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2016-01-28韦鹏
韦鹏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动物卫生监督所,734000)
甘州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韦鹏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动物卫生监督所,734000)
1 动物卫生监督现状
1.1动物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甘州区现有区级动物卫生监督所 (饲料兽药监察所)一个,编制28人,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乡镇畜牧兽医站)22个、22人。
1.2畜产品检疫监管
2015年,产地检疫生猪19.4034万头,牛5.5451万头,羊35.8390万只,马属类家畜1.2649万匹 (头),鸡77.7590万只;检疫各类肉品35.9441万头(只),其中猪肉15.4782万头,牛肉1.8468万头,羊肉18.6191万只,毛类575.5吨,皮张12.4280万张,脏器8504.9吨,消毒车辆8052辆;检出不合格畜产品198头(只、匹);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共出具:动物A证3086份,动物B 证10778份,产品A证3419份,出具产品B证50712份。
1.3动物无害化处理及监管2015年监督核实上报生猪无害化处理2714头;监督无害化处理“两病”奶牛47头和布病活羊619只。
1.4动物诊疗机构及监管
2015年全区有宠物诊疗机构2家;备案执业兽医6人;执业助理兽医6人;乡村兽医村从业人员124人。2015年开展动物诊疗专项整治行动3次,出动执法车辆84车次,出动执法人员672人次,检查乡村兽医256人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4份,新登记乡村兽医3人。
1.5畜禽贩运监管
全年备案登记248户动物贩运人员,跨省贩运人员16人,畜禽交易市场13个。
1.6兽药经营监管
2015年对辖区内兽药经营企业全覆盖式监督检查9次,对12个兽药经营企业抽取兽药样品21批次;当场处罚3起,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3份;查处销毁假劣过期兽药35盒(瓶),没收违法所得250元,处罚金额757元。
1.7饲料生产、经营监管
全区有饲料生产企业8家,饲料经营网点66个;全年立案查处违法生产饲料案件1起,处罚金额1万元,饲料抽样36批次,其中在3个饲料生产企业抽样10批次,4个饲料销售网点抽样4批次,12养殖场(小区)抽样22批次。
1.8规模养殖场(小区)监管全区有养殖场(小区)528个,全年督促区、乡两级监督所全覆盖检查一次。
1.9“瘦肉精”、兽药残留监测监管
2015年组织“瘦肉精”专项整治,抽检养殖场(小区)37家,抽检生猪尿样22份,牛尿样24份,肉羊尿样22份,屠宰环节“瘦肉精”抽检猪尿样320份,牛尿样28份,羊尿样28份,现场经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试纸卡现场检测均为阴性;
1.10生鲜乳收购环节监管2015年对5家生鲜乳收购站的鲜奶抽取奶样24批次,对生鲜乳运输车辆的鲜奶抽取奶样4批次,进行三聚氰胺、β-内酰胺酶快速检测。
2 存在的问题
2.1编制制约、人员偏少,监督工作无法全方位保障。全区1525.5万头(只、羽)畜禽饲养量,只有49名动物卫生监督人员,按照我区实际情况区、乡两级动物卫生监督人员至少缺员55人,无法全方位进行监管。
2.2检疫监督执法装备、手段有待提高。区、乡两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普遍存在无执法装备,执法手段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需要。
2.3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一员多岗,工作经费缺乏。乡镇一级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所的监督人员既管防疫,又管监督,还肩负畜牧技术推广,一人多岗,几乎没有工作经费,工作难度大,监督执法存在不平衡、不稳定等现象。
2.4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衔接仍有缝隙。由于近年来农业部、国家食药监局相继出台部分部门规章、职责划分文件,但政府没有有效的进行整合,《动物防疫法》没有进行相应的修改,监管领域、职责还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
2.5监督检测能力与现实需求不相适应。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产品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等问题日益加重,因此畜产品检测工作不容忽视。由于现有人员技术、检测手段和检测经费的原因,目前的检测工作尚不能正常开展,其中一些药物残留的检测需要采样送省上检测,检测费用较高,且耗时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力度。
2.6执法人员培训力度不大,尤其是乡镇分所执法人员急需培训提高。由于缺乏经费投入,培训方式比较单一,加之部分执法人员文化基础较差,执法队伍仍需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并不断地提高其综合素质。
2.7生猪定点屠宰场设施设备简陋、老化,亟待更新换代、改造升级。
2.8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不够完善。一是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进仍然以挖坑深埋为主;二是集中焚烧的病死畜禽依托工业焚烧垃圾进行没有专用处理场所,长效机制尚未建立。
2.9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经费短缺
2015年,3月自检疫费暂停征收后,工作经费短缺,执法车辆老旧,13名自收自支、聘用制、长期临时工的工资经费没有来源,无法正常保障畜产品安全的正常监管。
3 采取措施
3.1积极争取扩编增人,充实基层,严把畜产品安全关。
3.2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级各层工作职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切实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兽药饲料监察力度,提高畜产品卫生质量,保证人民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一是区动物卫生监督所与全区18个乡 (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二是各监督分所与工作人员分别签订岗位责任书,以人定岗,以岗定责,真正把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3.3强化人员管理,加大培训力度
3.3.1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3.3.2强化培训不放松。一是专门指定经验丰富、知识广泛的专业技术人员授课,以师带徒;二是强化集体学习,保证学习质量,使业务培训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三是积极派员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3.4积极争取监管经费,装备执法设备,提高执法水平。
3.5争取由区级政府出台本地畜产品安全保障的部门职责划分和部门监管内容。
3.6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执法环境 强化社会宣传教育工作,努力营造政府支持、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和群众理解的良好社会氛围。
3.7依归依法执法,不断提高办案质量
案件质量是衡量监督执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为严防和杜绝败诉案、错案及行政复议案的发生,不断提高监督执法综合水平,树立良好的畜牧兽医执法窗口形象,大力提高案件质量。一是建立案件责任制,如案件首问负责制、案件审批制、案件合议制等。做到谁办案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强化了责任心,增强了透明度,提高了案件质量。二是严格执法,严格管理。要求每位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办事,不徇私舞弊、徇私枉法。
S858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4-0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