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
2016-01-28赵志娟
赵志娟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
赵志娟
目的对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33例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各项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总结该类患儿临床特点以及药物敏感性特征。结果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症状较多,患儿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烧、缺乏食欲等症状。经检测发现患儿体内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经药物敏感性检测发现,该类患儿因患病时间不同药物敏感性存在对应差异。早期患儿对哌拉西林、亚胺培南、阿莫西林以及舒巴坦均表现出较明显敏感性,而患病时间>5 d患儿则主要表现出对哌拉西林、头孢西丁敏感性。临床使用较广泛的青霉素以及头孢菌类抗生素对所有患儿均表现出较低敏感性。患病时间>5 d患儿肺炎克雷伯菌检测阳性率为100.00%(16/16),高于早期患儿的70.59%(1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患儿经(7.15±1.03)d治疗后血液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各临床症状消失,患病时间>5 d患儿经(12.03±3.12)d治愈后出院;早期患儿的治疗时间短于患病时间>5 d患儿(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且各类患儿均表现出较强药物敏感性,在治疗中更需要做到针对性用药,确保治疗效果。
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特点;药物敏感
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为新生儿常见病症,也是影响新生儿健康主要病症。临床统计发现,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新生儿、其他疾病患儿的数量不断增加,患儿出现院内感染的几率也在不断增加,新生儿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几率更存在明显上升趋势[1]。此外,在抗生素使用范围以及用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病菌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增强,导致临床对该类患儿的治疗效果不断降低[2]。为最大限度降低肺炎克雷伯菌对新生儿影响,本院对33例患儿临床资料加以回顾,分析该类病症临床特点以及药物敏感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6月所接收的33例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9~24 d,平均年龄(14.21±3.64)d;其中16例患儿患病时间>5 d,其余患儿均为2~4 d。本组患儿均无先天性疾病,各方面发育正常。经各项检测确诊为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其中院内感染24例,其余为社区感染。
1.2 方法 对33例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儿各项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表现、耐药性检测情况等方面加以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表现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儿临床症状较多,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烧、缺乏食欲等症状。本组患儿中,存在呼吸困难10例,肾功能损伤3例,感染性休克2例,发烧5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7例,黄疸6例。
2.2 病原菌检出情况 患病时间>5 d患儿检测阳性率为100.00%(16/16),高于早期患儿的70.59%(1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4.4803<0.05)。
2.3 药物敏感性检测 经药物敏感性检测发现,该类患儿因患病时间不同药物敏感性存在对应差异。早期患儿对哌拉西林、亚胺培南、阿莫西林以及舒巴坦均表现出较明显敏感性,而患病时间较长患儿则主要表现出对哌拉西林、头孢西丁敏感性。临床使用较广泛的青霉素以及头孢菌类抗生素所有患儿均表现出较低敏感性。
2.4 血液检测情况 通过对患儿静脉血检测发现,33例患儿血液中血小板含量存在明显下降趋势,远低于正常值,其血小板计数基本稳定在(50.54±2.68)×109/L,14例患儿血液中性粒细胞升高,12例白细胞数量<6×109/L,其余患儿均>20×109/L。
2.5 治疗情况 本组患儿根据耐药性检测结果,选择药敏感性较强抗生素进行治疗,早期患儿经(7.15±1.03)d治疗后血液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各临床症状消失,患病时间>5d患儿经(12.03±3.12)d治愈后出院;早期患儿的治疗时间短于患病时间>5 d患儿(P<0.05)。
3 讨论
肺炎克雷伯菌分布范围较广,外界与人体内均有分布,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而新生儿身体各方面机能以及免疫能力均较正常人低,一旦新生儿出现创伤将增加该病菌进入到肺部、泌尿系统风险,诱发感染[3-5]。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的病发率明显高于社区感染,可见为降低新生儿对该病症的病发率更需要做好院内防范工作。要求在对新生儿进行治疗与护理过程中,严格依照无菌操作进行。针对早产儿以及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患儿更需将该病症列为日常防范的重点。由于该类患儿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在诊断以及护理中更需要加以重视,避免由于诊治医生的疏忽导致误诊,使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本次研究可发现,早期患儿治疗时间明显较短,可见及早治疗对降低该类病症对患儿影响具有关键性作用。护理人员需结合患儿临床症状给予针对性护理,起到提升治疗效果的作用。
而在抗生素持续使用的情况下,各类病菌的耐药性均存在明显上升趋势。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以及头孢菌类均表现出耐药性,药物敏感性较低,而随着患病时间的不同患儿对其他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患病时间越短药物敏感性越强,可使用的抗生素类型明显较患病时间>5 d患儿多。可见,及时确诊对提升该类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有着关键性作用。同时,在临床治疗中在抗生素选用上更需要结合患儿患病时间以及耐药性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考虑,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将抗生素药物作用发挥到最大,避免造成药物资源浪费[6-9]。
综上所述,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将会对新生儿健康以及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在做好日常预防工作之外,临床更需完善治疗方式,做到准确、及时确诊,并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增加病菌耐药性,无法得到预期治疗效果,增加对患儿损害。
[1]麦菁芸,朱敏丽,陈春,等.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特点和药敏分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9):700-703.
[2]王辉,杨波.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和病原菌构成及耐药状况分析.中国医药,2014,9(3):400-402.
[3]杨萍萍.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特点和药敏探究.医学信息,2016,29(18):121.
[4]朱敏丽,郑戈,陈金妮,等.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的病原菌对比与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24-127.
[5]孙静,沈翰,张之峰,等.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及耐药菌治疗.江苏医药,2010,36(19):2316-2318.
[6]高洁锦,凌雅,王丹,等.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浙江实用医学,2010,15(6):450-452.
[7]林菱,郑淮武,李奕.30例医院感染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耐药性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13-114.
[8]吕媛,任静,缪珀,等.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分析.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8(2):76-79.
[9]李志玲,石玉萍,宋丹妮,等.13例新生儿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药敏及临床分析.儿科药学杂志,2010,16(4):37-3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1.067
2016-10-11]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