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创新与继承

2016-01-28闫晓红吉林省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0期
关键词:教科书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闫晓红吉林省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

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创新与继承

闫晓红
吉林省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

相对比来说,高中历史课程实际改革的力度较大,编写出一部不仅能传承我国历史文化,还能符合时代要求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因此,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进行了研究。从研究中发现,对创新和继承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是编写高中历史教科书必须考虑的问题。在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过程中,创新是指导思想和核心动力,但是创新必须是科学的,不能随意改变历史。编写教科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潜心研究,继承前辈的传统和经验,这样才能编写出符合历史实际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具体来讲,在高中教科书的功能、选材内容、表述方式和知识体系等方面都要保持这一原则。

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继承与创新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历史课程在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为了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在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方面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变。在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过程中,要做怎样改革创新才能既体现课程标准文化精神,又符合历史时代的要求?本文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

一、从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功能方面进行继承和创新

(一)高中历史教科书功能的创新不能改变基本功能

充分了解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功能是编写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前提。在时代不断发展及教学理念的不断改变,历史教科书的功能也发生了改变,但基本功能不变。高中历史教科书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知识非常有效的办法,更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必要工具。

(二)高中历史教科书功能在传承传统经验的同时进行合理的创新

在编写教科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继承传统的经验。但只继承传统的经验是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中需要加入新的知识才能满足教学的创新。希望学生们学习过新的历史课后,能够“更了解历史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分析学习历史的方法”。这是新的课程标准与传统教学大纲的不同,它不仅完善了历史教师对于理论的教学方法,还会改变学生的基础学习方法。

二、从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材方面进行创新与继承

知识内容是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输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因此,在编写教科书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内容选择。首先,教科书内容要与课程标准的理念相适应;其次,教科书的内容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教学以及历史课程的特点。

(一)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选择应遵循基础性原则

在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过程中,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要遵循基础性原则。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知识也广大博深,历史教科书只是选择了其中最基础的部分,基础内容主要包括的是能够反应我国历史发展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其历史观点等,这些内容都是被历史公认的,不是个人的意见。同时,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还应与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方法相适应,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程的兴趣。

(二)高中历史教科的书内容应不断的创新与进步

历史教科书内容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变,这种创新和改变需要与课程标准内同相适应。同时,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还应根据社会的需求改变选材范围和角度。事实上,近几十多年来,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从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知识体系进行创新与继承

(一)教科书知识体系的继承与创新要以课程标准为基础

课程创新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大力开发学生好奇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对高中教育的教育方式、历史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功能的研究,逐渐摆脱单一的教学模式。希望学生通过剖析法进行有效学习,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认知的发展过程。同时,也为学生缔造一个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历史现象的平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自觉能力。因此,有必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建立一个新的历史知识体系。

(二)教科书知识体系要根据历史学科的优势进行改变

改进传统的编写模式,应根据历史学科的优势,每个学科都有其独到之处,历史学科也一样,即使课程的标准减少了学科的系统性,但并不代表历史学科的特点会有所改变。谁都改变不了时间、地点、人、事件是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教科书在充分考虑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同时也要考量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关系,合理安排历史课程的基础知识,以建立符合知识体系的历史学科。从而保证了历史的真实性,方便学生更好地研究历史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加强研究历史的横向和纵向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转换能力。因此,历史教科书需要建立在课程标准的框架下,对比较合适的环节进行创新,使每个模块和专题之间恰当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新知识体系。

四、从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表述方式进行创新与继承

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不仅要对内容的选材、体系和功能进行改变,还应对历史教科书的表达方式进行创新,但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原有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提高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新编写是教科书应该对学生主动了解知识方面进行提高;原有教科书是以让学生们知道结论为教学重点,新编写的教科书则应以让学生们主动获取结论为重点。原来大家都认为未知结构和已知结构的不同是原有教科书和新编教科书之间的不同,这种想法是有道理的。但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新方向应该促进学生主动了解历史问题并进行研究,最终能独立。在编写高中历史教科书时,应避免将学生已经知道的结论编入教科书,应该在教科书中编入一些生动的历史事件,教师引导学生间进行讨论,从而自主的寻找出接近或符合历史实际的认识。新编写的教科书应该提供一个平台供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使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历史知识,教师只是进行简单的引导,带领学生学习掌握知识。

总之,新历史教科书的新理念需要我们认真理解,也要求我们对过去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得失有深刻的认识,更要对历史教学实际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教学实际,不断继承和创新,才能够编写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高中历史教科书。

[1]李纯武.历史文稿选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教科书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藏起来的教科书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