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在中国思想中重新开始的可能性

2016-01-28杨子潇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14级高二七班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5期
关键词:牟宗三西方哲学开端

杨子潇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14级高二七班

哲学在中国思想中重新开始的可能性

杨子潇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14级高二七班

在现代,哲学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如果要想避免对中国传统思想做出简单的解释,在理解传统思想之前,则需要对其整个框架以及意境进行理解。在把中国思想进行问题化之前,需要试着把哲学也问题化。这需要我们在哲学中找到可以评价中国思想的哲学观点,并将这一观点变成追问的对象。本文以哲学问题化为基础,重新对中国思想进行解释,以牟宗三为例,评价四因说在解释中国思想时的局限性;以海德格尔为中心,评价哲学第一开端在解释西方哲学终结时的片面性;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前提,讨论哲学第一开端的在历史中的含义,并参考《周易》、《中庸》等古典儒家文学;最后对哲学在中国思想中重新开始的可能性进行解答。

哲学;中国思想;重新开始;可能性

一直以来哲学的含义就存在很大的争议,随着历史的流变,不同的时代哲学随着不同的问题兴趣而发生改变。哲学可以看作是一种尺度,可以用这种尺度从理性存在物的本身出发,去寻找理性的本质,以及自身的存在与世界其他存在物的关系。对于中国哲学是否存在,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理解,也与如何理解哲学自身涵义有关。哲学影响着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理解,如果要想避免对中国传统思想做出简单的解释,在理解传统思想之前,则需要对其整个框架以及意境进行理解。在把中国思想进行问题化之前,需要试着把哲学也问题化。哲学不是凝固不变的,所以不能够将哲学作为评价中国思想的硬性标准,另一边,要对西方哲学的理解中找出其一致性。这需要我们在哲学中找到可以评价中国思想的哲学观点,并将这一观点变成追问的对象。

1 以牟宗三为例,依四因说解释中国思想及其局限性

哲学并不是中国思想本来就有的部分,中国哲学是由于参照哲学中对中国思想的内容以及解释而出现的,这是依赖于对西方哲学的理解。而西方哲学中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深远,却没有引起解释中国思想的哲学者的重视。牟宗三较多地着力于哲学理论方面的专研,谋求儒家哲学与康德哲学的融通,并力图重建儒家的“道德的形上学”。四因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由“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组成,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是最重要的。牟宗三在四因说的基础之上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重新的解释,但是在这里却存在一个最大问题,牟宗三在依据四因说解释之前并没有彻底的进行前提性的反思,也没有对四因说的前提以及意图进行完全的理解,牟宗三依据四因说解释中国思想时具有盲目性。

2 以海德格尔为中心,评价哲学第一开端在解释西方哲学终结时的片面性

海德格尔创造的存在主义哲学,并且是其主要代表之一,海德格尔认为个体就是世界的存在,并且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之中,只有人类才具有自我的思想意识并且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他们的存在与外界的存在无关,也与这个世界上其他存在的事物无关。人类的存在是由于世界的存在,而世界的存在也是因为人类存在。海德格尔还认为人类处于矛盾之中,人类可以预示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导致人类痛苦以及恐惧,人类不得不承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存在并不是因为我们本身导致的,也不是我们自己做出的选择,存在是强加到我们身上的,一直延续到我们去世。海德格尔对存在的理解一直依赖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海德格尔一边接受四因说对存在概念的解释,另一边有拒绝采用四因说解释存在。海德格尔解读亚里士多德学说之时,对四因说的主导地位进行削弱。后来学者把中国哲学海德格尔化,用缘在与本成阐释中国思想,例如: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和赖贤宗《道家禅宗与海德格的交涉》。学者又利用海德格尔的哲学,进行了中国本体诠释学的理论建构,目标是建构中国的第一哲学,例如:赖贤宗尝试利用海德格尔的哲学,建构了佛教本体诠释学的思想体系。

3 四因说的起源与涵义

在学术界,亚里士多德被公认为是古希腊时期自然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著有的四因说就是集大成的产物,是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时期的自然哲学提出的独到的看法以及总结,是自然科学中一种全新的提炼以及升华。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在他《形而上学》这一书中所提及的。“质料因”指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的个别具体事物是独立存在的,并且在事物的内部始终存在着,这一观点来源于米利都学派的“原子论”。“动力因”指的是被动运动的那个事物,造成变换者变化的事物。,这一观点来源于赫拉克利特的“火”以及恩培多克勤的“爱憎说”。“形式因”指的是事物的原型表达出的本质的定,这一观点,来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和柏拉图的“理念”。“目的因”指的是事物的最善的终结,这一观点来源于巴门尼德的“存在”和阿那克萨歌拉的“理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无论是技术产物还是自然产物,都是存在目的的。

4 哲学的另一开端

我们对哲学另一开端的可能性进行探究,海德格尔认为哲学的第一开端是造作,他的见解有所不同但是并不彻底,造作中包含了实践,而实践中又包含了动力因以及目的因,这是哲学第一开端的主要问题。海德格尔对哲学第一开端的跳离不过是从亚里士多德对存在的理解返回到苏格拉底对存在的理解。而苏格拉底对存在的理解是否能够成为哲学的另一开端,是中国哲学是否能够重新开始的关键点。哲学第一开端是在一本体问题的引导之下建立的体系。《易经》与《中庸》虽然并非是由存在问题引导的,但是也同样是通过永恒运动进行讨论的。中国传统思想都没有围绕着存在问题进行讨论,但是其中又包含着存在。如果说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核心在于存在问题概念下的活动,那么儒家文学的核心则在于去除存在问题概念的活动。中国哲学的建立是由于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哲学进行交涉。重新建立中国思想,完全可以对儒家文学自行解开,并且重新构建亚里士多德哲学,从而回到儒家文学的传统之上,开辟一条新的哲学道路。

[1]王新水.从中西比较视野看中国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丁耘《哲学在中国思想中重新开始的可能性》一文为个案[J].学术研究,2015,(10):19-25.

[2]信广来,马栋予.中国思想的哲学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6):1-8.

猜你喜欢

牟宗三西方哲学开端
周文疲弊与诸子起源——论牟宗三的诸子起源说
看了《开端》,才发现我对厦门一无所知
牟宗三对康德良知学说的双重误释
最有思想的句子
舞出一年好开端
牟宗三“道德创造心性论”探微
论西方哲学“看”世界的三种方式——兼论西方哲学世界理论的发展逻辑及其意义
取消“两定” 简政放权的好开端
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及其经验教训
浅析西方近代哲学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