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莎剧《李尔王》的电影改编
2016-01-28闫玉晓武汉大学艺术学系430072
闫玉晓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430072)
浅析莎剧《李尔王》的电影改编
闫玉晓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430072)
随着15版法斯宾德主演的电影《麦克白》的上映,莎士比亚经典文学改编电影又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莎剧的魅力在于其复杂性,在流传和演绎中不断产生新的价值和意义,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他的作品因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性而属于一切时代。本文将以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为例,浅析莎士比亚戏剧的电影改编策略。
电影;戏剧;改编;创新
莎士比亚作为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其经典作品广为流传,历久弥新。电影作为第七艺术,诞生之初就和戏剧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1899年,英国人就以短短四分钟的默片《约翰王》揭开了改编莎剧的序幕。《李尔王》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以其气魄雄浑著称,通过激烈的戏剧冲突批判了封建制度的专制腐朽和权力对家庭伦理的异化。
根据莎剧电影对原著的改编程度,我们可以将莎剧改编作品分为三类讨论,即忠实型,借鉴型和衍生型。
顾名思义“忠实型”,即忠实于莎士比亚的原著剧本,不对人物设定、时代背景、台词等作出过大的改动。这一类“忠实型”的莎剧改编作品的革新程度是最弱的,更多的是一种对莎剧传统的保留和传承。这一类莎剧改编作品多数来自英国。作为莎士比亚的故乡,英国无疑是最热衷于改编莎剧,并将它们无数次搬上舞台、影院和电视的国家。
例如,08版由TrevorNunn执导改编的《李尔王》,电影分为上下部,总时长为173分钟,完全忠实于原著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情节设置。这部电影以其质朴的电影镜头,形同舞台剧的风格,低沉昏暗的色调还原了文艺复兴时期故事的原貌。这部电影由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出品,制作精良不容置疑,考究的服装,强大的演员阵容,扎实的表演功底都为其添色不少。其导演TrevorNunn是皇家国家剧院和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艺术总监,与此同时,他还是舞台剧的元老级人物,著名的《猫》剧和《悲惨世界》便出自他手。早在1996年,TrevorNunn就开始了对莎剧的改编之路。《第十二夜》《麦克白》《威尼斯商人》等由他改编的电影版莎剧获得了广泛好评。2001年,他还曾为BBC拍摄过一版《揭秘莎士比亚》的纪录片,为莎士比亚戏剧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和爱好者。因此,08版《李尔王》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是剧场版的光影记录。经典莎剧的改编并非易事,彼得·布洛克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办的纪念莎士比亚诞生四百周年电影会议上发言时说,莎士比亚的作品实际上是不可能改编成电影的,因为改编时必须蒙受的损失太大。因此,TrevorNunn在创作时,选择沿袭了五幕剧的戏剧结构,保留了莎士比亚精致如诗的大段对白,通过身着华丽服饰的演员们字正腔圆的念白呈现一种舞台剧风格,同时他根据电影艺术的特性,利用蒙太奇剪切,给予人物大量特写,使剧情更加连贯,并以此引导观众沉浸地去欣赏。尽管08版《李尔王》忠实再现了原著的风貌,但仍有不同的声音出现,由于莎剧的语言与节奏已不符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将莎剧照搬至影视作品中,不少观众反映,缺乏创新的剧情,昏暗的布景,无配乐的对白,不免有些呆板,长时间的观看有些枯燥。
