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潮汕疍民服饰特征探析
2016-01-28李翼凤孙恩乐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510090
李翼凤 孙恩乐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510090)
清代潮汕疍民服饰特征探析
李翼凤 孙恩乐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510090)
潮汕疍民长期生活于韩江、榕江、练江、黄江等河流以及粤东沿海海湾一带,少与陆上居民交流,生活环境既开放又封闭,因此疍民的生活习惯、服饰特征自有特色。在清代,潮汕地区疍民的服饰以以黑色、蓝色等为主色调的服饰色彩;以上长下短、宽松阔大,适合水上劳作的款式;整体风格以简朴、实用为主。薯莨衫、包头巾、赤足、木屐、束发髻、银纽扣和银质配饰等为主要特征。本文主要探讨这一时期潮汕地区疍民的服装与配饰特征以及生计方式的改变对其的影响。
清代;潮汕地区;疍民;服饰特征
潮汕地区位于粤东沿海、广东与福建交界处,以潮州话为母语,主要包括今天的揭阳、潮州、汕头、汕尾四个地级市及其所辖县域。潮汕地区地势整体为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多山,东南临海,沿海多优良港湾,而且内部有韩江、榕江、练江、黄江等河流,河道密布,水系发达。疍民,又称水上居民,是一个特殊的族群。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以舟为室,视水为陆,浮生江海者,疍也。”1因此,世代以舟楫为家,以捕捞为业,“一生活计水边多”是疍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其区别于普通渔民的主要特征。自古以来,疍民被列入贱民行列,过着受歧视、被压迫、社会地位低下的生活。“浮家泛宅,苍茫云水之穴”,疍民长期漂泊于江河海面上;“出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疍民很少上岸,少与陆上居民交流,生活环境既是开放的又是封闭的,因此疍民的生活习惯、服饰特征自有特色。在清代,疍民主要生活在沿海和发达城镇的内河,生计方式发生改变,本文主要探讨这一时期潮汕地区疍民服饰特征以及生计方式的改变对服饰的影响。
一、清代潮汕地区的疍民情况
(一)清代潮汕地区的疍民分布与数量
被称为“疍民”的水上居民历来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两广、海南、澳门等沿海和内河地区。在清代,虽然受到清初社会变动——“迁海”政策的影响,大部分疍民移居陆上或内迁于发达城镇的内河,分布集中。清朝乾隆、嘉庆时期以后,潮州的经济发展,而且韩江处于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商业辐辏”,使得疍民从事服务业的机会增加,人数也逐渐增多。潮汕地区的韩江流域和沿海港湾,从饶平到澄海、南澳、汕头、潮阳、汕尾、海丰,处处都有疍民的身影,史载:“潮州蛋人有五姓……岭东河海在在有之。”2清代潮阳县知县李文藻有《到潮阳任五首》:“人家北郭连南郭,蜑艇前溪接后溪,黛染东山似屏障,县楼恰在夕阳西。”3这说明当时潮阳一带疍民规模很大,船只成排聚居,从前溪一直排到到后溪。据清嘉庆二年(1798年)秋重修汕尾港马宫“天后庙”的石碑记载,康熙中本港渔民募款的疍户有248家,人口近1000人,到光绪三十三年(1908年)汕尾港疍民人口达7000人。到了清末,汕尾一带的渔港十分繁荣,疍民人口总数达到近万人。总的来说,清代潮汕地区聚集了许多疍民百姓。
