,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感冒即所说的普通感冒,指轻微的鼻及喉部的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广义的感冒包括流行性感冒在内,比普通的感冒严重,常表现为发热、冷颤和肌肉酸痛,症状明显[1]。普通的感冒发生率高,影响人群面积大,是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病种,多属自限性,且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儿童感冒时症状多比成人严重,常伴随着下呼吸道症状和消化道症状,比如呕吐和腹泻等[2]。目前感冒没有特效药,主要以对症治疗,也会使用抗病毒和抗菌药治疗。普通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病程4~10 d,若伴有并发症,病程加长,医生即面临着如何合理用药治疗等问题。临床中,不合理用药和药物反复循环使用、抗菌抗病毒药物的滥用现象普遍存在,作者将对本院的感冒诊断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了解临床感冒处方药使用情况,以加强处方用药合理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6年1~9月本院门诊部、急诊部和儿科感冒科室的有关感冒的诊断处方分别4814张、3792张和2597张,合计11203张,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等感冒类型[3],同一患者当日的诊断处方计为1张。
1.2 处方评价标准 依照北京市卫生局下发的《抗感冒药处方点评指南(试行)》和《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卫办医政发[2011]25号),对处方用药的适应证、剂型、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项的合理性进行评价[4,5]。
2 结果
2.1 总体处方用药情况 本院门诊部、急诊部和儿科感冒科室诊断处方中,抗菌药的诊断处方分别占51.12%(2461/4814)、71.39%(2707/3792)和72.35%(1879/2597),抗病毒药处方分别占0、2.11%(80/3792)和4.70%(122/2597),解热镇痛药处方分别占45.14%(2173/4814)、50.76%(1925/3792)和14.67%(381/2597),呼吸系统用药处方分别占27.44%(1321/4814)、16.11%(611/3792)和49.79%(1293/2597),消化系统处方用药分别占3.01%(145/4814)、4.96%(188/3792)和13.44%(349/2597)。
2.2 不合理处方药的评价结果 感冒诊断处方中,门诊部、急诊部和儿科感冒科室的不合理用药处方分别占11.78% (567/4814)、15.85%(601/3792)和 18.98%(493/2597),共计1661张不合理诊断用药处方,总感冒处方用药不合理率为14.83%(1661/11203)。其中,不合理用药具体问题如下:①门诊部:适应证不合理处方为0,用法不合理处方为25.22%(143/567),用量不合理处方为25.57%(145/567),重复使用药物处方为16.40%(93/567),滥用抗菌药抗病毒药处方为15.34%(87/567),联用药物不合理处方为17.46%(99/567)。②急诊部:适应证不合理处方为14.48%(87/601),用法不合理处方为19.30%(116/601),用量不合理处方为18.97%(114/601),重复使用药物处方为15.47%(93/601),滥用抗菌药抗病毒药处方为16.31%(98/601),联用药物不合理处方为15.47%(93/601)。③儿科感冒科室:适应证不合理处方为29.82%(147/493),用法不合理处方为17.85%(88/493),用量不合理处方为18.05%(89/493),重复使用药物处方为16.43%(81/493),滥用抗菌药抗病毒药处方为0,联用药物不合理处方为17.85%(88/493)。
3 讨论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门诊部、急诊部和儿科感冒科室诊断处方中,抗菌药的诊断处方分别占51.12%、71.39%和72.35%,抗病毒药处方分别占0、2.11%和4.70%,解热镇痛药处方分别占45.14%、50.76%和14.67%,呼吸系统用药处方分别占27.44%、16.11%和49.79%,消化系统处方用药分别占3.01%、4.96%和13.44%。急诊部和儿科感冒科室抗菌处方药所占比例均>70%,这应该与急诊症状较为严重和患者家属的急切心情有关,尤其是在儿童急诊上。抗病毒药的使用比例很低,因为引起的感冒的病毒种类多,且不断变异。此外,抗病毒药对感冒病毒没有特异性作用,在诊断时也无法立即确诊,所以抗病毒药的使用受到了限制[6]。解热镇痛药在门诊和急诊的使用比例在40%~50%之间,而儿科使用率仅为14.67%,因为儿童感冒只有在体温超过38.5℃的时候才能使用解热镇痛药。同时,在给成人使用解热镇痛类感冒处方药时需注意患者的肝功能、消化道以及呼吸道的情况以及该患者是否患有禁用解热镇痛药的相关疾病,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呼吸系统用药和消化系统用药儿童感冒使用比例较高,呼吸系统用药儿童使用率接近50%,因为儿童感冒常伴随着呼吸道不畅和咳嗽、腹痛腹泻等症状。
研究结果显示,感冒诊断处方中,门诊部、急诊部和儿科感冒科室的不合理用药处方分别占11.78%(567/4814)、15.85% (601/3792)和18.98%(493/2597),共计1661张不合理诊断用药处方,总感冒处方用药不合理率为14.83%(1661/11203)。儿科感冒科室处方用药不合理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急诊部。因为儿童感冒就诊时,家属只能根据儿童的外在表现描述病情,比如腹泻、高温,儿童本身不能明确表达哪里不舒服以及具体症状,导致医生诊断时依据不足,容易出现处方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在急诊时,由于情况紧急,患者家属的心理也很急切,为了紧急救治有时就只会考虑处方药的主要功效而忽略其不合理性。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政府和医院对药品的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处方药的安全使用问题更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重大问题。药品具有两面性,其一可以防治疾病,健康保健,但同时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若使用不当,将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以及社会安定。定期开展对感冒处方用药进行规范性的评价,可以提高处方药的合理使用率,可以保证患者安全用药,同时能够促进临床用药水平。
总之,医院感冒处方用药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定期开展感冒处方药的评价及其合理性分析,有助于加强处方用药的合理性,可以减少抗菌和抗病毒药物使用的耐受性。
[1]慈勤仁.药物应用原则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中国校医,2015,29(5):397-398.
[2]黄雪涛.我院住院处方点评及用药的合理分析.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7):187-188.
[3]何芬芬.我院门诊药房中成药与化学药联用处方的合理性分析.海峡药学,2015,27(4):216-218.
[4]梁玉红.西药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3):166-167.
[5]黄胜男,郭猛,常俪潆,等.治疗感冒的中西药复方制剂不良反应/事件与合理用药分析.中药与临床,2015,6(3):52-55.
[6]徐辉.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及临床指导价值.黑龙江医药,2015,28(4):848-85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1.089
2016-10-24]
117022 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住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