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应用

2016-01-28刘诗琪上饶师范学院334000

大众文艺 2016年1期
关键词:表演者形体人物形象

刘诗琪(上饶师范学院334000)

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应用

刘诗琪(上饶师范学院334000)

戏剧表演成功与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台词技巧、形体语言、情感表达、心理素质等,其中形体语言作为一种身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更好地表现人物心理,增强戏剧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还可以增强观众的欣赏兴趣。本文从形体语言之于戏剧表演的重要性谈起,就戏剧表演中运用形体语言需注意的问题进行具体探究,以期为广大戏剧表演者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戏剧表演;形体语言;重要性;肢体动作;神情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其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表演于一身,其中表演处于核心地位。而戏剧表演的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表演者不仅要具备高超的台词技巧和较强的形体语言,还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懂得如何表达情感。其中,形体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关键手段,需要表演者在运用台词的基础上通过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气氛。但这方面也最容易出现问题,很多表演者没有认识到形体语言之于戏剧表演的重要性,在表演中往往不会运用形体语言,要么面无表情,要么肢体僵硬,影响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演出效果。为了让广大戏剧表演者对形体语言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下面笔者对形体语言作一简单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就形体语言之于戏剧表演的重要性及其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探究一二。

一、形体语言概述

形体语言最早出现于人类生活中,由于人类语言对于人类信息的传达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弥补这种局限性,人类在交流信息中逐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形体语言,这些形体语言不但弥补了人类表达的不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类的表达艺术。经过一代一代艺术家的研究和探索,这些形体语言很好地融入了戏剧表演中。一般来说,戏剧表演中的形体语言包括空间语言、姿势语言和情态语言三类,三者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完美的形体语言,才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1.空间语言,是表演者运用空间来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社会语言,属于无声语言中的一种。戏剧表演中,表演者可以利用站位,通过无声的语言来潜移默化地传递一些信息和情感。

2.姿势语言,通俗来讲就是肢体动作。在戏剧表演中,表演者可通过手、腿、肩、腰等表现出的动作来传情达意。如表演者可通过捂脸来饰演羞涩;表演者可通过蹦跳来表达喜悦之情。

3.情感语言,是戏剧表演中形态语言的重要一种,主要是通过表演者的神情来实现的,如表演者的眼神、面部表情等。在戏剧表演中,表演者不能面无表情,需要通过不同的神情来表现内心活动,或震惊、或惊喜、或沮丧等。

二、形体语言之于戏剧表演的重要性

戏剧表演者主要通过两种语言来完成表演,即口头语言和形体语言,它们二者共同承担着发出信息,传递任务的任务。其中,形体语言对口头语言还起着很大的加强作用,不仅有利于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活动,还能增强表演的感染力,给予观众一种直观的震撼感,引发观众共鸣。

1.有利于塑造人物性格。人们由于年龄、职业、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性格,且往往在一言一行中表现出自身特有的性格特征。这里的一言一行指的就是口头语言和形体语言,尤其是形体语言,因为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所以通过它更能看出人的性格。戏剧表演中的形体语言较生活中的形体语言而言,张力和感染力更强,通过它的运用,人物性格的塑造会更突出,人物形象的刻画会更完美。戏剧表演中,表演者除了要运用口头语言外,更重要的是创造性格化的形体动作,把属于自己但不符合人物性格的感情、动作、外貌和习惯等加以控制和改造,努力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自然地体现出来,从而使人物在舞台上“活”起来。

2.有利于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一场戏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人物形象的塑造则主要通过人物内心活动的动作外化来体现。一般来说,人们的动作受着心理活动的影响,会不自觉地表现出自己的很多心理活动。如内心紧张不安时,往往会不断地做一些手指动作;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时,往往会手舞足蹈。由此可见,从形体语言与人内在的心理行动具有紧密的联系。戏剧表演中,表演者的形体动作与人物的内心活动也有一定的联系,他们的形体动作要为更好地表现人物心理活动而服务。因此,我们在平时应多捕捉人物心理所反映出的细节动作,抓住这些细节动作来表现或者烘托人物的心境,使抽象的心理内容变为具体可感的外在形象。这样,有利于塑造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有利于观众从我们的表演中感知人物的心理活动,并与之产生共鸣。

3.有利于增强戏剧表演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形体语言是增强人物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若表演者仅靠台词来刻画人物,渲染气氛,因为缺少有力的支撑——形体语言,其表演显然不可能获得成功,引发观众的共鸣。由此可见,形体语言的重要性,它能强化台词效果,增强表演者的表现力,让观众深入其中。戏剧表演中,表演者应强化形体语言,恰到好处地通过眼神、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和情感,增强表演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让观众与戏剧人物产生共鸣,对戏剧人物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三、戏剧表演中运用形体语言需注意的问题

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需要表演者借助多种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和完成演出。其中,形体语言作为一种辅助性语言在表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表演者不仅需要将表演内容通过对白讲出来,还要辅之具体的形体语言,更好地表现人物心理,使演出更具张力,增强戏剧的艺术性和表现力。那么,表演者如何将形体语言正确地应用于戏剧表演中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笔者从两方面就此问题作一具体分析。

1.肢体动作。肢体动作是形体语言中最基本的一类动作,主要指通过手、肩、腰、腿等部位做出来的动作,在戏剧表演中往往运用的最多,最易表现。这类动作的表现不是无规律的,也不能随意,有一定的程式化和创造性,需要表演者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能对某些动作加以改造,毕竟戏剧是一门艺术,要高于生活。如在表现恼怒、生气时,表演者除了口头语言要表现出疾言厉色、咬牙切齿外,也要通过大幅度的肢体动作表现出暴跳如雷,而这些肢体动作一定要艺术化,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需要注意的是,表演者的肢体动作要和口头语言相配合,不能够南辕北辙,否则会影响观众的理解。

2.神情。一般来说,神情主要指眼神和面部表情,它属于形体语言,是无声语言中的一种,在戏剧表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表演者在表演中目光呆滞、面无表情,就不可能演活人物,吸引观众;若表演者的一瞥一笑、一言一行中眼神和表情都到位,其表演肯定能获得成功,赢得观众的掌声。由此可见,神情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戏剧表演中,表演者应配合口头语言、肢体动作,正确运用眼神和面部表情,将它们融为一体,更好地传情达意,塑造人物形象。

[1]曹娜.浅论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4(19).

[2]刘岚斌.试论形体语言的特性及其在戏剧表演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19).

[3]师文雯.戏剧表演中的形体动作[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10)

[4]石杨.试析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应用[J].品牌:下半月,2015(04).

猜你喜欢

表演者形体人物形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妙猜两数
鸡霉形体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论表演者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