与“忠实型”作品不同的是,“借鉴型”的改编作品通常只是借用故事情节或框架,要么背景、细节、角色等都可能出现较大的改动,要么以突破传统的形式来讲述这个故事,或者二者兼得。黑泽明执导的《乱》是对《李尔王》借鉴型的改编范例。
被誉为电影天皇的黑泽明是公认的电影大师。他的电影对战后日本现实的真实描写和对人们心灵的深刻揭示,对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的渲染,以及对莎士比亚戏剧进行日本化方面的成功尝试,使他的电影打上了鲜明的日本烙印,美国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曾说:“黑泽明就是电影界的莎士比亚。”黑泽明作为一个有着鲜明个人风格的导演,并未对原著进行忠实还原,而是从情节、人物、艺术表现手法等多角度进行了再创作,使其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了日本化的变装,被世人称为改编莎翁戏剧中的经典之作。
在人物情节设置上,该片结合了李尔王和日本战国时期的武将毛利元就和三个儿子的民间故事,将原著的三个女儿改为三个儿子,并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一文字秀虎一家的悲剧,与原著的身份设定有一定的相似性,且更符合东方的时代特征。与此同时,黑泽明根据当时的社会现状,将莎剧原著中埃德蒙的内心独白“为什么我要受世俗的排挤,让世人的歧视剥夺我应享的权利,只因我比一个哥哥迟生了一年或是十四个月”以及埃德蒙设计陷害埃德加的情节改编为面对太郎得到主城城主身份,次郎发出“晚他一年出生就终身受制于他”的感叹,最终设计杀死了太郎,而删去了葛罗斯特一家,将矛盾集中于家庭内部,达到更强烈的戏剧效果。此外,黑泽明还添加了枫夫人和末夫人、鹤丸等人物,为影片增加了复仇的主题,如此改编更加深刻揭露了人性中残酷、丑陋的一面,传达了冤冤相报、善恶轮回的佛教思想,而末夫人则一心向善,皈依佛祖,认为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体现了佛教思想对他、对日本文化的深远影响。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乱》抛弃了独具莎剧特色的华丽语言,而结合日本人内敛隐忍的民族性格,将重点放在了动作表达之上,通过营造恢弘的战争场面,利用红黄蓝三元色的视觉冲击,营造出一种浓重的悲剧色彩,严肃地表达了影片形而上的主题。例如,李尔在大女儿要求削减侍从时,用了大段对白诅咒高纳里尔“取消她生殖的能力,……让她也感觉到一个负心的孩子,比毒蛇的牙齿还要多么使人痛入骨髓!”而在《乱》中,秀虎面对太郎要求让权的协议虽然愤怒,但还是签了字按了血印,只说了一句:“怕老婆的男人是懦夫,幸好我不是只有一个儿子”便拂袖而去。又如,将《李尔王》中李尔在荒野之中的大段独白转化为疯癫的动作,呆滞的申请和沉默的语言,转而借狂阿弥之口用日本能乐唱出心中所想。
“衍生型”的改编作品在故事情节上并不依赖于原著本身,而是从原著出发,或是选取特定角色、或是选择特定角度,来讲述一个新的故事、阐释一些新的观点。1987年戈达尔执导的《李尔王》就属于这个类型。戈达尔基本上掘弃了原著中的要素,以追寻莎士比亚为主题,将此片拍成了一个反映自己与制片人的争论的故事。片中充满了各种声音的实验,以及一些使人不知所云的离奇演出,支离破碎的叙事以及梦呓般的氛围是影片的表达十分空洞。
此外,美国电影《陌上伊人》也是一部借用了《李尔王》的基本框架的衍生作品。故事发生在一个美国农场,作为农场权威的父亲在邻居的聚会上提出将一千英亩的农场变成公司,三个女儿成为股东,各占三分之一,大家一起经营,忠厚孝顺的大女儿金妮选择尊重父亲的选择,充满野心的二女儿罗丝称这妙极了,作为律师的三女儿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异议,父亲勃然大怒,剥夺了她的股份。和《李尔王》的故事走向一致,很快,失去权力的父亲感受到两个女儿对他越来越不尊重,最终在暴风雨的夜晚离家出走。小女儿凯若琳得知之后,将两个姐姐告上法庭,要求他们归还土地。
