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加布里埃尔·福瑞作品介绍
2016-01-28河北艺术职业学院050000
杨 宝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050000)
法国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加布里埃尔·福瑞作品介绍
杨 宝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050000)
福瑞是一个以艺术歌曲、合唱曲和室内乐作品而著称的音乐家,在歌剧和交响乐上的作品鲜为人知。福瑞艺术歌曲的创作主要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861¬—1878年):在这期间,福瑞创作了20多首艺术歌曲,大多是以法国“浪漫派”大师雨果的诗歌为创作题材谱写的。其中大部分完成于学生时代,如《梦后》(Apres un reve,1878年)、《莉蒂亚》(Lydia,1870年)等。这一时期的歌曲大多为分节歌,调式不复杂,乐句长短整齐,且有规律。伴奏部分大多为多次的重复同一音型,变化较少。与后期的作品相比较为简单。中期(1878—1904年):代表作有《内尔》(Nell,1878年)、《野鸽》(Le Ramier,1904年)、《美好的歌》(La Bonne Chanson1892—1894年,为爱玛·巴尔达克夫人而写)。这是的创作均以“巴那斯派”和“象征派”诗人的作品为题材。乐曲中开始出现丰富的调式变化,钢琴伴奏成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谱歌逐渐出现。后期(1888—1924年):此时的艺术歌曲作品只有27首,其中26首为声乐套曲。这时期的作品大部分仍为通谱歌,歌曲中较少有间奏,伴奏也时常出现重复音型,不再有频繁的转调,大多是单一调号。总体上呈现出简约、质朴的风格。法国哈米尔出版公司(J.Hamelle Editeur)曾选取了60首,分三集于1879、1897、1908年出版。标题均为《Gabriel Fauré,20melodies》(译为福瑞歌曲20首)。此外,哈米尔公司还出版了他的五部声乐套曲作品:《美好的歌》《夏娃之歌》《关闭的花园》《幻境》《幻想的天空》。
福瑞创作的《安魂曲》(《Faure‘sre quiem》)是他著名的合唱作品之一。是为女高音、男中音、合唱、管弦乐、管风琴而作的,共有7个乐章:1.进台咏、慈悲经;2.奉献曲;3.圣哉经;4.慈悲耶稣;5.羔羊经;6.领主经;7.安所经。整部作品风格多样,采用多种中古调式,主调与复调相结合的创作手法,5乐章运用了犹太音乐的元素,6乐章运用了俄罗斯音乐的元素。《安魂曲》承载了他自己对死亡的观点和态度。1902年,他曾说过:“我是这样对待死亡的:‘像一种快乐的传送,一种凌驾于墓穴之上的快乐,而并非一段痛苦的经历’”。历史上,很多音乐大师都曾创作过非常优秀、风格迥异的《安魂曲》,如莫扎特的《安魂曲》,就是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则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着承上启下的的作用。还有著名的威尔弟的《安魂曲》,然而福瑞的《安魂曲》则完全不同。整首乐曲非常安静,让人感到心中有一种宁静的喜悦。其旋律优美而舒展,虽然有宗教作品那标志性的肃穆气氛,但是全曲始终贯穿着一种柔缓、平静的气质。他把死亡看得很简单,并悄悄地告诉人们上帝会安排好一切的。这对之后的德彪西、拉维尔等人的音乐风格都有启迪作用。福瑞的安魂曲与莫扎特、威尔第所作的安魂曲并称为三大安魂曲,于1887年因母亲去世而开始写作,曲中充满了他悼念母亲的感情。与另外两部安魂曲比较,此安魂曲较具温柔抒情的性质,因为是要写给自己亲爱的母亲,所以全曲特意营造出一种如天堂般安祥的气氛,与莫扎特、威尔第那种充满激昂情感的安魂曲迥然不同。此作品前六曲按照过去安魂曲的模式写作,不过福瑞为此作品加了第七曲“在乐园”部分,是一首充满祥和之气的天堂乐园之曲,也成为福瑞安魂曲独有的特色,非常特别。难怪人们经常称他的这部《安魂曲》是“音乐史上最好听得《安魂曲》”。
