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及凝血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2016-01-28史永梅
史永梅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及凝血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史永梅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及凝血酶素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合理用药。方法1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依据患者自愿选择和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研究组(80例)、对照组1(40例)和对照组2(40例),对照组1的患者服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对照组2的患者服用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素,研究组的患者服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及凝血酶素,比较三组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和止血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显效54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8%,平均止血时间为(16.5±4.5)h;对照组1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0%,平均止血时间为(27.9±4.5)h;对照组2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平均止血时间为(31.5±5.4)h。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服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及凝血酶素后,疗效显著,大大缩短止血时间,值得推广。
奥美拉唑;凝血酶;生长抑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
在临床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病发症状严重,病危发展迅速,并发症类型繁多,如不及时抢救,患者可能发生大量出血,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甚至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成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已经达到10/10万,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找到安全有效的一种药物或者多种药物联用就极为关键,故本院采取分组的方法,研究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及凝血酶素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治疗的1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男79例,女81例,年龄22~69岁,依据患者自愿选择和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0例)、对照组1(40例)和对照组2(40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先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如稳定患者的生命状态,静脉扎管输送生理盐水维持血管容量,保持患者内环境条件稳等。在此基础治疗上,研究组的患者服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及凝血酶素治疗,用生理盐水将3mg的生长抑素稀释至600ml,缓慢注入患者静脉血管,每12小时输药1次,以3~5 d为1个疗程,同时静脉滴注45mg的奥美拉唑,每12小时输药1次,以3~5 d为1个疗程,凝血酶素首次用药量为600 U,之后每次给药300 U[2],通过30ml的生理盐水稀释,采用口服的方式给药,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消退以后,停止服用;对照组1的患者服用奥美拉唑联合使用生长抑素,给药量同研究组;对照组2的患者服用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素,用药量同研究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平均止血时间。
1.4 疗效评定标准 将药物疗效评价分为三个等级:显效:用药后48 h患者的呕血和大便发黑现象消失,血压趋于正常,血红蛋白量恢复。有效:用药48~72 h后患者的呕血和大便发黑现象消失,血压趋于正常,血红蛋白量恢复。无效:给药72 h后患者的呕血和大便发黑现象仍未消失,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依然存在。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上消化道出血时间从第一次给药的时间开始计算,直至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消失。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显效54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平均止血时间为(16.5±4.5)h;对照组1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0%,平均止血时间为(27.9±4.5)h;对照组2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5%,平均止血时间为(31.5±5.4)h。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平均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
上消化道是指屈氏韧带以上,包含有食管、胃部、十二指肠等部位,上消化道出血即以上部位发生严重病变,如食管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等,致使数小时内发生严重出血,出血量达到体内总循环血量的20%及以上,其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呕出鲜血,大便颜色发黑同时伴随消化道周围因大量出血而引发衰竭,严重者还会发生贫血、血红蛋白数量大幅减少、红细胞压积发生变化等症状[3-5]。现在临床上一般都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奥美拉唑,奥美拉唑的止血效果发挥较缓慢,故还需一些见效快的药物配合使用治疗,过去临床上常采用凝血酶素,凝血酶素是丝氨酸蛋白酶,当其与血管组织中的相关因子接触后,激发血小板的活性,将纤维蛋白原快速转化为纤维蛋白,促进局部的血液凝结,帮助止血,适用于术后小血管、毛细血管及胸腹部脏器的止血,以及血栓性疾病的预防,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其疗效良好但是偶尔会发生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目前有研究表明,在联用这两种药物的基础上,再加服生长抑素制剂,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时疗效更佳[6]。生长抑素可以通过抑制胃泌素的释放抑制胃部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另一方面生长抑素减少脏器内的血液流量,降低内脏血管血压,减少消化道壁的血液渗出,从而减少上消化道出血时的出血量,有效缓解症状,帮助患者康复。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中显效54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8%,平均止血时间为(16.5±4.5)h;对照组1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0%,平均止血时间为(27.9±4.5)h;对照组2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平均止血时间为(31.5±5.4)h。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平均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综上所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服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及凝血酶素后,疗效显著,大大缩短止血时间,值得推广。
[1]王磊,赵培西,朱彦荣,等.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1):42-44.
[2]毕光荣,张勇,陈旭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3):239-243.
[3]黄普.醋酸奥曲肽联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4):387-388.
[4]张东伟,许树长,王志荣,等.内镜下金属钛夹与注射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9):931-932.
[5]邓先锋,田敏,张香兰,等.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护理学杂志,2011,26(6): 76-78.
[6]李旭声,郑宗茂,李国平.奥曲肽联合普奈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当代医学,2012,18(19):71-7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1.062
2016-10-24]
118100 辽宁省凤城市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