(二)清代潮汕地区的疍民生活状况
自古以来,捕鱼都是疍民主要生活和经济来源。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40“广东·八”说:“蜑户者,以舟楫为宅,捕鱼为业”。由此可见,捕鱼是疍民主要生活和经济来源。捕鱼之外,疍民还从事采珠和养蚝,所获得的鱼、珍珠、蚝等物用于与附近市集的居民交换以获得生活必需品。在清代,还是以水运为主要交通方式,潮州又是赣、闽西部运输出海的主要中转站,“潮州……商旅辐辏,人烟稠密,俨然自成都会”。可见,潮州经济繁荣,韩江上聚集众多的商人和旅客。因此,疍民在韩江上或附近城镇内河开展运输、摆渡、小商贩等多种生计,过着亦渔亦商的生活;甚至,迫于生计,有些疍家妇女卖唱为娼,当时疍家妓女的六篷船停靠在潮州湘子桥下,热闹非凡,有“而绣帏画舫,鳞接水次;月夕花朝,鬓影流香,歌声戛玉,繁华气象,百倍秦淮”的描述。
二、清代潮汕地区疍民的服饰特征
(一)疍民服装特征分析
疍家男子所穿的上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形似大襟衫的、圆领银钮、宽袖的两色衣,另一种是对襟、用山上的野生薯莨染成棕黒色的薯莨布衫。薯莨衫不但不透水、易干,能够遮光挡雨,还抵抗海水的侵蚀、耐用,非常合适疍家人的需求。夏天,男子疍民通常只穿上一件水腰布。水腰布又称水布、浴布,是一块用纱线织成的薄面料,劳作时系在男子腰部,用于遮住下体的,疍民下海捕鱼时脱去水腰布即可赤裸身体。它不仅湿水易干,方便穿脱,而且价格低廉,所以疍民较多使用。这与潮汕陆上男子一样,在劳作时都喜穿水腰布。
潮汕疍家女子婚前婚后的服饰有很大的区别,在结婚前穿着打扮较为普通,通常穿的是蓝色或黑色的衫和裤;已婚的疍家妇女服饰也有特色,为蓝黑或青黑两色相缝而成的两色衣。两色衣也称“扎衣”,是疍民社会低下受压迫歧视的证明。以前,疍民穿新衣服到陆上会被抢,因为他们选择蓝黑或青黑两色相逢的两色衣来自我隔离,自我保护。两色衣在形制上类似于大襟衫,宽松阔大,衣长及遮臀甚至长及膝盖以上;无领,用五色线装饰领圈周围;右衽,从领子前中线向右腋下开扇形门襟,在右腋处直落底摆;俗称“毫子钮”的银质或铜质钮扣固定。下身则搭配着宽松的裤子且较短。疍家妇女服装从整体效果来看,宽松大方,上长下短,这也符合疍家妇女在船上摇桨时上半身大幅度摆动或者拣鱼、抬鱼的要求,并且减少还少浸湿的可能,使得她们劳作时方便自在。
而从事青楼职业的疍民女性穿着则与普通疍女不同,清俞蛟在《梦厂杂著》里多有记载。她们比较注重妆容,“蛾眉约秀,淡若春山”,描画着弯弯的、淡淡的眉毛;服装多效仿陆上女子,袖子偏窄,常露出里面的袖子;颜色也较为丰富,不再仅限于疍民或蓝或青或黑的传统服色:“辄金锁绛衫”“彩袖曳风,唾花凝碧”;服装面料也较为华丽:“抱香屧子茧黄衫”,穿的是黄色的丝绸衫子。整体上比普通疍女的服装要繁华靓丽,以此吸引往来的行人。
疍民长期在河海上劳作,都习惯用包头布裹头,遮阳挡风以及保暖护发。男子包头布一般为长约2米,宽约0.5米的黑色布;女子的一般是方形的黑色布,边缘有红色丝线绣成的形似狗牙状小三角装饰。
疍民天足赤脚,少穿鞋袜。不管在船上劳作还是在岸上行走,习惯赤足;他们也穿木屐,疍家妓女则有穿“抱香屧子”,就是抱香木做的木屐,屈大均《广东新语》里也有记载,“香而柔韧,可作履,曰抱香履。”4
(二)疍民发型与配饰特征分析