福瑞最喜爱的乐器是钢琴。钢琴是他在室内乐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件乐器,钢琴曲也是他绝大多数作品的开场曲目。他的一生共创作了59首钢琴独奏曲,其中包括13首夜曲、13首船歌、6首即兴曲(其中一首由竖琴改编)、9首前奏曲、4首随想圆舞曲、1首玛祖卡、3首无词浪漫曲、1首《主题与变奏》以及1890年为歌唱家爱玛·巴尔达克(Emma Bardac)创作的著名钢琴二重奏(四手联弹)《洋娃娃组曲》《拜罗伊特的回忆》。他的钢琴音乐著重于抒情典雅,较易于演奏,原因在于没有眩人耳目的技巧卖弄,与萧邦的钢琴曲所不同,每处装饰音都别具作用。他十分讨厌自由速度乐段的效果。当你听到他的夜曲或前奏曲时,里面总有变速的感觉。大多数福瑞的音乐不需要进行改编就可以直接作为 钢琴曲来演奏。他早年写的钢琴夜曲,笔法接近肖邦、李斯特、圣桑,到1909年,第五首即兴曲已全部采用全音音阶。福瑞钢琴创作的个性大多体现在他对和声和调性的处理上,在钢琴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色彩性和声,并将教会调式巧妙地运用在和声上。在他看来,旋律是作曲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地位,他的旋律与和声是紧密相连的,在通常情况下旋律就是和声的线形表现。他的旋律流畅优美,富有想象力,而且有着浓郁的法国贵族气息,带有法国传统的沙龙性。总的说来,他的和声是传统的,但经过他巧妙地运用,和弦的作用和功能性就变得模棱两可,解决也出人意料,具有半音化的倾向。一些中古调式的应用使得调性感变得模糊不清,从而营造出朦胧的意境和冷淡的颜色,这种创作无疑是对印象派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福瑞多年以来一直想创作一部歌剧,但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脚本,所以只写过两部歌剧。1900年,创作了《普罗米修斯》。1907年,他终于找到了期盼已久的脚本——取材于荷马史诗《奥德修记》部分情节的《佩内洛普》(Penelope,1907—1912年)。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他的作品总是声乐、室内乐和钢琴。在当时歌剧占有重要地位的法国音乐界,福瑞还没有在歌剧方面的成功,缺乏建树,所以一直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声誉。直到1913年,他的《佩内洛普》在巴黎上演,福瑞才迎来其声誉的鼎盛时期,这部歌剧也成为了法国格局的经典剧目。
他对器乐作品较少感兴趣,曾写过一部交响曲和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却没有出版。福瑞笔下的交响音乐作品,基本上都是出自他的戏剧配乐,其中的管弦乐组曲《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是最重要的一部。此外,为钢琴与乐队而写的《叙事曲》,两部室内音乐和钢琴三重奏以及弦乐器四重奏。(two final chamber works, a piano trio and a string quartet) 也较为除名。《西西里舞曲》(Sicilicnne)原作于1893年,由大提琴和钢琴演奏。1898年福瑞为梅特里克的《佩利亚斯和梅利桑德》英译本在伦敦威尔士王子剧院上演而受委托写作配乐。演出后,作者便把配乐编成一套内含四首小品的组曲,并把原来的大提琴《西西里舞曲》列为套曲的第三首。这部配乐虽无法与德彪西四年后创作的同名歌剧相比,但对于不善配器的福瑞来说,不失为一部优秀的管弦乐作品。舞曲的节奏始终由竖琴来保持,旋律主要由长笛吹奏,带有民间牧歌的风味。《西西里舞曲》的各种改编版本得到了广泛流行。
福瑞虽然身处于世纪之交的浪漫主义时期,但他却从来都不是一位浪漫主义乐派的作曲家。“它是一位向印象派过渡的古典主义者。”秉承了库普兰、拉莫等人的艺术性,兼有沙龙音乐的精髓。保·朗多尔米说它是法国的“舒曼”,奠定了他在法国的艺术地位,同时也证明了他是法国艺术歌曲的开拓者。福瑞和舒曼在各自的时代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布里埃尔·福瑞预示着印象派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为德彪西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