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育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6-01-28王月梅河北省承德市特殊教育学校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7期
关键词:情境教育应用

王月梅河北省承德市特殊教育学校

情境教育在培智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王月梅
河北省承德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针对培智儿童身心特点及培智语文教材编排体系,依据情境教育要义,通过渲染情境、描述情境、创设情境、展现情境、丰富情境,将情感与认知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培智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育;培智语文教学;应用

著名教育家、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老师在小学语文情境教育方面耕耘了一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出了著名的情境教育课程理论。情境教育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引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其更好地理解教材,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这一教育理论具有普适性,对于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培智学生是特殊儿童,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体验是残缺的,如果仅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教学目的。根据情境教育要义,让情感与认知有效结合,把情境教育有机渗透到培智语文课堂中,使培智学生从“另一扇门”进入情感与认知交融学习,由情入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起到“绕过障碍”的补偿作用。

一、以情感为纽带渲染情境

教学过程是一种交流互动活动,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活动。“情”是情感教育的根本和灵魂。培智学生的情感稳定性差,体验不够深刻,高级情感发展缓慢。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资源,以情感为纽带渲染情境。如:上课前组织学生听一曲喜欢的音乐、背一首熟悉的儿歌、做几个爱玩的情境游戏等,在教具、动画等直观事物的视觉刺激下,加上教师富有感染力的口语、肢体语言等的调节指导使培智学生的情感很快转移到教学情境的相关对象上来,从而缩短他们与教材内容的心理距离。在教师热情的情感推动下,学生会因求知而乐,因探究而兴奋。在欢快愉悦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快乐与满足,情感得到熏陶和感染,在有效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了道德情感水平,促进了身心多方面发展。

二、以语言为载体描述情境

培智学生的教材前后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学习过程中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可以灵活使用。如在学习《自然现象》一课时,我们可以不拘泥于教材的实际进度,根据天气预报选择阴天下雨时进行讲授,通过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雷、雨、电等自然现象以及这些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层层设疑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教师答疑解惑过程中掌握知识。教师结合具体情境和教材内容让学生明白教材中哪些文字是直接描写自然现象的,是怎样描写的。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雨前、雨中、雨后情景,体会一下自己说的与教材中写的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描述更简洁易懂,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情境习惯。这样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易于培智学生理解掌握,比单纯的说教效果明显。当然这种教学随机性大,教师提前要有充分准备,周密计划,以免流于形式。

三、以认知为核心创设情境

有些学习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或直接到现实生活中学习有困难,我们可以以“认知为核心”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创设各种情境。如在教学《百货商厦》时,如商厦离学校较远直接带学生去有困难,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情景教室里进行学习。如果学校没有情景教室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分角色进行表演。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商厦里各种各样的商品,顾客如何选购商品,购买商品过程中如何运用文明礼貌用语等,要求学生星期日和父母一起去商厦看看,亲身体会在商厦里如何购物。在学习《节日》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有关知识,我们把带领学生清明节扫墓的照片制成幻灯片,通过播放再现学生清明节扫墓情景,激活学生记忆,引起学生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四、以生活为源泉展现情境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人们从生活中获得知识,又用知识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正是因为如此培智学生学习的教材体系是从学生的具体生活开始的,目的就是便于学生学习、巩固和掌握。因此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悟理解,从而提高自身适应生活的能力。如在学习《认识学校各种场所》时,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餐厅告诉学生这是吃饭的地方,打饭时应该怎样做,吃饭时应注意什么,吃饭后如何清洗餐具,如何摆放餐具等。教师示范后,引导学生模仿,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具体指导。同时结合学生平时用餐实际情况带学生亲自实践所学知识,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巩固,使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通过情境再现,将培智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多彩生活有效链接,以便提高教学实效。

五、以活动为途径丰富情境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培智学生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生活范围仅限于家庭和学校,经常接触的人也仅限于亲人和老师,生活经历少,对知识缺乏感性认识。

为此我们以活动为途径丰富情境,以社会实践基地为载体,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手拉手、心连心,同做祖国好少年”为主题,在承德市翠桥学校建立手拉手互助基地,坚持定期开展活动,不断更新形式,融入新内容。健残学生通过交流互动,彼此沟通了心灵增进了友谊。以“关爱、成长、奉献”为主题,在承德市医学院护理系建立“献爱心共建基地”。两校学生之间结成一对一的对子,开展定期的双向交流。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有效途径,宣传医学院护理系学生为培智学生献爱心做奉献的义举,通过捐赠仪式答谢回访等形式让培智学生一次一次感受到健全人的支持与关怀,增强他们的信心,为他们通往社会架起一座桥梁。

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节日,组织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如“清明节”带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助残日”参与各种义演、“教师节”组织学生开展“尊师重教”活动等,给培智学生创造条件,丰富他们的生活,以便使他们能更好的学习知识适应社会。

总之在培智学生语文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促使其更好地理解教材,让他们在生活中认识、了解、学习和巩固知识,并能逐步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本领。

猜你喜欢

情境教育应用
情境教育思想下“主线教学”的现实困境及改进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小学低年级开展思品教学的点滴体会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情境教育视野下的幼儿体育活动设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