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环法与垂直双蒂法乳房缩小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6-01-28林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1期
关键词:双环乳晕外观

林彬

双环法与垂直双蒂法乳房缩小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林彬

目的针对双环法以及垂直双蒂法在乳房缩小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80例巨乳症患者,将其按照患者主观意愿分成A组和B组,各40例。A组患者行双环法乳房缩小术,B组患者行垂直双蒂法乳房缩小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术后瘢痕1例(2.5%),乳房外观自然、挺拔36例(90.0%),并发症1例(2.5%),患者满意38例(95.0%),乳晕不对称2例(5.0%),乳晕局部淤青、缺血0例;B组:术后瘢痕4例(10.0%),乳房外观自然、挺拔38例(95.0%),并发症3例(7.5%),患者满意37例(92.5%),乳晕不对称0例,乳晕局部淤青、缺血3例(7.5%)。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巨乳症的治疗,选择双环法以及垂直双蒂法均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操作可以按照患者的年龄、皮肤情况等选择适当的方式,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垂直双蒂法;双环法;巨乳;乳房缩小术

在临床当中巨乳症属于一种异常增生性病变类型,它对女性外观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可能会诱发湿疹、皮炎等皮肤疾病,严重的还可能会造成脊柱变形、阻碍行动、腰间盘突出等症状[1]。进行巨乳缩小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垂直双蒂法以及双环法是比较常见的两种[2]。在本文当中将针对本院80例患有巨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80例巨乳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患者主观意愿分成A组和B组,各40例。A组患者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27.12±7.65)岁;B组患者年龄21~51岁,平均年龄(26.98±8.02)岁。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A组 A组患者行双环法乳房缩小术。①设计:于乳晕附近进行相嵌环形切口的设计(2个),内环将乳头作为中心,控制直径在3~4cm,外环与内环距离2~3cm,按照实际情况可以调整成椭圆形。②操作:全身麻醉,沿着外环的切口线将皮肤切开,并去除表皮,组成真皮环;沿外环的切口线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剥离皮下组织以及乳腺包膜。由真皮环内外以及上部入手,将多余腺体切除,保证乳房的基底中部以及下部的组织得以保留,令剩余的腺体形成圆锥形,提起,摆放于正常位置,缝合,负压引流,包扎。

1.2.2 B组 B组患者行垂直双蒂法乳房缩小术。①设计:从患者胸骨切迹的中点位置向外部、下方进行18~22cm左右的切线,该线与锁骨中线相交,与乳头连线焦点,将其作为新乳头位置,以此为圆心作2.5cm半径的圆,此为新乳晕。对乳房的下皱襞线进行标记,外侧达腋前线,内侧达胸骨旁线。在新旧乳头之间连线的位置作5~7cm的平行线,并与下皱襞呈现相交的关系,确保双蒂长宽比在1∶1(或2∶1),使用同样方法作另外一侧的手术切口。②操作:全身麻醉,将垂直双蒂瓣的表皮清除,仅保留乳晕以及乳头的皮肤,将垂直双蒂瓣的两侧皮肤、皮下组织和乳腺组织等切除,提起垂直真皮瓣,折叠并塑型,推进乳头、乳晕,并固定在新的乳头和乳晕位置上,缝合,进行负压引流,包扎。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的恢复情况,主要包括是否存在术后瘢痕、患者乳房外观是否自然、患者是否满意、是否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是否存在乳晕不对称或者局部瘀血的现象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术后瘢痕1例(2.5%),乳房外观自然、挺拔36例(90.0%),并发症1例(2.5%),患者满意38例(95.0%),乳晕不对称2例(5.0%),乳晕局部淤青、缺血0例;B组:术后瘢痕4例(10.0%),乳房外观自然、挺拔38例(95.0%),并发症3例(7.5%),患者满意37例(92.5%),乳晕不对称0例,乳晕局部淤青、缺血3例(7.5%)。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瘢痕发生率低,乳房外观比较挺拔且自然,患者比较满意,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发生乳晕切开内线头反应,且经过处理之后好转,在6个月的随访期间,有2例患者发生乳晕不对称,经过适当的处理之后有明显的改善;B组患者手术之后乳房外观比A组更加挺拔且自然,但是相对来说瘢痕发生率比较高,发生3例并发症(包括瘢痕增生、瘀血等症状),在手术后6个月行二次抗瘢痕治疗,效果理想。

3 讨论

本研究成果说明,对于巨乳症的治疗,选择双环法以及垂直双蒂法均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该成果也在龙骁[3]的著作当中得以证实,说明比较可靠。

巨乳症是受到病理性因素以及遗传性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乳房过度发育的症状,患者的乳房体积以及质量均超过正常数值[4]。行乳房缩小手术可以起到控制其质量以及体积的效果,可以令女性的外表更加美观。而双环法以及垂直双蒂法则是在缩乳手术当中比较常用的两种。双环法操作简单,手术之后瘢痕隐蔽,垂直双蒂法术后瘢痕明显,但是乳头和乳晕供血情况理想,可以保证患有重度巨乳症的患者供血充足。两种手术方式适应不同的患者类型,对于一些年轻女性,其对皮肤松弛造成的影响非常微小,而且瘢痕不明显,选择双环法;对于症状严重、下垂严重、皮肤松弛的患者,选择垂直双蒂法。本研究中A组:术后瘢痕1例(2.5%),乳房外观自然、挺拔36例(90.0%),并发症1例(2.5%),患者满意38例(95.0%),乳晕不对称2例(5.0%),乳晕局部淤青、缺血0例;B组:术后瘢痕4例(10.0%),乳房外观自然、挺拔38例(95.0%),并发症3例(7.5%),患者满意37例(92.5%),乳晕不对称0例,乳晕局部淤青、缺血3例(7.5%)。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瘢痕发生率低,乳房外观比较挺拔且自然,患者比较满意,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B组患者手术之后乳房外观比A组更加挺拔且自然,但是相对来说瘢痕发生率比较高,在手术后6个月行二次抗瘢痕治疗,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于巨乳症的治疗,选择双环法以及垂直双蒂法均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临床操作可以按照患者的年龄、皮肤情况等选择适当的方式,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1]徐刚,周荣芳,刘森,等.垂直双蒂法治疗中重度巨乳4例临床观察.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6.

[2]汪雁,朱唯力.两种巨乳缩小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医学临床研究,2014,31 (5):942-944.

[3]龙骁.双环法与垂直双蒂法乳房缩小术的临床应用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8):183-184.

[4]刘正茂,戴霞,柴琳琳,等.两种乳房肥大缩小术的临床应用.重庆医学,2012,41 (21):2141-214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1.025

2016-09-09]

121300 辽宁省北镇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双环乳晕外观
外观动作自适应目标跟踪方法
A Shopping Story to Remember
不论外观还是声音,它都很美 Yamaha(雅马哈)A-S3200合并功放
乳晕又大又黑能改善吗?
方外观遗迹旧照
乳晕变黑是病吗?
“单环学习”与“双环学习”
电流双环控制的LCL单相并网逆变器逆变研究
探讨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美学效果
环乳晕微切口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