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90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与培养

2016-01-28米宁河北农业大学

科学中国人 2016年35期
关键词:守法法律意识进程

米宁河北农业大学

谈90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与培养

米宁
河北农业大学

90后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使命,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做好90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教育,对于促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有着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90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教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高素质高文化人群,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使命,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代大学生,特别是90后大学生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如何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和法律意识现状,有效的做好90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教育,对于促进依法治国的进程有着积极和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这一课题进行探讨。

一、90后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随着我国法制社会的进程不断发展,特别是普法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法律知识水平整体有所提高,大学生的律意识有所增强,但距法制社会的要求仍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法律觉悟有所提高,法律系统理论知识不足。目前,大学教育普遍开设了《法律基础》课程,虽然是副科考核课程,但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觉悟和法律常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作为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很难学到系统的法律理论知识。

2、依法维权意识增强,法律整体社会价值认识不足。表现为只注重法律赋予的权益,忽略法律规定的义务。学会了利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忽略了公民应尽的义务。如遇到侵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躲着走,见义不能勇为,不履行保卫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义务。极端自私自利,对于父母一味索取,不思回报义务。千方百计逃避个税义务等。对法律既赋予公民权利又要求履行义务的整体社会价值认识不足。

3、法制观念有所增强,法律信仰缺失。表现为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认识到遵法守法的重要性,并能够在生活中自觉遵法守法,法制观念有所增强。但对于建立法制社会,实现依法治国缺乏信心,因此对法律的尊严表示怀疑,对法律缺乏信仰。

二、90后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形成原因

1、大学法律教育薄弱。法律本身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法律实践教学在法律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大学非法律专业的法律教育,只停留在课本知识层面,且方法呆板陈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是为了应付考核,没有结合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因此,难以掌握系统的法律知识。

2、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社会价值观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导向,大学生也是一样,其行为很容易受社会价值观的引导。然而由于信息时代全球一体化的格局的形成,各种社会思潮冲击人们的思想,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带来影响,使之真假、美丑难辨,在以“我为中心”的世界观的驱使下,只顾搞所谓的“自我设计”、“自我完善”,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潭,把法律当成维护自身利益,实现自我完善的工具。忽视应该承担的法律义务。

3、社会法制体制的不完善导致法律信仰的缺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依法治国方略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但在这个进程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缺失问题。千百年形成的人治观念根深蒂固,在经济建设领域和社会发展方面仍存在以权代法、权大于法的现象,法律尊严受到挑战,导致90后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缺失。

三、做好90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工作的对策

1、改进大学法律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大学法律基础教育要改变现有的呆板枯燥的从课本到课本的教学方式。引进新的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发。例如:讲解实际案例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推理,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模式;尝试模拟法庭,施行自身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法庭辩论氛围中体会法律的法理,增强法律意识;利用现代传媒、网络等工具,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开展法律教学实践活动,开设高校法律咨询服务机构,让学生在法律服务实践中感受法律的作用和社会价值,加深对所学法律知识的理解。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2、将道德教育揉进法律教学中。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宗教、法律、道德、礼仪是合为一体的,道德和法律密不可分,法律讲的是权利与义务,道德讲的是责任与良心,道德是法制建设的基础,是法律贯彻执行的前提,执法者没有道德约束就会依法谋私,贪赃枉法,守法者没有道德约束就会只追求权益,放弃义务。因此,在法律教学中揉进道德教育,就能起到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作用。提高学生对法律社会价值的全面认识。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目的。

3、加快法制建设进程,创造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90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接受新思想,确立思想意识,不是只是被动接受宣传说教,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经过在实践中核对后,才能有选择的接受。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坚定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也是一样,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外,要给他们大量的社会考察核对实践,让他们在社会法制建设进程中体会法律的作用和尊严。这就要求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以及法律监督的制度化,各级机关党政,真正做到依法行政,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党员干部自觉履行法律义务,摈弃特权思想,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大力开展法律宣传,传播社会正能量,在全社会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舆论氛围,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90后大学生逐步成为社会和大学校园的主力军,即将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生力量,成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中坚。加强90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对此,全国高等院校肩负着重要使命,全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提高90后大学生以及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1]谢桦编辑.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职场培训,2015-12-14

猜你喜欢

守法法律意识进程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融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与法律意识
人在网络 也要守法
文明守法路畅通——做自觉守法的“领头羊”
敬畏与谦卑是守法之本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论公民法律意识对纠纷解决策略选择的影响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与反思
Linux僵死进程的产生与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