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妈咪爱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1-28赵玉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1期
关键词:妈咪口服液黄疸

赵玉影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妈咪爱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赵玉影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苯巴比妥片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妈咪爱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出生第3天、第4天、第5天经皮胆红素水平,额:(89.2±18.0)、(107.5±26.0)、(111.5±18.0)mg/L;胸:(89.0±25.0)、(105.0±21.5)、(109.0±21.0)mg/L;腿:(59.2±13.0)、(71.0±17.0)、(71.5±19.5)mg/L。观察组患儿出生第3天、第4天、第5天经皮胆红素水平,额:(77.2±13.0)、(90.2±18.5)、(96.5±26.0)mg/L;胸:(75.5±13.0)、(90.0±22.2)、(94.0±25.0)mg/L;腿:(51.0±8.4)、(60.0±14.3)、(59.5±17.0)mg/L。两组第3天、第4天、第5天额、胸、腿经皮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再住院率分别为(14.0±2.0)d、6.0%(6/100),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再住院率分别为(15.8±3.5)d、15.0%(15/100);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再住院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大便次数为(2.3±1.1)次,小便次数为(10.3±0.8)次,呕吐6例,溢奶10例,吃奶少4例,腹胀3例;治疗后,大便次数为(4.5±0.7)次,小便次数为(10.2±0.7)次,呕吐5例,溢奶8例,吃奶少3例,腹胀1例;治疗前后的大便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症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妈咪爱早期干预治疗新生儿黄疸,应用安全,效果显著。

茵栀黄口服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时期一种常见疾病,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白蛋白、肝酶诱导剂、光疗甚至换血治疗[1]。本次研究给予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妈咪爱早期干预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北镇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2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中男60例,女40例,平均胎龄(38.9±2.2)周,日龄24 h~10 d,平均体质量(3290±360)g;观察组中男56例,女44例,平均胎龄(39.0±2.4)周,日龄25 h~9 d,平均体质量(3270±375)g。两组患儿性别、胎龄、日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患儿均确诊为新生儿黄疸,足月新生儿,产妇无妊娠期疾病,初产,获得知情权。排除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产后Apgar评分<10分者。

1.3 方法 对照组口服苯巴比妥片,用药剂量为15mg/次,1次/d。观察组在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口服茵栀黄口服液,用药剂量为3ml/次,3次/d;妈咪爱用药剂量为0.5 g/次,1次/d。新生儿出生后第2天监测两组患儿的胸部、额部、腿部经皮胆红素值,若检查胆红素水平>15mg/L,则应叮嘱患儿住院接受治疗。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为5 d。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出生3~5 d应用黄疸仪经皮测定额、胸、腿3个部位的胆红素水平,检测时间为每天9:00,每个部位需要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观察两组患儿吃奶、精神状态、有无呕吐、大小便情况。观察过程中,若患儿胆红素高于临界值,或有其他疾病出现,从中剔除,但需计入再住院率。常规出院后,随访人员定期随访,统计黄疸消退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部位出生后不同时间经皮胆红素水平比较 对照组患儿出生第3天、第4天、第5天经皮胆红素水平:额:(89.2±18.0)、(107.5±26.0)、(111.5±18.0)mg/L;胸:(89.0±25.0)、(105.0±21.5)、(109.0±21.0)mg/L;腿:(59.2±13.0)、(71.0±17.0)、(71.5±19.5)mg/L。观察组患儿出生第3天、第4天、第5天经皮胆红素水平:额:(77.2±13.0)、(90.2±18.5)、(96.5± 26.0)mg/L;胸:(75.5±13.0)、(90.0±22.2)、(94.0±25.0)mg/L;腿:(51.0±8.4)、(60.0±14.3)、(59.5±17.0)mg/L。两组第3天、第4天、第5天的额、胸、腿经皮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黄疸消退时间、再住院情况比较 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再住院率分别为(14.0±2.0)d、6.0%(6/100),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再住院率分别为(15.8±3.5)d、15.0%(15/100);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再住院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情况比较 治疗前大便次数为(2.3±1.1)次,小便次数为(10.3±0.8)次,呕吐6例,溢奶10例,吃奶少4例,腹胀3例;治疗后大便次数为(4.5±0.7)次,小便次数为(10.2±0.7)次,呕吐5例,溢奶8例,吃奶少3例,腹胀1例;治疗前后的大便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症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分析新生儿黄疸发生原因,由于胆红素生成过多,肝细胞未发育成熟,而导致胆红素的结合、摄取、排泄胆红素能力差,新生儿出生时因胎粪排除延迟、肠道内无细菌、母乳喂养等原因,增加胆红素肠肝循环而导致。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为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 。

茵栀黄口服液为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茵陈及栀子提取物,临床研究表明,其具有退黄、抗溶血、清热利湿、加速胆红素排泄等多种功效[2]。黄芩苷、金银花、栀子具有清热利湿、利尿利胆退黄功效,可促胆汁分泌,降低血中胆红素,抑制胆红素肠肝循环。妈咪爱是一种含微生态活菌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肠球菌、枯草杆菌以及多种维生素,生理功能多样,可构成体内酶的主要成分,服用药物后,进入肠道定居并快速大量繁殖,创造厌氧环境,促益菌群生长,抑制肠道有害菌生长[3,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用药后测量患儿出生后第3天、第4天、第5天的额、胸、腿经皮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再住院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观察患儿用药前后的吃奶、精神、消化、大便次数等情况评价观察组联合用药安全性,结果表明,用药后仅大便增多,其他各项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妈咪爱联合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妈咪爱早期干预治疗新生儿黄疸,应用安全,且有效改善患儿的黄疸症状,促患儿健康成长。

[1]赵景岩,赵晶.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40例临床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1):65.

[2]贾辉彩,张文湛.间断性蓝光照射方式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6): 107-108.

[3]向芬.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儿科药学杂志,2016,22(7):30-32.

[4]邵志蓉,吴丽红,黄静,等.新生儿游泳抚触操对新生儿黄疸和早期生长作用的效果分析.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3): 143-14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1.068

2016-09-28]

121300 辽宁省北镇市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妈咪口服液黄疸
鲁晓岚:黄疸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HPLC法同时测定四磨汤口服液中5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HPLC法同时测定阿胶强骨口服液中4种氨基酸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妈咪购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
妈咪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