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校短跑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研究
2016-01-28宋关峰黑龙江省明水县体校
宋关峰黑龙江省明水县体校
体育学校短跑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研究
宋关峰
黑龙江省明水县体校
为了保证体育学校中短跑教学的有效进行,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正确和规范的短跑方式和技巧。本文会简单分析在短跑技术教学中的起跑姿势,短跑技术中的加速教学,途中跑教学冲刺阶段等方面,根据在短跑技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仅供参考。
体育学校;短跑活动;技术
在体育运动中,短跑运动的动作是比较容易的。然而,如果体育教师在进行短跑教学时,学生因为短跑动作的简单而不认真听课,容易引起学生出现错误的动作。一旦动作定型就不容易被改变。这种现象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体育学校学生的短跑运动成绩,产生消极的作用,而且也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为了保证体育学校中短跑技术教学的质量,促使学生真正地学会正确和规范的动作,掌握技巧。本文会深入研究体育学校短跑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一、在短跑技术教学中的起跑姿势方面的问题
短跑技术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起跑的姿势。现阶段的短跑运动中,人们都会习惯采用蹲踞式的姿势。蹲踞式的起跑姿势,可以降低运动员的重心,但是作用出来的阻力也会相对变大。按照运动生物力学的规律,在面对过大的阻力时,尽管运动链中的每个关节以及肌肉都在发力,实际上是大关节最先活动。因为大关节中的肌肉本身的横断面比较大,所以作用出来的肌力矩也会随之增大。大关节在受到拉伸作用后,再蹬伸收缩就容易产生很大的作用力,这样有利于促使运动员得到良好的起跑速度。与其他起跑姿势相比,蹲踞式的起跑姿势,对于起跑初期来说具有绝对的优点。因此,体育学校的教师在进行短跑技术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蹲踞式起跑姿势的练习。详细的介绍蹲踞式起跑姿势,系统的讲解其中的重点和标准要求,然后指导学生多加练习,促进学生真正地掌握蹲踞式起跑姿势。
二、在短跑技术教学中的加速时期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短跑中的加速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学生基础的技术知识,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短跑加速初期,运动员的身体前倾产生的角度会比较大,然而运动员会逐渐提高步长,逐渐地加快短跑的速度,那么运动员的躯干会逐渐地抬升,直到途中跑保持的姿势。体育学校的教师在短跑加速时期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指导学生遵循有关的规律,在加速短跑的初期阶段,学生的头部不能太早抬高。遵循这些规律,考虑到生物解剖学,在短跑技术教学中的加速时期,如果太早抬起头部,很可能会引起身体出现条件反射,也被称作状态反射。这会引起学生四肢动作僵硬的现象,会影响到后期的短跑过程。因此,在短跑加速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头部是否过早的太高方面的问题。
2、在短跑加速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想要达到完美的前进加速度,首先需要具备完美的向前推力,但是这种推力主要依靠学生支撑腿后蹬对地面产生的反作用力。力是矢量,而且力有方向和大小。因此,学生在跑步中产生的速度,不仅会被前进推力大小所影响,还会被前进推力的方向影响。通常情况下,学生加速跑步时,后蹬角越小,产生的水平前进推动力就会越大。这种现象产生的后蹬效果也会变好。针对这种现象,体育教师在进行短跑加速时期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专业训练,尤其是学生的蹬地腿的着地点应该朝后,这样有利于产生更大的前进推力,同时还会产生更快的跑步速度。
三、在短跑技术教学中的途中跑时期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短跑运动中,距离最长的就是途中跑。途中跑也是跑步速度最快的时期。因此,对于学生的短跑成绩来说,途中跑时期的表现非常关键。因此,短跑教学过程中需要格外重视途中跑技术的教学方法。由于途中跑阶段的每一个单步都是由支撑时期和腾空时期构成的,因此,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支撑时期。在支撑时期主要的动作为着地缓冲和后蹬。其中着地缓冲,指的是学生在途中跑过程中,从脚着地的瞬间到身体重心移到支撑点垂直上方这段时间的动作;后蹬指的则是学生的身体重心移过支撑点垂直面以后,支撑腿开始积极主动的后蹬,以推动身体向前的动作;其次是腾空时期,在学生的支撑腿结束后蹬动作之后,开始进入了腾空时期,此时学生的支撑腿在离地以后,应自然的折叠做摆腿准备,原来的摆动腿则需要做出扒地式准备姿势。在途中跑教学中,应注意两点问题:途中跑阶段两臂的摆动,不仅仅是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腿部的动作,其中更重要的是辅助提高两腿的交换频率以及蹬摆动作的幅度。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学生摆臂动作的规范性,不可忽视摆臂动作教学的重要性;要注意弯道途中跑技术的教学,弯道途中跑技术与直道途中跑技术略有不同,在开展途中跑技术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学生弯道途中跑技术的正确掌握。
四、冲刺阶段教学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在开展冲刺阶段的教学时,主要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一是,在开展冲刺技术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强调在完成终点撞线动作时,不能出现跳起撞线的问题;二是,在完成终点撞线以后,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渐的减速以免出现意外伤害事故;三是,在开展冲刺阶段的教学时,任课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将跑速相近的学生编为一组开展教学和训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效。
五、结语
体育学校的教师在进行短跑技术教学时,需要布置恰当的练习内容。学生会在教师专业的指导和技术训练下,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最终促使学生掌握短跑的技术,提高短跑的速度。但是,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想要真正地帮助学生真正地学会短跑的技术并不容易。因此,教师需要注意在短跑技术教学中的起跑姿势,短跑技术中的加速教学,途中跑教学冲刺阶段教学等关键问题,并且深入的研究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短跑的方式和技巧,以此来保证体育学校中短跑技术教学的质量。
[1]韩洪波.短跑运动时转动技术及摆动的探析[J].科技展望.2016(08)
[2]秦旺平.影响短跑放松的因素及训练方法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2(02)
[3]许万甲,虞佳儒.短跑技术训练的生物力学解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22)
宋关峰(1966-),男,黑龙江省明水县人,大专,中级,研究方向: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