莎剧的魅力在于其复杂性,长久以来,学者们达成的共识都是将李尔作为一位刚愎自用的国王,将《李尔王》的悲剧成因归因为腐朽堕落的封建制度以及权利欲望对人性的异化,而选择性地忽略了李尔的父亲身份,无视了男权统治的社会体制,剥夺了悲剧另一方女性的发言权。在莎剧中,李尔作为国王只有三个女儿,他之所以将土地一分为三,是因为缺少合法继承人。李尔性格暴躁,刚愎自用,至高无上的权利遮蔽他父亲的身份,女儿们和土地一样只是他的附属品,他可以用女儿交换土地,也可以用土地胁迫女儿,即使是他最爱的小女儿因为诚实而不愿意阿谀奉承,也被他看作是挑战他的父权权威,被他剥夺了继承权,并公开宣称:“当她为我所钟爱的时候,我是把她看得非常珍重的,可是现在她的价格已经跌落了”。作为父亲,他对女儿们的关爱是厚此薄彼,却要求女儿们无条件的热爱他,当女儿们要求裁撤侍从时,他用了无数恶毒的语言去咒骂她们,“取消她生殖的能力,干涸她的孕育的器官,让她的下贱的肉体里永远生不出一个子女来抬高她的身价”,女性完全被物化为生孩子的工具,女性的命运与土地一样,无一不是掌控在她们的男人手中,“她们”的弱小反衬出了男权的强大、优越和无所不能,自然和女性一同作为“他者”受到男权社会的迫害,吟唱了一曲男权桎梏下的女性与自然的悲歌。电影《陌上伊人》正是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以大女儿金妮的视点切入,通过改变人物设置,增删故事情节,传达出了同原著不同的思想内涵,进行一次对《李尔王》的经典重构解读。
在莎剧《李尔王》中李尔是绝对主角,其形象复杂鲜明,莎士比亚用了五幕来展示他的自我救赎,与之相对,对于女儿们却着墨不多,人物形象扁平单薄。电影《陌上伊人》反其道而行,着力塑造片中的女性角色,完整的表现了金妮的女性主体意识从完全被压抑到逐步复苏并最终恢复的心理历程,体现了作者对经典作品的传统解读方式的挑战和质疑,也体现了互文性写作作为一种后现代创作方法的生命力。
电影中金妮则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大姐,多年来她任劳任怨,全心全意爱着每一个家人,每天给父亲做早餐,打扫房间,照顾生病的妹妹,关心在外工作的小妹,协调着一家人的关系。在小妹妹以律师口气伤害了老父亲的自尊时,她苦口婆心的劝妹妹去和父亲道歉,丈夫想要推掉庄稼借贷款建养猪场时,她不同意却选择了服从。面对独断专行,脾气越来越怪异的父亲,金妮在小妹凯若琳的建议下没收了酗酒父亲的车钥匙,父亲却因此对她破口大骂,要收回房产和土地,甚至诅咒她永远不能生孩子,永远没有希望,而导致金妮流产五次的罪魁祸首正是父亲修建的灌溉系统。同时,罗丝告诉金妮,父亲曾在她们小时候对她们进行过性侵犯,金妮选择性遗忘了这件事,而父亲却借此事在教堂当着全镇人,斥责金妮和罗丝骗取农场后将他赶出家门,用舆论的压力打击他们,并联合凯若琳将他们告上了法庭。最终,为农场奉献一生,从未想过离开的金妮选择了毅然离开,像她想象中的母亲那样成为了一名女招待,过上真正想要的生活。经济独立的她终于在这场变故中找回了自我,她并未按照罗丝的遗言,将真相告诉凯若琳,选择将悲剧终结在自己身上,学会了该如何对待伤害过我们却不知悔改的人。
从“忠实型”到“借鉴型”,再到“衍生型”,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三种类型的改编作品越来越注重创新,对于原著的依赖也越来越少,反思越来越多。将戏剧改编成电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以《李尔王》为例的莎剧改编过程中,这些作品以及作品背后的艺术家们为莎剧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得莎剧历经四百年仍然经久不衰。
[1][英]罗吉·曼威尔,史正译.《莎士比亚和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5.
[2]黄献文.《东亚电影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