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培养现状
2016-01-28王雪巍高玲林芹兰北华大学护理学院
王雪巍,高玲,林芹兰北华大学护理学院
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培养现状
王雪巍,高玲,林芹兰
北华大学护理学院
本文对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培养现状进行综述,主要内容包括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培养的教育发展背景、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为我国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培养的发展提供依据。
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社会人群对健康的认识逐渐提高,对专业护理人才的需求逐渐增长,因此发展和培养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是形势所需,是我国面临的新挑战。然而我国当前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的培养尚不完善,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故对我国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培养的现状进行综述,为我国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培养的发展提供依据。
1 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的教育发展背景
1.1 概念
专业学位是以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并能够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科型人才为目的的一种学位类型[1]。专业学位的特性可以概括为实践性和职业性。
1.2 教育发展背景
在美国,护理学研究生培养包括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和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在硕士培养阶段专业型学位护理学研究生居多,在博士培养阶段更注重学术型学位护理学研究生的培养。英国和韩国培养护理学研究生也是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在我国,于80年代初恢复高等护理教育,1992年开始护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教育,2005年卫生部公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提出应以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为依据,有计划地培养出临床专科型护理骨干,发展专科型护理人才[2], 2010年我国正式设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但国家提出的是总体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对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的培养暂时没有具体明确的培养方案。
2 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的培养方向
在国外,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培养的方向是培养具备较强的评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的学生。在我国,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2)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3)具备较强的思维和临床分析能力;(4)能独立解决常见的护理问题(5)具备较强的科研及教学能力[3]。旨在培养出专科型、应用型适应临床工作的高层次专业护理人才[4]。
3 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的培养方式
3.1 实施“双导师制”
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的培养应该实施“双导师制”,护理学院导师与临床实践培养单位导师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并指导计划的实施。学校导师负责为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加强其理论基础,同时指导学生完成科研任务并提升其科研能力。临床实践培养单位导师负责传授学生临床实践经验并规范其操作技能。实行“双导师制”有利于提高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的综合能力同时促进其全面发展。
3.2 培养过程中突出临床实践
在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的教育中,强调理论知识教学与临床实践训练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是以培养应用型高层次护理人才为目标,其第一应具备的主要能力是临床实践能力。专业学位护理学硕的实践训练应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同时要与其他相关学科融合。
3.3 基于研究生的生源及研究方向制定临床实践方案
由于生源背景不同,因此提高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培养的质量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针对其护理专业研究方向及对岗位的要求进行实践能力培训。建议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单位可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及其研究方向制定相关的临床实践培养方案。对于应届毕业生应加强其临床实践能力,对于有临床工作经验的非应届毕业生则应适当增加其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加强其理论基础。将专业型护理学硕士的培养方案精细化、具体化,从而提高我国专业护理学位硕士培养的质量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和方向[5]。
4 小结
我国的专业学位护理学硕士的培养处于起步状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明确培养目标并制定具体精细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应与临床实践的需求紧密结合。建议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强调“双导师制”的重要性;在生源上应鼓励临床一线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理工作者继续深造;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发展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应通过深层次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我国护理人才的培养体系,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
[1]刘会胜,岳志伟,余伯阳.专业学位发展根源与动因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5):127-1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EB∕OL].(2005-08-01).
[3]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介绍[J].中华护理教育,2015(10):725-729.
[4]张海丽,赵秋利,张健国.内外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6):571-573.
[5]姜敏,田彦璋,边疆,王斌全.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护理研究[J].2016,30(7):2637-2640.
王雪巍(1992-)女,吉林市人,北华大学护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社区护理;
高玲(1961-)女,吉林市人,北华大学护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社区护理;
林芹兰(1970-)女,吉林市人,北华大学护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社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