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象学说特点的临床运用

2016-01-28高学农山东省平度县畜牧局266700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表里生理功能家畜

高学农(山东省平度县畜牧局,266700)

藏象学说特点的临床运用

高学农
(山东省平度县畜牧局,266700)

藏象学说是中兽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畜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脏腑组织器官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学说。古代中兽医学家在当时已有的解剖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对家畜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和反复和临床实践,在阴阳五行学说和整体观念指导下,采用了整体推导或以表知里的方法,经过反复验证实验,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确定了藏和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了脏腑活动的规律,逐渐形成了以心、肝、肺、脾、肾五脏为中心的藏象学说的基本理论体系。因此说,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中兽医临床运用则是根据藏象学说之特点对患畜进行辨证论治的过程。

1 脏腑表里相合特点的临证运用

脏与腑是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的,其内容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正如《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师皇五脏论》所说:“肝为脏,胆为腑……肝为里,胆为表。心为脏,小肠为腑……心为里,小肠为表。肺为脏,大肠为腑……肺为里,大肠为表。肾为脏,膀胱为腑……肾为里,膀胱为表。脾为脏,胃为腑……脾为里,胃为表”。这些相为表里的脏与腑,在生理功能上又相互组成一个更为密切的整体关系,如脾的运化与胃的受纳,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是完成消化功能的基础;肝和胆直接相连,主少阳之气,是畜体生发之本;肾与膀胱共主气化,是尿液生成与排泄的根本,等等。

脏腑相为表里的理论,在临床辨证论治中有重要意义。1976年4月14日,官路三队九岁红色母马。曾因外感发热,咳嗽气喘,经当地兽医诊为支气管肺炎。用抗炎、止咳、平喘等药治疗略见好转。近几天又咳嗽气喘加重,下午尤甚,复用抗炎、止咳、平喘药无效,求诊。症见:发热(体温40.5℃),咳喘,喉中痰鸣,鼻翼扇动,舌红少津,苔黄燥,脉数有力,肺音可闻大量湿性罗音,大便干小,小便短赤,腹部微胀。诊断为痰热壅肺、津伤化燥证。拟通腑泄热,清肺化痰定喘为治则。以大承气汤加味治疗:大黄100g(后下),芒硝250g,厚朴60g,枳实60g,杏仁45g,生石膏150g,为末,水调投服。投1剂,大便软且量多,咳喘见轻;投2剂,热退(体温38.2℃),微见咳喘,食欲旺,舌红,苔微黄且润,肺音尚有少量罗音。上药量减半,加沙参45g,川贝母40g,桑白皮30g,瓜蒌45g,续投3剂而愈。此案外邪犯肺,肺失清肃,气机宣降失职,外邪入里化热,伤津化燥,肺与大肠相表里,致燥粪内结大肠,腑气不通,浊气上逆于肺而咳喘。笔者采用通腑泄热为主,兼清肺平喘,表里同治,获效显著。

2 五脏与形体官窍密切联系的临证运用

五脏与形体官窍的密切联系,是古代兽医家们通过长期实践和用整体推导方法建立起来的,其物质基础是经络和气血等的联系作用。根据中兽医古籍论述,五脏与形体官窍的联系是:心主血脉、藏神,开窍于舌。肝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肺主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外应于唇。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及二阴。根据这一理论,脏腑有病可以在相应的体表组织或孔窍上反应出来。

涌泉乡吴家庄李庆茂家九岁红色公马,1982 年9月25日来诊。主诉:因秋收秋种忙季,劳役过度,近些天吃喝差,逐渐消瘦,口中流涎。症见:精神倦怠,前脚刨地,口内流涎,口色赤红,舌体肿胀有烂斑,口中奇臭难闻,尿短赤且困难,粪便干小,脉洪数。治宜清泻心火,通利小便。药用导赤散加味治疗:生地60g,木通60g,竹叶45g,栀子60g,黄连60g,黄柏60g,甘草稍30g,白茅根100g,水煎投服,取2剂,日1剂。复诊:诸症均减轻,唯饮、纳差。上方栀子、黄连、黄柏减半,加当归45g,陈皮60g,黄药子45g,白药子45g,山楂30g,枳壳30g,取2剂,日1剂。再诊:食欲大增,只口舌生疮未愈。自拟舌疮散:冰片10g,孩儿茶30g,朱砂15g,人中白6g,大黄30g,白糖30g,共为细末,分次搽疮处,诸症悉除。《元亨疗马集·心第二》中说:“心者,外应於舌”。此察心经积热,火性循经外传於舌,故出现口舌生疮等症。方用清心泻火,通利小便,引导心和小肠火从小便而出的导赤散治疗,一诊加味清热泻火的栀子、黄连、黄柏、利尿之茅根。二诊时,饮、纳、差,恐防苦寒伤胃,栀子、黄连、黄柏减半,加“美水草”以增强食欲。三诊:外治舌疮而获痊愈。

