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模式的培养
2016-01-28杨丽四平市实验中学
杨丽四平市实验中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思维模式的培养
杨丽
四平市实验中学
高中的历史教学可谓是文科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想培养运用历史性思维模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就该熟悉历史发生的背景,探究历史产生的原因,推导历史演变的过程,反思历史逐渐落败的理由,对于历史性结局进行概括和总结,从而在前人的基础上,灵活对待历史经验,吸取教训整合入现代社会问题中去,以此来减少误入歧途的可能,降低错误的发生率。如今所遇到的问题很多在历史中都可以找到同源,那么培养历史性思维就显得至关重要。
历史思维;教学模式;培养
引言
对于历史,我国如今的高中教学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高考,这也就导致学生考什么记什么,反而不会去思考历史本身对现今社会生活的运用价值,麻木完成老师指定的任务,其实这已经违背了开设这门课的初衷。测试只是种检验知识掌握度的手段,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能够给学生起到引路人的作用。从古至今,历朝历代均有史官这类人的存在,其目的就是为了警示后代,当然也有想要后人记住历史,流传千古之用。历史就如派出的先锋,为你解开采用这样的做法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以及最终的结果是否为你所需要的。而由于老师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同学们潜意识便抗拒历史,对学习历史失去兴趣,带着培养历史性思维模式的目的,笔者进行以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联想培养兴趣
促成联想的手段,首先就该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只因:“只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有了兴趣自然不用担心联想学习的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融古贯今,培养学生用历史性思维来思考现实性问题,讲究全面、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看待问题,这也有利于今后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
对于历史的联想进行必要的讨论,让同学们探讨历史课本,表达自己的观点,突出课堂的主体为学生,老师适时的对学生的看法进行概括和升华,防止偏离教学主题。
为人师表者要明白学生需要什么,或者说什么样的历史教学模式才更能够让学生接受和理解,而引人入胜、幽默风趣的教学课堂无疑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合理的联想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还原当时的场景,感同身受的体验过,才能加深对文章的见解,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一笔。
二、培养独立性思考
通过对历史教科书等历史资料的阅读都会发现,材料只是陈述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文本会直接给出事件的结论,教导我们该怎么做。而历史老师通常采用通篇式阅读教学,不需要学生进行思考,且使学生对于老师的讲解产生依赖性,让一些同学误以为对于学历史只要掌握好背与听就行,降低学生思考能力,丧失独立性学习能力。
对于这一问题,主要解决点还是在老师的历史教学模式上,如果你能够在上这门课之后,要求同学们归纳整理课本内容,并且对于这个历史事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锻炼其总结能力,概括是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完成的。当然鼓励学生在学校举行文艺汇演等节目时,用历史事件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作为话剧背景都是能够达到加深历史认识的效果,亦或是在班级展开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辩论赛,如果想加强学生投入度可采取奖励制度,这些措施均可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性的作用。
三、个性化教学
由于生活环境条件的差异,当今社会的学生越发个性化,没人的理解力和表达力良莠不齐。在这现实之下,过去的应试教育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加大,家长和学生对素质教育的呼唤声日益高胀,因材施教的理念也屡见不鲜,为适应现在的教学前景,完善个性化教育尤为重要。
一位好的老师,必定和同学们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样才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不论学习还是生活上都该起到开导的作用,特别是高中的学习,压力大,如何将历史性思维注入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们在严峻的现实中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其实通过对个性化的了解,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就能轻松解决。比如对于善于记忆画面内容的,可以在班级进行历史影片放映,在巩固历史事件的同时还起到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的作用;而对于善于记忆口述表达的,开展绘声绘色的演讲,这些方法都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目的。
四、培养创造性思维模式
进入高中的学生,思想体系已发育完全,在一些固定思维模式影响下,使他们逐渐养成不敢想与不去想的恶性循环中。然现时期,创造性思维对于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学习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我,不是为了使学生如统一生产般没有自己独特思维,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将想象力升华为创造力,当然这些创造性思维必须是建立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下的,符合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平时的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性指导,提倡学生大胆想,谨慎说,仔细做的优良品格,但切勿做那些不切实际,天马行空的想象。对历史事件合理阐明想法,利用这些发散性思维对如今社会现况提出改进措施和使用方式,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五、培养判断性思维
所谓的判断性思维指的就是运用事物的多面性来对于历史事件进行探讨,杜绝全部肯定或者是全部否定的态度看待问题。高中历史教学中,从历史考试的解答题里,其实不难看出一些同学喜欢运用个人喜好为标准来对问题加以评论,然这些片面回答都是不成熟不理智的思维模式,作为新时代青年,理应懂得任何事物都不止一面,全面分析问题的个个方面,运用判断性思维来想问题,是历史教学中思维模式的代表,也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思维模式。
六、结束语
高中的生活是艰苦乏味的,然历史教学如果运用得当,就如一股古风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和期望感,教导学生不浮不燥,培养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熟练掌握运用历史性思维为人处事,以此来适应社会生活。
历史思维简单来说,其实就是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性分析,采用发展的、进步的、全面的眼光对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并总结经验,通过培养联想力、独立性思考、个性化教学、创造性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的手段,达到运用这些理论结合实践来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和解决问题。因此,历史教学中思维模式的培养对人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1]杨光浩.把蓝天还给学生,放飞学生思维[M].考试周刊,2014(30).
[2]教育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人名出版社,2013.
杨丽(1975-),女,吉林四平人,大学本科,中教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