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连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2016-01-28王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1期
关键词:黄连素氧化应激肾病

王媛

黄连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王媛

目的探索黄连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67例经临床确诊早期DN患者,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给予降血压、降血糖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连素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血压、空腹血糖 (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79.4%)显著高于对照组(6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FPG、HbA1c、UAER明显降低,而GSH-Px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能有效缓解DN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及UAER,机制可能与黄连素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进而改善DN的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相关。

黄连素;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DN是引起终末期肾衰竭的最主要原因,积极探索新的有效治疗手段非常必要。黄连素又名小檗碱,是从传统中药黄连、黄柏等含小檗碱植物药中提取的生物碱,属异喹啉生物碱[1]。它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及抗炎等药理作用,但是其作用机制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探索黄连素对DN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为黄连素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中西医结合科67例DN患者。早期DN(Ⅲ期),多发生在病程>5 年的糖尿病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尿蛋白排泄率30~200 μg/mg。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4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糖尿病适宜的个体化运动方案,饮食控制方法及降糖药物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降血压、降血糖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同时予以黄连素(山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口服治疗,0.1 g/次,3次/d,观察6个月。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临床症状、血压、FPG、HbA1c、UAER、GSH-Px的变化。

1.4 疗效判定标准[2]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等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症状及临床疗效 治疗组患者的浮肿、体倦乏力、恶心呕吐、食少纳呆、小便色清或短等临床症状,经黄连素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治疗后,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9.4%;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0.6%。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血压及血糖变化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23.8±10.3)mm Hg (1 mm Hg=0.133 kPa),舒张压为(85.8±7.3) mm Hg,治疗组收缩压为(121.5±9.8)mm Hg,舒张压为(84.7± 6.9)mm 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的FPG(6.21±0.62)mmol/L、HbA1c(9.23±0.25)%比较,治疗组的FPG(4.91±0.23)mmol/L、HbA1c(7.32±0.18)%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肾功能及UAER的变化 治疗后,对照组血清肌酐为(96.5±10.3)μmol/L,治疗组为(92.8±11.2)μ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UACR相较基线水平下降12.3%相比较,治疗组UACR相较基线水平显著下降33.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症因子的变化 与对照组GSHPx(69.7±5.1)U/(g·Hb)比较,治疗组的GSHPx(82.3± 6.2)U/(g·Hb)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D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浮肿、体倦乏力、恶心呕吐、食少纳呆、小便色清或短等临床症状。据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其发病率近年来逐步上升,己成为目前终末期肾病患者进入透析的首要原因[2]。 DN多发生于消渴病的中后期,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DN的患者伴有高糖、高脂、微炎症状态等,此属中医痰湿、痰浊及热毒,故在临床上治疗DN时强调扶正与祛邪相结合,以达到标本兼治。黄连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其功效为清热燥湿,可缓解呕吐、泻痢、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心烦不寐及泻火解毒[3]。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对消渴进行了详细论述,他认为“内有热则喜渴,除热则止渴”,该书所收录的首方剂中用到黄连。黄连素是从黄连和黄柏等中草药中提取出来的生物碱,已报道有多种药理作用。近来研究表明,黄连素的主要成分是黄连,其内主要含黄连生物总碱,具有抑制肝糖原异生、促进外周组织葡萄糖酵解、抗升糖激素作用、促进胰岛细胞再生和功能的恢复、降低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本研究证实,黄连素有降血糖、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的作用。提示其有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保护肾功能的功效。

DN患者存在氧化应激状态,致使ROS和MDA含量明显增加,而SOD、GSH-Px的活力受到抑制,最终导致足细胞、系膜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及肾功能损伤。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可以有效地逆转或阻抑足细胞、系膜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提示氧化应激反应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研究结果表明,黄连素发挥抗凋亡作用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依赖途径。另有研究表明黄连素可抑制NSC34运动神经元样细胞SOD的产生和升高抗氧化应激关键酶GSH和SOD酶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的凋亡及氧化应激损伤。糖代谢紊乱一直被认为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一种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控制DN的炎症状态能够有效的延缓DN的发生和发展。

综上所述,黄连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DN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及尿微量蛋白排泄率,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实现。本研究为明确黄连素在DN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寻找有效干预DN的关键环节与分子靶点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1]Williamson JR,Tilton RG,Chang K,et al.Basement membrane abnormalities in diabetes mellitus: relationship to clinical microangiopathy.Diabetes/metabolism Reviews,1988,4(4):339-370.

[2]Schena FP,Gesualdo L.Pathogenetic mechanism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2005,16(Suppl 1):30-33.

[3]刘青云.中药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39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1.054

2016-09-06]

117000 本溪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猜你喜欢

黄连素氧化应激肾病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中医怎样治肾病?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黄连素并非止泻“神药”
“重女轻男”的肾病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氧化应激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
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降血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