清代曾任潮阳县知县的诗人李文藻曾留下诗句:“蜑女齐簪双彩燕,蛮童争买小泥牛”5,其中“蜑女齐簪双彩燕”这一句就说明疍家妇女普遍梳发髻。其实,为了方便捕鱼劳作,疍家男女都束发髻,男子将头发束于头顶;女子则梳于脑后束成发髻,但是未婚疍家女子的发髻不同于已婚妇女。未婚女子梳单股辫,并用红丝线将其盘环而成小发髻,称妹仔髻;而已婚女子及老渔妇,则梳双股辫盘环的大发髻,称高盘髻,并且还会在发髻上插一支银质的篦牌。汕尾一带的疍妇,则梳一种形状比较大的发髻,称为“汕尾髻”,并且喜欢插上数支银钗簪。
六篷船上的疍女妓女也多梳高髻,“高髻连环簇扁簪”;与普通疍女相比,只是更为轻巧精致,“舟中则云鬓分梳,薄如蝉翅”。更有部分从事青楼职业的中年疍女不束发髻,而是梳以辫子来打扮使自己年轻。清代“粤东七才子”之一的黄钊在《六篷船四十四韵》留下的诗句形容:“赋漫工垂腰系雌,霓辫鬟效雄风”。此外,疍女妓女除了在发髻上插钗簪,还喜欢用鲜花如鱼卵兰、素馨花来装饰,“髻簪鱼卵绿”“素馨百朵缀钗梁”。
潮汕疍民不管男女都带耳环,疍家男子通常戴一只手环或一只耳环,而疍家女子无论老少都戴耳环。潮汕地区的女孩穿耳洞比较早,普遍在六七岁。未婚的疍家少女戴小巧的耳环,婚后则在耳环上加玉坠,以区别婚否;已婚的疍妇则戴长达2寸的银质长耳钩;此外,疍妇还喜欢戴银手镯、银戒指等。疍民的配饰主要为银质,因为银耐咸潮,抗腐蚀,适应蛋民海洋生活环境。
三、结语
“叶舟为宅,水为居”长期漂泊于江河汪洋上的疍民,少于陆上人交流,因此疍民服饰自有特色。总的来讲,清代潮汕疍民的服饰特色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疍民服饰的环境适应。在颜色上,受海洋天空的影响,以黑色、蓝色等为主色调的服饰色彩;在款式上,上长下短、宽松阔大,适合劳作;在整体风格上,以简朴、实用为主。薯莨衫、包头巾、赤足、木屐、束发髻、银纽扣和银质配饰等都符合水上疍民生活与劳作的需要,成为疍民服饰适应环境的证明。另一方面,因生计方式的变化衍生出疍家妇女卖唱为娼这一现象。疍家妓女在穿着打扮上多效仿陆上人:服色丰富而面料华丽;注重妆容而施妆画眉;发髻精致轻巧,喜用鲜花装饰等。
综而观之,清代潮汕疍民的服饰特色与陆地潮汕百姓服饰一脉相承,也沿袭中原百姓服饰的基本特征,但面料款式因水上地理和气候环境影响而略有不同。
注释:
1.周去非.岭外代答1[M].中华书局,1985:29.
2.(清)吴颖,贺宽.潮州府志 顺治[M].清顺治18年(1661):卷7,1562-1563.
3.(清)李文藻.《岭南诗集》.潮阳集,卷1.
4.(清)屈大均.广东新语[M].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4:453.
5.(清)李文藻著,栾绪夫注.岭南诗集注[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4:130.
[1]方英.汕尾蛋民民俗文化的特点和变迁(一)[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7):59-64.
[2](清)俞蛟.梦厂杂著[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3]赵莞丽.明清时期广东的水上居民[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07.
[4]吴水田.话说疍民文化[M].广东经济出版社,2013.
[5]广东省民族研究所.广东疍民社会调查[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6]林有能,吴志良,胡波.疍民文化研究[M].香港出版社,2012.
[7]罗光钊,林汉齐,钟训成.南海渔唱 汕尾渔歌[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