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方式探析

2016-01-28王丽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1期
关键词:药师药学抗生素

王丽红

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方式探析

王丽红

目的探析在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中采用药学干预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患者,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管理进行干预,实验组采用药学干预抗生素管理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为12.5%(5/40),低于对照组的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78,P=0.0322<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低于对照组的25.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6,P=0.0339<0.05);实验组应用费用为(132.5±2.6)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66.0±22.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882,P=0.0000<0.05)。结论在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中采用药学干预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值得应用和推广。

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药学干预

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近些年来越来越严重,频频发生抗生素应用不良事件,临床差错是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中对用药安全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患者对应用抗生素的认知程度也不高,存在很大的误区,因此,作为医务人员要对抗生素进行合理应用,注意配伍禁忌,提升用药安全。在临床治疗中临床药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院要以临床药学标准为依据对药物进行合理应用,提升服务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1]。本研究对在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中药学干预方式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对分析内容及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6岁,平均年龄(43.12±12.13)岁;实验组中男25例,女15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8岁,平均年龄(44.06±11.78)岁。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均了解和知情,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管理进行干预。以患者的病情和要求为依据开具抗生素处方,同时针对特殊的患者,为其制定科学的抗生素应用治疗方案,以此作为依据对其应用抗生素。实验组采用药学干预抗生素管理进行干预,具体干预方法为:①促进抗生素应用制度及规范建立健全,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促进抗生素合理应用工作开展,每个科室要对国家政策进行学习,抗生素管理制度要严格落实,以患者实际病情为依据对处方进行开具,如果抗生素开具已经超出个人使用权限,要经上级医生批准和签字才能开具及应用[2];②临床药师要保证资深、经验丰富,针对患者的咨询要进行耐心解答,消除患者使用抗生素的错误认识,医院要组织药师对各个科室的医护人员针对抗生素应用规范进行讲解,同时让医护人员了解用药安全的重要性,详细讲解用药安全的相关知识,并且要促进医生对抗生素应用规范和要求进行严格掌握,促进护理人员对抗生素配置方法进行充分掌握,同时使其明确特殊抗生素在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且告知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护,对其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教会其不良反应发生时紧急的处理方法,对药物配伍禁忌进行特别注意[3];③在抗生素应用及管理过程中临床药师要全程参与,对抗生素应用进行指导和监督,每天临床药师在进行查房时,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用药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同时记录用药合理及不合理的情况,对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4]。以患者病情为依据,结合药敏试验、血培养及临床诊断等手段;临床药师与临床医生要共同对所有的抗生素种类进行确定,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严密观察,尤其是缓解情况,并对其进行及时复查,防止长时间应用抗生素发生耐药性。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应用费用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为12.5%(5/40),低于对照组的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78,P=0.0322<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低于对照组的25.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6,P=0.0339<0.05);实验组应用费用为(132.5±2.6)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66.0±22.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882,P=0.0000<0.05)。

3 讨论

抗生素作为微生物分泌物的一种,其作用为杀菌及抑菌,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在近些年抗生素滥用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但出现了耐药菌,同时增加了抗感染治疗,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因此,必须促进抗生素合理应用[5]。

将各个科室用药安全提升是促进抗生素合理用药的关键,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要咨询临床药师,将药品规范及管理制度进行落实,对药物配伍禁忌进行特别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记录和上报,遵医嘱执行时要反复进行核对,对输液反应进行预防[6]。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医生要严格进行控制,促进应用合理性,同时以患者实际需求进行处方开具,不要滥用抗生素,而护理人员要对静脉用药配制进行特别注意,正确使用药物,针对特殊药物,要对其注意事项充分了解,同时患者在应用药物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护。在药师的指导下,医生对抗生素进行应用,选择正确的给药方式,口服治疗、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不得随意更改药物的给药方式[7]。本研究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为12.5%(5/40),低于对照组的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78,P=0.0322<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低于对照组的25.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6,P=0.0339<0.05);实验组应用费用为(132.5±2.6)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66.0±22.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882,P=0.0000<0.05)。

为降低抗生素不合理应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抗生素应用合理性,避免药源性疾病的产生,防止大量浪费医疗及社会资源,导致耐药菌株的快速发展,在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中采用药学干预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将临床药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此对临床医师抗生素用药应用进行指导和监督,以此促进抗生素合理应用,避免滥用现象,促进患者康复,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也是降低医疗纠纷的关键。医护人员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提升用药安全意识,同时帮助患者转变错误的抗生素应用意识,促进合理应用工作开展。

综上所述,在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中采用药学干预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值得应用和推广。

[1]朱惠新.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呼吸内科抗生素使用的研究.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3):62-64.

[2]袁培明,乙树枝.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8):174-175.

[3]陈海林,孙浩,金海英,等.临床药学干预对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影响分析.现代实用医学,2015(9):1234-1236.

[4]黄冬梅.药学干预对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2):153-154.

[5]陈丽娜.药学干预对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的影响.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6):166-167.

[6]夏宁.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方法研究.中国医药导刊,2016(5):494-495.

[7]阿布都克尤木·卡迪尔,谭兴晖.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效果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9):171-17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1.077

2016-10-09]

163001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猜你喜欢

药师药学抗生素
药师之歌
药师之歌
药师“归一”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童年重负:“被摄入”的抗生素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