3 五脏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相关性的临证运用

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的关系在中兽医古籍中记载少见,在兽医临床上,家畜情志所致疾病的实例往往多见。近几年来,七情致病的报道也屡见不鲜。现代兽医学认为,家畜的精神意识活动,是属于大脑的生理机能。但在藏象学说中是以五脏的生理功能为中心来解释畜体的整体生理功能。认为家畜的意识活动,与五脏生理功能的正常与否密切相关,五脏的生理功能正常,则家畜的精神情志活动也正常;五脏的生理功能异常,则家畜的精神情志活动也会发生异常变化。反之,家畜的精神意识活动,同样能反作用于五脏的生理活动,促使其发生相应的变化。

1983年11月12日,涌泉乡徐家庄徐某饲养的五岁黄母牛,产犊5个多月,小牛被女儿家牵去饲养,母牛精神烦躁不安,昂天哞叫不停,不食水草。14日徐某求诊:症见:体温、脉膊、呼吸正常,排粪略干,瘤胃蠕动音弱。治宜解郁醒脾,理气安神为治则。药用:香附60g,川芎45g,栀子45g,山楂100g,神曲45g,砂仁30g,陈皮60g,枳壳45g,柏子仁45g,酸刺仁45g,水煎投服,取2剂,日1剂。复诊:精神稳定,偶有哞叫,食欲正常。此案犊牛隔离母牛,母子情切,悲思则气结伤脾,影响运纳,过思不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脾“在志为思,思伤脾”,说明脾脏的生理功能与精神精志密切相关。

4 五脏与自然界密切联系的临证运用

家畜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家畜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家畜生活在自然界,随着方位的变迁,时间的推移,体质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别,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家畜的内脏。而家畜内脏对这些影响,也必然相应地作出生理或病理的反应,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1976年10月25日,于家庄五队十岁红色母马,患泄泻求诊。主诉:患马已经产5驹,又怀胎4个多月。近些日子,发现半夜至凌晨拉稀不止,腹痛肠鸣,泻后痛止。虑其饮凉,改饮温水,续泻。检查症见:体温37℃,呼吸40次,心跳92次。体倦神疲,形寒肢凉,被毛逆燥,大便稀薄,粪渣粗糙,尾、后肢被粪污染脏湿,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补肾壮阳,健脾止泻。处方:补骨脂60g,煨豆蔻60g,吴茱萸60g,五味子60g,党参45g,山药45g,白术30g,陈皮30g,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投服,取 3剂,日1剂。复诊:泄泻次数减少,粪尚稀薄。上方加泽泻45g,车前子45g,茯苓45g,取3剂,隔日1剂。再诊:泻止,粪略已成球。为巩固疗效,用煨豆蔻200g,炒山药500g,焦山楂500g,陈皮500g,共为细末,分次调料喂服,以善其后。此案泄泻多发生在黎明前,“故又名五更泄”。母马老口多产,又怀胎妊娠,肾阳多趋虚衰,肾阳虚则不能温暖脾胃,脾失健运,肾虚不能固胃关,湿浊下注致成泄泻。此乃肾脾同虚之证,其泻多发生晨起木旺之时。

S853.2文献标识码:B

1003-8655(2016)04-0067-02

猜你喜欢

表里生理功能家畜
牛磺酸的生理功能及研究进展
冷泻冷治 热泻热治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慢性瘙痒患者生活行为方式与皮肤生理功能的相关性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曹永华
RNA干扰技术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病中的应用
冬季预防家畜疾病主要措施
苦荞抗性淀粉对糖尿病小鼠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