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浅析

2016-01-28杨朔敏河北省机电工程技师学院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5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驱动基础

杨朔敏河北省机电工程技师学院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浅析

杨朔敏
河北省机电工程技师学院

当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法已经无法满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也存在着多项问题。任务驱动法作为一种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要流程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进程中有良好效果,而教师在应用过程中也应该多加注意,切实发挥任务驱动法教学的相关优点。本文将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措施进行具体论述。

计算机基础教学;任务驱动法;实施方法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升患者计算机技能的掌握程度、实践应用程度等均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却面临着严重的问题现象,例如学生对计算机基础内容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重理论而轻实践等,对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快速掌握造成不利影响,对学生计算机整体技能的实践也造成一定影响。任务驱动法是当前教学进程中较为新颖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就将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措施进行具体论述。

1.任务驱动法的意义

任务驱动法本身是一种构建在学生掌握了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上、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实践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良好应用来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与以往单调的教师教学法相比,其能够更加有效的布置学生周围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的学习时刻、空间、内容不再局限于以往单纯的教室、课堂内,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自身的理论知识、操作经验去解决问题。任务驱动法本质上来说仍然属于一种探究式学习,能够通过布置任务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而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进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法,法,能够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积极向上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发去学习知识,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2.1 合理布置学习任务

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任务驱动法的应用过程中首先应该为学生布置一项合理的教学任务,而教学任务的布置应该结合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教学进展以及教学目标,同时结合学生当前计算机的实践掌握水平进行综合考量。教师应该务必保障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任务的科学性、合理性,要求学生可以通过个人努力、集体思考、综合讨论等多种方式完成相关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任务的设置过程中,应该将相关的教学知识点转换成为具体的学习任务,把握好教学任务的难度层次,确保教学任务的设计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任务完成中来,即使有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也能够充分获得满足感。

2.2 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教师在布置好任务以后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通过情景设置、讨论交流等方法来使学生联想到自身学习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操作中来,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将设计的任务与自身教学进度保持较好的一致,从而在关键的教学节点上通过任务驱动法来进行总结,使学生充分回味、理解、实践之前所学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在任务完成期间可能出现的各项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引领学生建立学习小组、为学生透露下一步任务方向、帮助学生分析任务目标等诸多方法,引导学生去思考任务中的相关设置,为学生建立更加系统的学习体系。

2.3 加强学生团结合作

教师在组织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加强学生的团体性,利用学生的集体能力去解决任务中存在的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具体的学习小组,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自身考量自发组成小组,同时对小组人员进行优化调整,要求各个小组必须团结一致、互帮互助,告知学生小组成绩在整个任务成绩统计中的重要性。教师在学生小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其进行积极讨论,鼓励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发表对任务的看法,最终进行集体讨论并得出一致共识,同时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实践过程中还应该积极帮助,与其他小组展开良性竞争。最终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学生小组的模式,培养学生之间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促使每一名学生在任务实践中均有良好发挥。

2.4 评价学生任务结果

教师在学生任务完成以后应该要求学生集体参加,并由不同小组对自身任务完成情况分别进行说明,要求小组成员及有发言要求的个人能够在集体会议上分析自身在任务完成中遇到的困难、采取的措施、获得的理解等等,最终由教师结合个人经验、实践理论等评估每个小组任务完成的优良情况,同时针对各个小组在任务完成期间存在的缺点、优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以优化、标准、科学的方法完成任务。教师还应该针对表现良好的个人及小组进行奖励,对表现较差的个人及小组则给予一定的惩罚,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完成下次任务的兴趣与动力。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阐述,教师在教学任务的设计过程中务必要遵循实用性、基础性、提高性、层次性的原则,确保所有的学生在任务完成期间均能有良好的发挥,同时又确保任务的布置与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学生理论掌握程度的相符程度,从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完成任务,锻炼学生计算机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而在最终的任务成果评估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进步程度对学生的任务和成果进行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努力,多鼓励学生,让他们保持自信心和学习的热情。

[1]胥延英.浅析“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5):381.

[2]胡啸.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3,12(1):171-172.

[3]韩秋凤,王伟杰,罗俊.以任务驱动法主导“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1,25(20):79-82.

[4]蔡文波.基于任务驱动法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2,(49):131-132.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驱动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整式”基础巩固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